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及相关指标与肥胖关系的研究进展】bmi指数

【www.zhangdahai.com--其他公文】

  近15年来全世界成人体重指数均值和超重率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1]。超重和肥胖与许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其聚集密切相关,是冠心病和缺血型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心血管病死亡及总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防制超重和肥胖已成为防治慢性病的关键。各地超重与肥胖问题与经济、社会各方面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包含各地区间种族差异及衡量指标标准的差异。��
  
  1我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现况�
  
  我国人群心血管病发病趋势预测及21世纪预防策略研究协作组对我国中年人群超重率和肥胖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详细描述,以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标准:体重指数(BMI)25.0~29.9为超重,BMI≥30为肥胖进行判别,通过对15 389名对象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各地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存在极大差异,某些地区中年人群超重率已超过50%。超重率和肥胖率不断上升,主要特点为北方高于南方,大中城市高于内地农村,女性高于男性。武阳丰[2]等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209 849人有效数据计算全国的超重和肥胖患病率(用2000年人口进行标化.超重和肥胖的判断标准:成年人采用卫生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推荐的标准),结果我国居民超重率为�17.6%、肥胖率为5.6%,二者之和为23.2%。大、中、小城市、一类至四类农村的标化超重率分别为25.0%、�21.6%、17.4%、15.1%、19.2%和12.8%,标化肥胖率分别为�10.6%、7.2%、6.4%、4.3%、6.0%和2.7%。≥18岁组的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超重率和肥胖率的性别差异在各年龄段和城乡之间有很大不同。超重和肥胖人群已接近总人口的1/4,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疾患。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肥胖率将逐渐增加,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2成人体质测量指标研究进展�
  
  解决肥胖问题依赖于有效的防制措施,防制措施基于对肥胖的明确认识和客观测量指标及标准的确定。目前,流行病学调查和人群防制常用来衡量整体肥胖的指标是BMI;衡量腹部脂肪蓄积,即向心性肥胖的指标是腰围(WC)。世界卫生组织的BMI 分类标准是以西方人群的研究数据为根据制定的。一般认为,亚洲人群BMI应低于西方人群。亚洲国家建议在亚洲人群以BMI 23.0~24.9为超重,BMI≥25为肥胖,但这个重新定义的依据并没有包括中国大陆和台湾省的数据。�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在对国内现有体量指标和相关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数据组织汇总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不同BMI和腰围切点对于检出各项危险因素异常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析,提出敏感度特异度较好、假阳性率较低的BMI切点24为中国成人超重的界限。切点以上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显示:将BMI控制到24以下,可能防止45%~50%的危险度聚集。对BMI≥28者用药物控制到切点以下,可能防止15%~17%的危险度聚集,从而降低心血管和糖尿病的发病危险。男性腰围控制在85 cm以下,女性腰围控制在80 cm以下,可能防止47%~58%的危险度聚集。�
  广东省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3]利用1998年广东省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中11 757例抽样人群相关数据,分析BMI、WC及腰臀比(WHR)的人群分布特征,寻找适合广东人群的诊断切点,并分析其对高血压、糖尿病患病危险的预测价值。结果男女人群的BMI、WC和WHR均呈正偏态分布,女性BMI、WC和WHR的75%位数接近WHO所推荐的25kg/m�2�(24.20kg/m�2)、80(79.43cm)和0.85(0.87);男性人群则分别为�24.31,84.67和0.90,WHO所推荐的男性WC>94、WHR>�1.0标准相当于男性人群的95%位数。依据WHO推荐的标准,调查人群中BMI≥25 kg/m�2男女分别占19.04%和18.84%;男性WC>94 cm仅占4.75%,女性WC>80 cm占22.81%;男性WHR>1.0占0.79%,女性WHR>0.85则占32.77%。两性人群BMI、WC和WHR三者间呈显著的线性相关;男性WC>94cm与BMI≥25kg/m�2、WHR>1.0与BMI≥25kg/m�2的诊断一直性Kappa值分别为0.292和0.041,明显低于女性WC(>80 cm) 与BMI≥25kg/m�2、WHR(> 1.0)与BMI(≥25kg/m�2)的Kappa值(分别为0.603和0.293)。男性人群中,如以WC>85 cm、WHR>0.9为切点,两者与BMI≥25kg/ m�2的Kappa值分别上升为0.604和0.403。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WC>85 cm、WHR>0.90、年龄≥50岁和BMI≥25kg/ m�2,是男性人群糖尿病、高血压两种疾病患病风险最重要的预测因素。其中,男性,WC>85cm和WHR>0.90的糖尿病危险比值比(OR)分别为2.211(1.672~2.923)和1.983(1.553~2.532),高血压OR分别为1.669(1.330~2.094)和1.601(1.318~�1.944)。由此得出结论:广东省男性人群中,WC>85 cm、WHR>0.90与BMI≥25 kg/m�2在肥胖诊断中有良好的一致性,可有效预测高血压、糖尿病发病危险,与女性人群中WC>80cm、WHR>0.85的WHO诊断标准的诊断效能相似,可能比WHO以欧洲人群为基础所制订的男性WC>94cm、WHR>1.0的肥胖诊断标准更适合广东男性人群。
  ��
  3BMI与相关指标之间关系的研究�
  
  为了调查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探讨BMI与体脂含量、腰臀围之间的关系,欧阳红等[4]对1 005名健康成年人进行人体测量,按WHO对亚洲成年人的BMI新定义分为5组,对BMI、WC、臀围、WHR和生物电阻抗法(BIA法)及皮褶厚度法体脂含量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BMI法判断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男性超重率和Ⅰ度肥胖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人群中Ⅱ度肥胖发生率均较低;在相同BMI组中,男性的平均年龄比女性低(P<0.01)。而BIA法和皮褶厚度法肥胖检出率明显低于BMI法,且女性体脂含量、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及肩胛下皮褶厚度显著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组BMI均与体脂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女性超重组的WC平均值为80 cm,而男性Ⅰ度肥胖组的WC平均值>90 cm。 结论:男性超重和肥胖发生的年龄早于女性。以BMI法判断肥胖和以BIA法及皮褶厚度法体脂含量法判断肥胖有很大差别,仅以BMI判断肥胖不够准确,尚需考虑年龄、性别及运动情况等影响因素。�
   大量研究表明,BMI、WC可以作为肥胖和腹型肥胖的预测因子,而肥胖和腹型肥胖不但是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危险因素,而且是该综合征中其它疾病的危险因子,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及其继发的糖、脂代谢异常。国外研究[5~7]证实,中心性肥胖是糖尿病的高危险因子。从目前国内相关研究来看,应用测量和计算简便的BMI、WC、WHR值均围绕在身高、体重、腰臀围标准4个数值的不同计算方法上,没有相应考虑性别、年龄、种族及运动情况等影响因素。根据国内多名学者对不同人群的研究,可以认为,设定中国人BMI值≥24 kg/m�2为超重界值[8]较为合理,但在相关文献中没有检索到进行年龄、性别分组设定界值的研究报告。相比WC测量简便而言,WHR指标可能更有意义,但二者均没有考虑身高因素的影响,田坚等[9]在研究过程中引入了腰围与身高比(W/H)作为判断腹型肥胖的指标,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科学工作者可以考虑进行大规模调查推导出包含身高、体重和腰围在内的计算公式,提高指标的指导意义。如果条件允许,结合BIA法测量体阻抗进行体脂估计,进行综合性评定应该是较为理想的手段,只是需要积累足够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提高测量数据对客观的反映准确程度。目前,苏州市疾控中心已通过市级课题立项,开展BIA法与指数法相关性的应用研究,积累了近万人的数据。��
  
  4参考文献�
  
  [1]陶寿琪,吴锡桂,周北凡,等.中国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作用特点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1):58-61.�
  [2]武阳丰,马冠生,胡永华,等.中国居民的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5):316-320.�
  [3]广东省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广东省人群腰围和腰臀围比肥胖诊断切点的评估和探讨[J].广东医学,2003(24)756.�
  [4]张荣欣,薛常勇,郑子新,等.成人BMI与体脂含量和脂肪分布的关系[J].营养学报,2002, 24(2):144-147.�
  [5]International obesity taskforcethe ASIA-PACIFIC perspective; redetioing obesity and its treatment[M]. Milan: Health communications AustraliaPtyLimited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besity. 2000.8-14. �
  [6]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Screening for diabetes[J]. Diabetes Care,1997,20 Suppl 1:22-23.�
  [7]Long SD,O’Brine K,Macdonald KG,et al. Weight loss in severely odese subjects the progression if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to type Ⅱ[J]. Diabetes Care,1994,17:372-375.�
  [8]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33-834.�
  [9]田坚,彭扬.型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中华实用医学,2002,4(6): 3-4.�
  (收稿日期:2007-05-31)

推荐访问:研究进展 肥胖 体重 成人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qitagongwen/2019/0330/4490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