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5篇_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考

【www.zhangdahai.com--科学科技公文】

  摘要:目前,小学生课外作业既多又滥,缺乏创造性,影响了儿童生动活泼的发展,甚至会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因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的我,注意在作业设计和评价上多下工夫,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对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和评价重新定位,努力尝试着把学生从烦琐的、机械的、重复的练习中解放出来。
  关键词:小学 语文 作业设计
  
  一、设计多元化作业,让学生多种感官得到体验
   将过去单一的重复性作业尝试改进为包括选择性作业、层次性作业、操作性作业、趣味表演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多种类型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的时候以画图、剪报、表演、唱歌,甚至是手工制作等方式来完成;鼓励学生以看、听、说、读、写、演、唱、画、触摸和想象等多种感官感受知识的存在,完成生动活泼的作业。因为作业是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愉快而幸福的经历。例如,教学《画风》一课时,让学生画一幅自己想象中的风,并在旁边写上句子,学生画得具有个性化。再如教学《葡萄沟》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葡萄沟的知识,并用各种形式展示在同学们面前。第二天,有的同学做好了知识卡片,有的画出了美丽的图画,有的还剪出了葡萄沟葡萄的剪纸 做这样的作业,同学兴奋,老师高兴,有时连家长也会参与,一举多得呀,效果真好,家长对这种作业很赞同。
  二、结合年龄特点
   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小学语文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回归儿童生活,要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语文是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尊重小学生学习特点与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作业布置。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注意的持久性较差,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占优势。概括水平的发展处于概括事物的直观的、具体形象的外部特征或属性的直观形象水平阶段。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直接感知的。因此,低年级儿童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注意直观形象性和游戏活动性。在作业设计中可以多采用直观形象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完成。如让学生动手操作,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我根据不同的课文布置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唱一唱,查一查等不同形式的作业,组织和吸引低年级儿童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校学习常规的训练,中年级儿童学习的自觉性有所增强。与此同时,中年级儿童的学习能力伴随着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素质的完善逐步发展起来。感知能力的发展,注意品质的进步,记忆中有意识一记忆能力的提高,都为小学生的学习进步创造了条件。尤其是中年级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更使小学生学习方法有了新的特点。中年级儿童具体形象成分和抽象逻辑成分的关系发生着变化。在直观形象成分增加的同时,抽象逻辑成分开始增加。概括水平的发展处于直观形象水平向抽象逻辑水平过渡的状态。在他们的概括中,直观形象的外部特征或属性逐渐减少,抽象的本质特征或属性的成分逐渐增加。实践表明,小学三、四年级的儿童已能学习运用归纳、演绎、类比和对比推理的思维方法。因此,我认为老师在布置作业时,除了写一些必要的词语,背一些该背的课文外,不妨腾出一点空间,设计一些语文个性化练习,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让作业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园地。
  三、把握学科教学本质,明确教学目的
   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的教学本质,明确教学目的是语文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语文教学改革必须以提高学生素质,加强能力培养为重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要求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必须建立在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上,建立在掌握基本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并把这一思想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并且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创新思维能力。具体到教学内容上,必须注重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叶圣陶先生曾说:“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读写、不重听说的方式是较为片面的。学生要通过听和读来输入信息,也要通过说和写来输出信息,表达自己,因此四方面应齐头并进,缺一不可。在传输语文知识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强调语文学科的特点,把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相关学科及社会、生活知识联系起来,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需要,必须从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素质入手,通过进修、自学等方式,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跟上时代的步伐,形成科学的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对信息获取的愿望和需求,不断激发自身的创作热情,解放自己的创造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洞悉教育教学发展的规律,才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并启迪学生去思考、探索、发现,并教给学生创新的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除具备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科学、人文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知识。例如,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代表的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不懂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教师就会落伍。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掌握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最好还能够结合教学实践开发适用的教学课件。因此,教师必须求知好学,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更新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更好地适应教学创新的需要。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作业的布置与设计的改革能大大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成为学生发现、解决问题和体验成功乐趣的活动。
  
  参考文献:
  [1]商继宗主编.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史根东,傅道春.教师创新行为案例与评议[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刘解军.新课程改革评价与新标准解读分析实用全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4]施秋瑾.语文教学创新素质的培养[J].陕西教育,2002,(10).

推荐访问:作业 小学语文 思考 设计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kexuekejigongwen/2019/0322/2882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