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教育观念

【www.zhangdahai.com--乡镇街道公文】

更新教育观念

 

文明史观是一种全新的史学范式,反映了我国史学研究的新趋势和新进展。高中历史新课标和各版本教科书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史观,正确理解文明史观的内涵,认识文明史观在课标和教科书中的体现,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明史观也通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我国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研究历史的理论模式。文明史观在国际学术界由来已久,其肇始于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的《风俗史》开创了文明史研究的先河。文明史观的创立者是德国学者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其代表作是《西方的没落》。他抛弃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单一直线发展的历史模式,否定了当时流行的“古代——中古——近代”编排历史的方式,提出了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新学说,强调以文明视角来透视整个人类历史进程,阐释了世界上8种文化产生、发展、鼎盛和衰亡的历史,认为“世界历史”就是各种文化的“集体记忆”。其后,英国学者汤因比对文明史观进一步发扬广大,他倾其一生精力,出版了巨著《历史研究》,通过对近6000年来出现的26种文明形态的比较研究,以其创立的挑战和迎战说,阐释了各种文明形态的产生、成长、衰落、解体的过程,从而完善了文明史观的哲学体系。此后,体现文明史观的专著纷纷问世。目前我国翻译出版了一系列文明史的专著,代表性的有美国学者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等人著的《世界文明史》、美国学者威尔.杜兰夫妇合著的《西方文明史》、法国学者布罗代尔著的《文明史纲》等,文明史观被引进中国。需要指出的是,西方学者撰写的世界文明史著作,多立足于西方人的视角,过分强调西方文明的地位,仍有“西欧中心论”的残余,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宿命论的痕迹。

随着对外开放和史学研究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文明史的研究热潮,一些高校和研究部门,专门设立了研究文明史的学术机构,如东北师范大学于1999年成立了世界文明研究中心。一系列研究文明史的著作相继问世,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由我国学者集体编写的多卷本《世界文明大系》,这是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和论述世界文明史的著作。由著名学者马克垚  主编的三卷本《世界文明史》(2004年1月第一版),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文明史著作,该书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高校‘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反映了我国历史学科体系的新趋势和新成果,被学术界视为“我国世界史研究的新突破和一个新的里程碑”。此外,反映文明史观代表性著作还有计翔等人著的《世界文明史简编》、齐世荣主编的《人类文明的演进》等。

与此同时,在中国史研究方面也相继出版了一批以反映中华文明发展为撰述目标的著作,其代表性的由樊树志所著的《国史概要》,该书摒弃了社会形态理论,以展现中华文明的发生、发展与演变“作为国史的主线”,此书是大学公共基础课教材。著名学者张岂之主编的六卷本《中国历史》,是“面向21世纪的课程教材”,该书以突出中华文明史的成就为撰述目标。启良所著的《中华文明史》,直接以中华文明的发展为轴线,建构了中国历史新的解释体系。赵毅和赵轶峰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教材《中国古代史》,“注重中国文明在发生与演变中表现出来的精神特征”,“演绎华夏文明,聚焦文明中华”,以文明史观重构了中国古代史的学科体系。(1)

一系列研究成果,基本奠定了我国文明史观的理论体系和解释系统,文明史观基本确立起来。

文明史观的研究在我国仅有十几年的时间,尚没有比较详尽的理论阐释,也未形成统一的学科和教学体系。相对来说,马克 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代表了我国文明史研究的最高水平。该书是集体智慧的产物,编著者都是北京大学历史系的知名学者,在编写前期准备中,经过反复研讨,最后形成了从文明的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角度来构建文明史的学科框架。马克垚 在该书的《导言》中,较详尽的阐释了文明史观。现据该书的有关论述并结合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对这一史观阐述如下:

“文明”在中国古籍中早已有之,《周易》、《尚书》等典籍中已有“文明”一词,诸如有“天下文明”、“ 浚  哲文明”等说法,其本义是指文才、光明或文德、文教,与现在的“文明”含义相差甚远。当今所说的文明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明史也是世界史,但另一方面,文明史又不同于通常的世界史,它是以各种文明作为自己的研究单位并着力反映各种文明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变迁和磨合的过程。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从本质上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可以说,文明史的内容几乎涵盖了我们以往通史所涉及的内容,并且还包涵了宗教、语言文字、群体心理、风俗习惯等多领域。

文明史观依据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来构建学科体系,对其把握应注意一下几点:

首先,文明史观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把人类文明演变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农业文明又分为初级农业文明阶段和发达农业文明阶段,青铜器和铁器成为划分的标志;
工业文明分为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展两大阶段,工业文明的生产力主要是蒸汽机和电力,18世纪下半期人类开始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在此前,还有一个长达数百年的酝酿阶段。我们应以此掌握文明史的基本线索、基本史实,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过程和成果。

其次,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的,将历史与现实予以结合。比如要理解中国传统思想在现实社会中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历史上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形成的民主的运作方式和法律的现实意义,等等,从而感悟历史的时代特征,运用各种方法,比较、概括主要文明的重要特征和现实意义。

第三,要正确评价各种文明成果,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代价的关系。人类文明每前进一步,都须付出代价,如战争、浩劫、争权夺利和历史暂时的倒退……这些代价与文明进步所带来的成果相比是次要的,我们不能过多地讲代价,从而忽略了人类坚忍不拔追求文明的诚恳的步伐。

第四,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由于多种合力的影响,在同一生产力水平上会形成多种类型的文明,如在农业文明时代,就有以基督教文化为代表的欧洲文明区、以伊斯兰文化为代表的中亚和西亚文明区、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东亚文明区。我们应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既要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要看到各个文明的独特性,同时还应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联系。

第五、正确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各种文明虽有强弱之分和大小之别,但绝无优劣高下之别,都有同等价值。各文明也不是封闭的、隔绝的,各文明之间多以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两种形式发生交往,通过这两种形式,加快了不同文明间的整合,促使世界文明由分散走向整体,从区域走向全球。

第六,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中国文明的演进,同时还应从中国文明的角度看待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在把握历史线索和阶段划分时,改变按社会形态“由底向高”的传统做法,以中国文明的发展演变为主导线索,并按照中国文明在某一时期最突出的时代特征进行历史分期。

 

 

从我国已启动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来看,文明史观已经融入中学历史课程,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据课标编写的各类教科书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文明史观。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相关教科书都直接体现了文明史观,如《中国历史》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中华文明的产生”;
世界历史更是直接按文明史观构建了学科体系,教科书的第一单元主题是“早期的人类文明”,第二单元主题是“亚欧封建文明”,第三单元主题是“古代文明的交融与冲突”,各类教科书都加强了直接反映文明史成果的科技文化单元的分量。《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历史部分,更是直接引用了文明史观,该部分的标题是“我们传承的文明”,提出“本专题以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发展历程为线索,以中国社会发展为线索,认识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传承”。(2)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虽没有象初中课程标准那样明确提出“文明”的概念,但实际内容也明显的体现了文明史观,在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中,都渗透了文明史观,多次提到“要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等。

从高中历史课标和各种版本教科书的内容来看,都注意了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来确定教学内容和阐释历史。三个必修模块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六个选修模块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文明史的相关问题。在学科体系方面,淡化了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按照文明史观构建了新的学科体系。在内容选择上,以文明史观来统驭教科书的编写,正如岳麓版教科书在必修一的前言中所说,“我们要在已有的历史脉络和整体的历史框架的背景下,分别深入思考人类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历程。”(3)各教科书都突出了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的成果和影响。                    

在政治文明方面,新教科书颠覆了传统史学中突出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的编写思路,摒弃了那些残酷的斗争和血腥的屠杀,而是以国家机器的运行、各种机构、组织、制度的设置以及相关政治运作为研究的重点,突出了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政治活动的分量。对制度文明加以浓笔重彩的反映,必修模块的九个专题中有五个专题涉及制度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制度创新,课标和教科书从文明史角度客观叙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雅典民主制的发展,全面阐述了两种政治制度发展的历程。从英国渐进的制度创新、美国政治新体制的完备、法国共和制的曲折历程、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等方面,阐释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和历史地位。对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政治文明方面的成就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体系也做了充分反映。

物质文明方面,改变了旧大纲版教材侧重于政治史的倾向,加强了经济史的地位,并且明确了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以大量的笔墨介绍了中华民族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经济形态,突出了中华文明在文明史上的地位,有的教科书还强调了中国明清时期处于农耕文明的新高峰和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趋向的变异。同时,还特别关注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史的问题,更突出了文明的物质成果。在世界史方面,课标和教科书突出了工业革命引领的工业文明历程,在当代人类文明成果方面,普遍关注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总趋势和各国经济新成就,岳麓版教材还特别关注到“福利国家”的出现。

新课程强化了精神文明在新课程中的地位,在必修课中,前所未有的加重了文化史的比重,将反映精神文明成果的文化史内容提升到整个高中课程的三分之一的比重,并单列为一个必修模块,系统全面地反映了人类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成就和内容。在选修课中,更是大大加重了文化史的分量,除《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以外,五个选修模块都与文化史有关,其中,《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都属精神文明的范畴,据冯一下先生统计,在整个高中历史所设的九个模块中,文化史约占到3.8个模块,仅少于政治史,而大大超过了经济史,由此表明,在新课程中精神文明的地位是大大提升了。

在一些具体的提法和表述中,课程标准与相关教科书也注意使用文明史观的术语,抛弃和淡化了社会形态方面的理论和语汇,如古代部分,很少提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封建地主、封建统治阶级等概念;
在论述中国古代剧变和社会转型时,不再提及社会形态的变化。在明清阶段特征的阐述中,抛弃了明清是“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说法,有的教科书认为明清是农耕文明发展的高峰,也是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夜,当时“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4)新课标将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都置于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全方位冲击下来认识;
关于英、法、美、德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或统一,也多是从近代国家政体、民主制度等角度来阐述的,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也都置于工业文明的范畴中加以论述。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把握文明史观的内涵和观点,体现文明史观要求,引导学生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分析、认识相关历史现象,应特别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依据文明史观整合教材。历史课程标准创立了模块专题体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初、高中教材重复问题,但也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学科自身的整体性,弱化了综合性,对把握学科体系造成了困难。学科体系在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历史学的体系既以历史为依据,又体现着人们对历史的理解,同时也是历史学家用以恢复历史的框架”。(5)课程标准弱化学科体系和体系凌乱的状况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如何整合教材,构建合理的学科体系已成为新课程教学的重要问题。运用文明史观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构建起体现历史发展进程的通史体系已被多数业内人士所认同。在教学中可运用文明史观,打破必修模块的划分,按照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兴起、工业文明的扩展的顺序,对课标和专题内容进行整合,从而构建起体现时序特点的通史学科体系,这对于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把握课程标准,应对高考具有指导作用。

第二,突出制度文明教学。制度文明是某一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体现和结晶。近年所出版的各类体现文明史观的著作都突出了制度文明的内容,如张岂之主编的《中国通史》,特别关注了各种典章制度,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制度文明中的成就和贡献;
马克垚  主编的《世界文明史》更是将制度文明的内容置于重要的地位。课程标准顺应了这种学术趋势。在新课程教学中,要关注制度史的教学,改变历史教学中热衷于战争史、人物史,认为制度史“枯燥乏味”的不正常教学行为。应正确评价和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影响,针对近年来学术界出现的贬损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倾向,不少学者从制度文明的角度认为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
有的外国学者将其与四大发明并列,是中国对后世的重大贡献;
当代著名学者张传玺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这些反面,在新教科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并对中央集权制度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肯定。在教学中要吸纳这些新见解,阐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在学习资产阶级代议制时,要说明其在人类历史上所起的的进步作用,它顺应了近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升了社会生产力,完善了生产关系,开创了新的民主政体,是值得珍重的历史遗产。在制度文明教学时,还应结合我国的国情,注意研究和借鉴人类制度文明方面的有益成果,引导学生为发展社会主义的制度文明和民主政治而努力。

第三,关注文明史观对高考的指导作用。文明史观在高考中的指导性是非常明确的,早在20世纪90年代,著名高考命题专家刘宗绪先生就反复提出,要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审视历史,并将其确定为高考命题的原则之一。近年来,适应高考研究进展和新课程推行的需要,这一观点又进一步得以强化。早在新课程的实验启动伊始,高考命题专家就明确提出要“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体系,考试测量应该依据这一体系来把握主干知识,确定命题的基本思路、立意、和认识”。(6)文明史观成为高考历史试题设计和制作的主导理论,体现这一史观的试题在大纲高考中频频出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新课标高考中更是屡屡出现。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大纲》(新课标历史),也是按照文明史观,重新构建了学科体系和考试内容。有鉴于此,在高考复习中,应按照文明史观,来确定考点和重点,并按照文明史观来审视、阐释、说明相关的重大历史问题。

第四,处理好各种史观的关系。  新课标体现了“一元多样”的史学观念,即在坚持历史唯物史观的前提下,借鉴和吸纳了近年来兴起的一系列新的史学观念和理论。新课标在体现文明史观、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史观同时,并未排斥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等方面,一再申明了历史教学中要用历史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要求,明确提出了关于唯物史观历史本体论一系列教学原则。我们强调转变史学观念,并非削弱历史唯物史观对新课程的指导地位,所摒弃的只是以往那种僵化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仍要坚定不移地恪守历史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那种把新的史学观念与历史唯物史观对立和割裂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我国学者依据马克思的史学理论,借鉴西方的史学理念,提出的文明史观、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史观,并不是对西方史学理论的照搬,而对其赋予了新的解释和内涵,因之,绝不能把我国学者提出的新史观与西方相应的史观划等号.同时,要处理好三种史观的关系,三种史观都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是相互联系和包容的。文明史观更具有宏观性,着眼于人类的整个发展过程,而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史观主要着眼于近现代史,强调的是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兴起和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是文明史范式的一个特定阶段。因此,我们在运用新的史观时应注意针对性,如对近现代史的把握应更多的体现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史观,而对中国古代线索和整个人类历史的把握则应着眼于文明史观。此外,还应把三种史观有机结合而不是对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的多元性。

纵观四年多来的高中新课程实践,我们注重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结合,关注了课程观念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但忽视了新的史学观念的吸纳,不少老师史学观念陈旧,对学术界的动态反应漠然,对新教科书中新的史学观点了解不到位,致使教学内容与学术研究成果严重脱节。这一现象,不符合新课程的时代性要求,已成为制约新课程发展的瓶颈。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史学观念,就象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缺一不可。忽视史学观念的更新和转变,如同新瓶装陈酒,只能是形式上的刷新和变更,教学内涵不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高中新课程强调的时代性,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教学反映学科的发展。史学观念是处理新课程内容的关键,因而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更新史学观念刻不容缓。

 

推荐访问:教育观念 更新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xiangzhenjiedaogongwen/2021/0308/16377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