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研究

【www.zhangdahai.com--写作劳动社保就业】

王 康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1112)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一种新的技术科学,擅长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理论、方法和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够精准模拟人,甚至超过人的智能。近些年,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传统领域发挥着引领作用,其技术优势有效革新了传统行业的运行模式,社会和生态等多个层面均受益,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跨越性发展,一些传统的人类劳动也被人工智能技术所代替,人们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但就在人们惊喜于人工智能技术便利性的同时,大学生的劳动观却受到了消极影响。虽然当代大学生见证了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行业的进阶性改造,但大学生普遍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景和意义没有充分的认知,这使得部分大学生片面性地认为劳动已经可以被技术所取代,故而形成了不正确的劳动观。而劳动是人类立身之根本,更是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构成,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又具有不可逆的特性。故而,在当前的背景下,必须重新审视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现状并进行革新,由此才能稳定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持续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1]。

(一)大学生普遍不认同劳动的内生意义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维持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手段。无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都能够维持人的正确发展。而我们国家,也是依靠劳动才得以迅速发展。从根本的角度来看,无论人们创造出怎样的技术,利用技术手段替代了多少传统的劳动工作,人们创造技术的过程也是一种脑力和体力的劳动。简言之,技术发展就是通过劳动来实现的。无论技术高度如何提升,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无法离开劳动。劳动并不是单纯的机械性做工,而是实现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手段,这便是劳动的内生意义。

但当代大学生普遍对于劳动有着片面性的理解。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劳动就是机械性无意义的工作,人们开发技术代替人工,就是为了某一天能够彻底将人类从劳动中解放。加之当前各类媒体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宣传重点,也都围绕在人工智能取代了某些劳动工作等层面。当代大学生长期接触这类信息,潜意识里就会认为有了人工智能技术后,人就不用参与劳动的错误思想。这种思想直接否定了劳动的内生意义。而在学生已经形成错误劳动观的基础上,教师再要求学生参与劳动,学生便会认为教师在强迫自己参与无意义的工作,自然会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

(二)大学生心理上开始依赖机器劳动

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投入社会实践后,的确极大程度地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一部分的人类劳动。扫拖机器人、智能冰箱、智能马桶等性价比较高的技术产物层出不穷,真正令人们获得了解放双手的切实利益。而大学生身处在社会当中,亲眼见证了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劳作解放的过程。他们自然而然就会依赖于人工智能的技术服务。在此基础上,传统的劳动方式,便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哪怕是最简单的劳动活动,也对人们有着不容小视的益处。这是因为劳动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手段,是保障人们在任何场合中都能够妥善自处和发展的必要手段。社会和科学行业都无法保证科技技术永远有效,那么人们就更要培养自身的基本劳动能力。但很明显,当代大学生并未意识到掌握劳动能力的重要性。他们当中的一大部分人,都在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充分依赖着机器劳动,甚至有人认为劳动本就应由机器来完成。而这种不正确的思想,会令大学生逐渐丧失劳动能力,成为人工智能技术的附庸,而非技术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丧失自我发展中最重要的主动权。

(三)部分大学生逐渐抵触劳动实践

社会劳动实践是高校为了帮助大学生形成劳动能力的重要实践项目。社会劳动实践期间,学生们将会参与到基层的劳动工作中,在劳动的过程中感悟劳动的重要性。在人工智能技术尚未投入使用前,大学生参与社会劳动实践的积极性较高,这是因为在过去人们的劳动只能依靠自主,或一些简单的机械性工具来实现。绝大多数的劳动工作,都需要学生主导,这会让学生拥有较强的参与感和操作满足感,也会让学生意识到,无论借助怎样的工具,劳动归根结底都要依靠人类来完成。但人工智能技术投入使用后,人在劳动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对下降。一般普通的、简单的劳动活动,都可以实现无人工参与。而当代大学生耳濡目染,就会认为当前的劳动,已经不需要人来负责。如此一来,一旦高校要求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学生就会认为这些劳动工作本不该由自己负责,内心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加上在许多学生家庭中,都配有相关的人工智能设备,学生很少参与家庭中的劳动。因此,当学校要求学生参与社会劳动实践时,学生会因缺少劳动能力和劳动意识,对劳动实践产生抵触心理[2]。

(一)劳动观教育宣传力度较小

教育虽然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关键,但并非所有的教育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而根本原因,就是教育宣传力度参差不齐。在高校环境中,专业课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方面是因为专业课教育质量关乎学生未来就业发展的质量,故而会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另一方面,专业课教育始终是高校教育宣传的重点,几乎所有的高校都会不遗余力地宣传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这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也深刻认同了专业课的主体地位。但劳动观教育很显然并没有得到同样的宣传地位。许多高校虽然积极开展劳动教育,但也只是将其置于必修课当中,只要求学生出席、完成学分考核,并不会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广泛的宣传。于是在对比之下,大学生便会下意识地忽略了劳动教育的本质价值。

(二)劳动观教育形式急需更新

观察部分高校内开展的劳动观教育可知,许多高校开展劳动观教育的形式比较落后。现有的劳动观教育,都是依托于课堂劳动观知识灌输,以及社会劳动实践过程中的口头教育来实现。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教育环境如何变化,劳动观都是由教师一个人口头描述,缺少趣味性,更难以促进理解。且这种形式的观念教育,并没有深挖每一位学生对于劳动的观念意识,也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和思想上进行设计,自然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而课堂教育和社会劳动实践这两个载体也不具有吸引力。许多高校给出的劳动教学实践,就是要求学生完成校内或者社区内的卫生清理工作,这类工作和学生在家庭中所参与的家务劳动相差无几,学生的劳动视野无法打开,也就无法建立对劳动的正确认知。不仅如此,如果校方选择的实践场地卫生水平过差,反而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劳动的负面意识。并且,当前学生已经经历了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劳动活动的改革,如果学校坚持将AI技术摒除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就会让学生对校内劳动观教育和真正的劳动产生割裂感,认为校内劳动观教育都是形式主义,而这并不利于学生正确劳动观的培养。

(三)劳动观教育意识缺乏创新

教育质量虽然受到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但归根结底,教育的方向和方法,都是由教育意识决定的。教育意识指的是教育者对于教育的理解和看法,具体包括某个教育的地位、作用,所需的人才规格、办学质量,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教育过程等元素。可以说教育意识决定了教育的一系列开展手段。教育意识是一个活动的意识过程,而不是单纯的范围和定义。正确的教育意识必须立足于教育本身,和外界环境对于教育成果的需要去设定。换言之,高校劳动观教育意识的确立,不能仅围绕劳动本身,还要考虑外界对于劳动的一系列影响。而当前高校普遍开展的劳动观教育,基本都存在意识不足的问题,也就是对外界的审视不足、不彻底。许多办学人员认为,劳动教育的本质和重点是劳动,只要抓好劳动这一点,让学生们密切参与劳动便能够达到教育目标。但学生不仅仅受到学校的影响,外部环境也同样在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冲击,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改变了学生的劳动观。因此,高校必须创新劳动观教育意识,迎接外界环境对内部教育的挑战[3]。

(一)深挖人工智能影响作用,创设全新劳动观教育体系

首先,高校要更改劳动观教育的结构,要尽量避免沿用传统的劳动模式,而提升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设计中,让学生成为劳动的主导者,先建立一个明确的劳动目的,再去实践劳动项目,这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主动性,也能让学生正确意识到劳动的价值。其次,高校要更改劳动观教育的逻辑,劳动观教育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教育活动。每个阶段所开展的劳动观教育,要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最后,高校必须强调劳动观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其教育地位。劳动观教育必须得到大力宣传,学生要密切参与到校内维护的工作中,并且要起到主动性作用,要让学生先承担劳动主体者的工作,再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感悟劳动的重要性,切勿舍本逐末。

(二)强调人和技术的主次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高校应该明确开展劳动观教育的本质,那就是要让学生建立坚定且经得住考量的劳动意识,教育目标是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学生要充分明确和认同教育的内生意义。而这种想法成型的关键在于,学生必须明确人是技术的创造者,人创造技术的过程也是一种劳动,劳动不仅仅是扫地拖地,更是思考和建造。教师可将AI技术作为切入点,先带领学生分析AI技术生产的根本意义,让学生明白劳动的多样性,以及劳动的本质作用。校方也可以让思政教师参与到劳动教育中,让思政教师为学生讲解劳动在我国的重要性,让学生进一步建立劳动荣辱观。其次,教师们也要对学生的现状进行调查,深入了解学生当下的劳动观,以及学生劳动观成型的过程和要点,并针对性建立对应策略。假设学生劳动观错误,是因为本身懒惰,那么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负责脑力劳动,再让其在完善脑力劳动成果的过程中,切实参与到体力劳动中,以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促进学生体悟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最后,校方要定期对学生的劳动观进行观测调查,频率可以控制在每月一次。具体则要对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观测,重点排查教师是否安排了有意义的劳动,或是能够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劳动。一旦发现学生再次出现参与不积极的问题,要及时挖掘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

(三)活用AI技术更新劳动实践形式,强化学生正确劳动观

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师不但可以将其作为教学素材,更可以利用其技术优势,将其作为教育手段加以应用。人工智能是技术科学,可以模拟真人互动,更能够代替学生进行一些思考。对此,建议高校将人工智能技术引用到劳动实践过程中,让人工智能成为学生的助手,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正确的劳动观。首先,教师可以将学校内的某个建设项目“承包”给学生,由学生自发组成团体,自发分配劳动任务。这期间,教师只提供简单的辅助作用,校方为学生提供人工智能助手。项目推进期间,学生需要自主为人工智能分配工作,并负责调试人工智能。由此,校方便能够淡化社会劳动实践中的“劳动”外显属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劳动。在学生完成项目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对过程中出现的正确劳动意识、劳动行为进行总结,帮助学生以辩证的思维看待劳动,明确劳动也是可以突破固有思维,在形式创新、内容创新的基础上完成的。其次,校方也可以承担一些基层的劳动项目,要求学生负责设计劳动过程,同时,也要为学生提供人工智能助手。重点是让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明确人工智能技术的局限性,以及人工劳动在某些方面的不可替代性,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劳动的本质和劳动的意义,成为劳动最根本的拥簇者。

(四)创建家校教育协同模式,强化学生劳动价值观

虽然大学生已经相对脱离了家庭环境,长期生活在学校之内,但家庭教育的作用仍然不容忽视。这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同样根深蒂固,如果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无法达成一致,产生协同作用,劳动观教育就无法达到最根本的目标。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之所以抵触劳动,根本原因就是其家庭对于劳动的认知观念同样不正确。对此,高校必须要先同学生的家庭取得联系,要保证家长和学校对于劳动观的认知在同一个维度上,对于已经利用人工智能取代家中一部分劳动活动的家庭,学生父母要定期为孩子强调技术只是取代了部分劳动,而劳动的主动权仍然在人们的手中。而对于一些对劳动有着消极认知的家庭,校方要积极调整家长们的思路,要求家长在家中营造积极劳动的氛围,以此来鼓舞学生崇尚劳动。校方也可以邀请家长共同参与校内劳动实践活动,可以让家长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能力,感受到父母所处时代的劳动氛围,用劳动文化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夯实正确的劳动价值观[4]。

人工智能技术帮助人类社会提升了劳动生产的效率,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就此停下了劳动的脚步。无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大学生都需要掌握全面的劳动能力。而高校在此过程中,必须起到引领作用,既要正确认知人工智能对大学生的影响,更要基于影响过程循序渐进改善大学生的劳动观。人类劳动形式持续性升级,大学生劳动观的教育也需要不断迭代更新,不要将影响大学生劳动观的科学技术视作洪水猛兽,而是要积极利用一切学生认可的元素,去提升教育的上限。如此,才能有效平衡外界影响因素和内部劳动观教育目的之间的冲突,实现对大学生劳动观的有效教育。

猜你喜欢 劳动人工智能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3期)2022-06-15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5期)2022-05-25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21年5期)2021-09-052019:人工智能商界(2019年12期)2019-01-03人工智能与就业IT经理世界(2018年20期)2018-10-24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热爱劳动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意识不会死奥秘(2017年11期)2017-07-05数读人工智能小康(2017年16期)2017-06-07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推荐访问:人工智能 劳动 大学生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xiezuolaodongshebaojiuye/2023/0823/64369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