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www.zhangdahai.com--试用期工作总结】

作者:江苏省灌云县深入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刘玉宝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xkhn16999 - 《小康》河南的博客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新的战略部署,这对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三农”工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重大创新,是指导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当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针。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实现和发展好农民利益;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坚持统筹兼顾,加大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和支持力度,建设新型城乡关系;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着力解决农村社会矛盾,建设和谐农村。

  一、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实现和发展好农民利益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是贯彻唯物史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体现,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总结。能否做到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农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聪明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1、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主体,是推动这一事业的主要力量。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就是要深入调查研究,问计于民,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善于发现和总结推广农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就是要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作用和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导、支持和服务农民群众上,放在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条件上;
就是要在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激发农村内在发展动力,增强农村自我“造血”功能,教育、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众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增强本领,成为适应时代要求,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

  2、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利益主体,是这项事业的直接受益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实现和发展好农民群众利益、增进农民群众福祉,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价值取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首先,必须正确处理政府意志与农民意愿的关系。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意志应当符合农民群众的意愿,政府的政绩应当体现在农民群众获得多少利益上,使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农民群众拥护的“民心工程”。这就要求,必须深入农村、深入农户,准确掌握农民群众最企盼什么、最需要什么,站在农民群众的角度来谋划、组织和操作新农村建设。

  其次,需要在建设新农村进程中为农民群众提供宽松有利的社会条件。一是政策条件——要加快消除对农民的政策性、制度性歧视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在免除农业税后,进一步巩固减轻农民负担的成果,防止在新农村建设中加重农民负担。要切实增加农村投入,做到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逐年有所增加,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逐年有所提高,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逐年有所增多。同时,通过创新政策来激活农村内部资源的潜能。二是基础设施条件——这既是农民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在农村中实现和发展农民利益的重要前提条件。当前,农民群众对这方面的建设有着比较强烈的愿望。要继续加强农村水利、电力、道路、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三是利益诉求条件——要为农民利益诉求提供正常的、通畅的渠道。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民群众的所想所诉、所需所求,应当充分尊重,并积极创造条件帮助解决;
要防止农民利益流失与损害,切实维护农民正当的、合法的权益。

  再次,当前最紧要、最艰巨的事情是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这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工程”。只有农民群众收入增加了,新农村建设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农民群众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一是要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农业多种功能,广泛利用农业资源,不断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要继续加强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建设,合理构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链条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农民能够通过参与产业化经营获得较多的经济利益。二是要从非农领域和城镇为农民就业增收提供条件,帮助农民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对于从事二、三产业和进城的农民工,要让他们享受公有制单位职工的劳动待遇,不应在劳动待遇方面歧视农民工。三是要加强农民培训工作,把传统型农民培养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实现“农夫”向“农商”的转变,提高农民创业致富的能力。

  二、坚持全面发展,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全面进步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1、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首要的任务就是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以市场化、产业化、科技化、集约化为基本特征,是现代工业化进程的产物,也是农业发展的崭新阶段。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一是要立足于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体制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按照市场机制而不是行政措施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传统家庭农业向市场化、规范化农业转变。二是要以产业化经营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通过市场引导和政策扶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使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联结起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最有效的途径。三是要以农业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增长、提高农业效益、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的根本措施。要不断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的研究开发,提高农民掌握和应用现代农业科技的能力,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循环型农业、节约型农业。四是要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增加农业资本投入,强化农业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2、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主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完善在党的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以实施村民自治为主要标志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了较大的进展,农民的民主权利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增多。但是,总体上看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体制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当重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把健全村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作为农村基层政治建设的重点,科学处理好农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科学处理好村民自治建设与乡镇政府改革的关系,切实维护和发展农民群众的民主政治权益。

  3、发展农村文化,促进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项重要任务。当前,农村文化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文化设施和文化发展体系薄弱;
二是农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
三是赌博之风在一些地方盛行,不健康、不文明的思想滋扰着农民的头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必须重视和解决好这些问题。要不断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发展的支撑体系。既要让城镇文化、外地优秀文化通过广播电视等多种途径进入农村,也要重视挖掘农村自身文化资源,发展农村地域优秀传统文化。既要用先进文化教化农民、培养新型农民,又要不断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使农民群众能够获得享受文化的幸福。

  4、加大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是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工作。当前,应突出四个方面的重点:一是要继续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巩固农村义务教育。二是要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三是要建立健全新时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四是要从整治村容村貌入手,引导和扶持农民改厕、改水、改圈,搞好垃圾处理,开发清洁能源,防治环境污染,加强生态建设,改变一些地方农村脏、乱、差的落后面貌。

  三、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构筑新型城乡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实质上来说,就是要改变城乡经济社会相互分割的二元结构,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关系,构筑城乡一体化格局。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尽快转变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
把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工程谋划;
以发展工业的思路来发展农业,以建设城市的理念来建设农村,以对待市民的态度来对待农民。当前,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基本上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适应这种形势变化,我们必须突破农村的事情由农民办的传统观念,改变公共资源主要投向城市的做法,加快调整公共财政分配格局,特别是调整国家建设资金投向和结构,不断增加公共资源对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支持。必须注重发挥城市对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加大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加大城市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农村的投入,加大城市经济向农村的辐射,加大城市文化向农村的渗透,形成城乡联运发展、共同繁荣的局面。

  四、着力解决农村社会矛盾,建设和谐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建设新农村,必须着力解决农村社会矛盾,建设和谐新农村。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使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使农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广大农村形成安定祥和的局面,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就会更加牢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各种利益关系趋于复杂化,社会矛盾处于多发期。农村社会矛盾尤其突出,因征地拆迁、土地承包等引发的矛盾时有发生,农民上访和农村群体性事件有所增加,一些地方党群、干群关系趋于紧张,这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不断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切实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最根本的是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和完善维护社会稳定的机制。建设新农村,应当高度重视解决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有效化解农村社会的各种风险,着力构建经济繁荣、秩序良好、乡风文明的农村社会新秩序,加快推进和谐乡村建设。为此,应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构建社会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做到对矛盾纠纷早发现、早调处、早解决;
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妥善解决好来自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群众性事件,建立预防和处置群众性事件的应急工作机制,确保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能够及时掌握、妥善处理,以有效遏制群体性事件的上升势头,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推荐访问:新农村 科学发展观 指导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zongjie/shiyongqigongzuozongjie/2021/0308/163669.html

  • 相关内容
  • 03-08 《全国普通发票简并票种统一式样工作实施方案》

    全国普通发票简并票种统一式样工作实施方案(国税发[2009]142号)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普通发票管理

  • 03-08 学习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

  • 03-08 教科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教科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今年暑假,有幸出席了在伊春举办的教科版教材暑期培训会,听取了石主任及付晓佳老师

  • 03-08 党员组织生活会发言材料

    通过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学习,我明确认识到在教育系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我不得不重

  • 03-08 团日活动策划方案

    “活力在基层”纪念建国60周年主题团日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背景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为庆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