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切割铲剥术治疗胫骨髁间嵴骨刺的临床研究]胫骨髁间棘骨折恢复吧

【www.zhangdahai.com--其他公文】

  【关键词】   针刀切割铲剥术治疗胫骨髁间嵴骨刺;恢复关节功能;消除关节疼痛   �   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因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特别是关节软骨组织的病理性增生的发病率,趋身低龄化。丰满区医院软伤科,自2003年1月采用针刀切割铲剥术方法治疗胫骨髁间脊骨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发病因素与病理变化�
  骨性关节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大多数专家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年龄因素: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②性别因素:女性多于男性(女性因更年期体内激素水平降低,导致钙吸收较差引起);③体重因素:肥胖人发病率增高;④气候因素:常居潮湿、寒冷环境的人易患骨质增生;⑤也有人认为与遗传因素相关。但同时也有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如老年人具有骨性关节病理改变的人并非都有临床表现。另外年轻人骨关节病的患者也很常见,而且临床症状也很明显,因此,不能仅仅从年龄段上观察病情的发展。从下面的统计来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据文献报道:50~60岁的人群骨关节病的发病率约80%,60~70岁发病率约为90%,7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为100%,可见骨质增生性改变。但有症状者不超过15~20%,求医者仅占5%。经X线检查,骨质增生有疼痛症状的约3%。而临床上常见20岁左右即可发生骨质增生,X线可见明显病变,这一类患者有明显疼痛感。�
  骨性关节病的病理过程,一般人认为关节软骨性病变的发病是从软骨面开始的。软骨面先粗糙,失去光泽、软骨变形、软骨面出现裂隙、骨面软化、破裂、脱落而引起关节的炎性发生。裸露的骨面在反复外力的冲击下发生反应性骨质增生,即在关节软骨区的周围出现骨赘。在肌建、关节囊和韧带附着处,也随着发生增殖性钙化现象,纤维软骨增生、钙化,以至形成骨化而形成骨赘。以上两者均是对施加于关节的应力,发生反映而形成新骨。此种新骨从骨质结构上看与正常结构无异,骨赘中心为松质骨,且与骨端松质骨连接,骨赘形成,因此,关节变形、肥大。�
  在骨组织变化的同时,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公。在本病的早期看不出软组织的明显改变,但可以有关节滑膜和关节囊的充血、水肿、增生、肥厚,滑液增多的改变,产生了续发性关节滑膜炎;继之,滑膜增生、变厚、呈绒毛状,关节炎和各韧带纤维化并挛缩;另外,由于滑膜绒毛的化生而成的软骨物质和软骨碎裂的裂隙,导致关节的炎性反应关节内出现积液,尚有关节内渗出液的增多及质的改变影响关节的正常营养和功能。总之,关节周围的组织和病变,引起了关节应力的改变,在关节内外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关节病变的日趋恶化,加重了关节的病变。�
  现在的问题是形成关节节病变的应力来自何处,为以会出现这些病理改变。目前根据有无局部原因存在,将骨性关节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凡由某种已知原因导致的为继发性;而无明显原因逐渐发生的则称为原发性。现在有人认为继发的患者较多;也有人认为原发的患者多于继发。而且很少有原发的病变。其理由是“在伸直的状态下,由于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控制,关节无论是旋转或是内收、外展都是稳定的”。而在屈曲时关节的活动就越来越大,当软组织损伤后,引起关节周围的粘连、牵拉,软组织失去对关节的控制能力,关节不稳,关节面的压力的分布就不平衡,使关节内产生了高应力点,和高拉应力点,在高应力点和拉应力点处,便出现了骨刺,这就是形成骨性关节病的根本原因。这一点是针刀医学对这一疾病的带有根本性的认识。�
  2 临床表现和诊断�
  ①多有急性损伤或累积损伤,受寒着凉等病史;②主要症状是行走不便、曲伸不利、关节疼痛、下蹲困难,活动时关节有有刺痛或伴有软腿现象,伸曲关节时有刺痛或捻发音。上述症状多在运动后加重,亦有休息时加重,活动后减轻,运动后又加重的感觉;③关节常有胶着现象,运动僵硬感,活动后又有好转,关节功能有轻、中度受限;④大多有髌骨活动受限,有的髌骨粘连严重,几乎无活动性;⑤少数患者有关节积液,浮髌实验阳性;⑥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边缘硬化,关节边缘增生或有胫骨髁间隆起骨刺生成。�
  3 针刀治疗原理�
  针刀医学认为关节部骨刺的形成,是局部组织的压应力和拉应力过大所致而形成的一种保护性增生。�
  针刀治疗骨质增生(骨刺),是改变关节骨刺部位的人体力学动态平衡失调,并非是用针刀将骨刺凿断,而是通过剥离或铲除附着在骨刺尖上的肌腱或韧带,或是切断紧张挛缩肌肉的少部分肌纤维,使增生处(骨刺)的应力降低,力平衡得以恢复,根据“用进废退”的原理,机体代偿机制的作用可使增生的骨质(骨刺)逐渐消失。�
  4 针刀治疗�
  4.1 体位,患者仰卧屈膝45°~55°角,足平放于治疗台上。�
  4.2 定点A、髌骨周围型,髌骨活动受限,髌骨周有压痛点定点,可定4~9点;B、膝周型:膝周压痛点分别在内外侧副韧带压痛点和股四头肌腱下端及髌韧带的上端压痛点定点;C、髁间隆起骨刺型:定点于双侧膝眼和髌下脂肪垫上定点。�
  4.3 皮肤常规消毒,带手套辅无菌巾,行针刀术。�
  4.4 针刀操作(以胫骨髁间隆起骨刺为例);A、针刀刃与身体纵轴平行;B、针刀从双侧膝眼分别进入关节腔上达骨刺尖部调整刀口线90°行骨刺尖部切割铲剥。�
  4.5 术毕,针刀口无菌敷料覆盖固定。�
  5 手法操作�
  ①屈曲和过伸患侧术后膝关节5~15次,帮助术后尽快恢复膝关节的力平衡;②术后给予抗菌素3~5d,预防感染;③壮骨关节丸(三九医药股伤有限公司生产)日服2次每次3粒饭后服用。�
  6 讨论�
  从上述临床骨质增生现象进行的研究分析表明:无论哪种情况的骨质增生,都与人体生物力学的平衡状态有很大的关系,可以归结起来说:“人体力学的动态平衡失调”是骨质增生的根本原因,大量的钙质和磷质及其他物质的聚集和居留,是产生骨质增生这一病理改变的物质基础。根据这个病因病理学理论,我们可以把骨质增生分为如下三类:①压应力过高引起的骨质增生;②拉应力过高引起的骨质增生;③涨应力过高引起的骨质增生;压应力过高引起的骨质增生,一般发生在关节面的内侧缘或中间;拉应力过高引起的骨质增生一般发生在关节面的外侧缘或肌腱、韧带的附着点处;涨应力过高引起的骨质增生一般发生关节囊或椎间盘周围,且沿关节囊和纤维两端附丽区环形分布。因此,针刀治疗骨质增生(骨刺)是通过剥离或铲除附着在骨刺尖上的肌腱或韧带或是切断紧张挛缩肌肉的少部分肌纤维,使增生处骨刺的应力降低,使力平衡得以恢复,根据“用进废退”的原理,机体代偿机制的作用可使增生的骨刺逐渐消失。骨质增生(骨刺)以往在治疗上始终困惑着临床医生,是临床难以治疗的疾病,临应医生通常采用口服药物治疗,针炙、理疗、按摩、外敷膏药等治疗方法,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外科手术创伤大,易出现疤痕,使膝关节功能难以恢复正常,另外手术费高患者不易接受。�
  我院于2003年1月起采用针刀技术,借助在X线监视下,在行局部麻醉,对53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患者进行治疗,收到明显疗效。使术前行走困难、功能障碍、行走时关节疼痛难忍患者:术后患者临床各类症状即刻消失,关节活动功能恢复,疼痛感消失。应用针刀技术治疗胫骨踝间脊骨刺,53例经随访无一例复发,说明膝关节增生性疾病应用针刀治疗,疗效可靠、实用。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推荐访问:胫骨 骨刺 切割 临床研究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qitagongwen/2019/0411/6969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