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思考】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www.zhangdahai.com--调研报告】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天津300130)   摘要:分析了独立学院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谋求错位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其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独立学院的兴起,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的大胆探索,创立之初就以其“民办、独立、优质”的新机制、新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独树一帜,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独立学院目前正处于“转设”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因此,独立学院如何在特殊时期,在激烈的竞争中探索出既符合自身发展又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独立学院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独立学院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多层次需求不断升温。据有关资料显示,企业的高级专业岗位80%以上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与此同时,随着一批本科院校纷纷向教学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大学转变,高等教育出现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空档,独立学院也因此找到了谋求错位发展的良机。
  独立学院是中国特色的民办院校,是本科教育的补充。这个补充不仅仅是招生规模上量的补充,也是人才培养类型上质的补充。就目前而言,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首先应该是社会急需的,其次应该是应用型,而非研究型的。从十多年独立学院发展的实践可以看出,独立学院学生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学习自觉性一般不如母体院校的学生,但社会活动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较强,从他们的知识特征、学习能力、素质结构和价值取向来看,比较适宜培养成应用创新型人才。因此,独立学院培养模式的构建要立足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有针对性的构建以“应用”为特征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侧重于对“转化”能力的培养,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设置不合理。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没有准确定位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便纷纷沿用原母体高校普通本科生标准进行规划管理,照搬母体院校的培养方案,而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定符合学院实际和学生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最终使学生培养质量受到影响。另外,很多独立学院依托母校办学,在没有能力开设新的学科、专业的前提下,就简单拷贝母体院校的专业,而且大多集中在母体高校设置的投入少、易招生的热门、短线专业。这在独立学院初创时期是正常的,但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壮大,专业设置仍然完全依赖母体,势必不利于独立学院形成学科和专业特色,也给学生未来的就业留下了隐患。经常有用人单位来学校招聘,给独立学院学生设置门槛。
  2.课程体系不完善,实践环节力度不够。首先,独立学院由于经费、实习基地、实验室建设等投入不足,存在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性课程的现象。对于独立学院而言,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衡量其培养质量的一项很重要的标准,实践课程、实验环节的缺乏将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际技能的提高。其次,大部分独立学院受母体院校和教师资源的制约,必修课课程设置过多,选修课所占比例相对较少,这从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抹杀了学生的自主性,不利于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
  3.师资队伍薄弱,结构性矛盾突出。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生师比多数超过教育部规定的18∶1,且其中仅30%左右的教师为专职教师,难以保证基本教学秩序。独立学院专职教师主要由高等院校退休教师和刚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担任,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及年龄结构上均不够理想。首先,由于专职师资以青年教师为主,尚未形成教师队伍梯队,教学、科研、管理水平都有待提高,所以还不能够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造成自身学科发展得不到有效支撑。其次,独立学院的兼职教师主要是来自母体高校,很容易使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课程建设等方面与母体高校趋同,从而忽略了独立学院生源的个性特征。再者,许多独立学院往往是缺什么课程的教师,就临时聘用相关课程的教师,而没有从自身长远发展的角度去考虑专兼职教师的结构比例问题。
  4.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因材施教没有落到实处。独立学院大多招收的是“二本”线以下的学生,学生在文化理论基础上略差于普通院校本科生。而且,独立学院的学生大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自觉性,过于强调个人喜好,偏科现象较严重。还有部分学生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过分强调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没有合理规划个人的时间,又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导致课程不及格现象严重。再者,很多独立学院由于创办时间短,办学经验不足,往往简单移植母体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教学计划,因材施教还只是停留在了口头上,教学过程忽视了自身学生的特殊性,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课程体系建设等也忽视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独立学院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1.明确办学定位,优化培养方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独立学院应定位在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第一线所急需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
  依据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的要求,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应体现出“基础宽、能力强、素质高、应用性”的特点。按照“基础理论够用、专业知识适用、实践能力管用”的要求制订培养计划。首先,独立学院的通识教育应强调学科交叉性,为学生搭建较宽的理论基础平台。其次,专业知识的培养应以“适用”为原则,侧重于实用、够用。再者,根据独立学院生源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努力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实际操作的平台。
  2.优化专业设置,改革课程体系。第一,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要有利于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一方面,独立学院在设置专业时要避免照搬照抄母体高校已有的优势学科和热门专业,造成简单性重复。另一方面,独立学院学科专业的构建应充分利用母体高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影响和品牌优势及优势教育资源,立足于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服务,集中力量创办特色专业,优势专业。第二,为了适应培养人才的多样性要求,独立学院应该全面考虑学生在兴趣、特长、能力和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对教学的不同要求,采取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法,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整合课程体系,适当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设计模块化的知识结构和弹性课程,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同时,增加讨论式和研讨式课程,提倡启发式、案例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注重外引内培,构建稳定的教师队伍。首先,独立学院要充分利用母体高校的教学资源和人才资源,有计划地聘请母体高校的教师兼任独立学院的教学工作。其次,聘请有丰富教学、科研经验的退休教师,而且还可以利用老教授的威望和影响扩大学院的知名度。再者,注重对青年新进教师的培训,重点培养“双师型”教师,通过培训、科研、教研活动和以老带新等形式,苦练教学基本功,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加大对现有在职教师的培养力度,从而,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克服对兼职、共享母体高校师资的过度依赖。最后,在进行教学时,尽量避免单纯知识的传授,多加强高级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有理想会思考、技能过硬、交际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大力提倡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做笔记、撰写论文、参与课堂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增强其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继续深造的竞争力,提高社会认可度。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直接关系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独立学院应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形成一个与理论教学有机统一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大应用与实践的比例,强化实践教学、突出技能培养,实现“注重分数”向“注重能力”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岗位适应能力;其次,围绕相关学科对学生的素质和应用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建设实验室(实训基地),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包括基础实验模块、综合设计模块、工程实践模块、毕业设计模块等,实践教学环节覆盖学生大学四年全过程,使学生掌握融入行业和市场主流的实用技术。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遵循高等教育普遍规律和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并结合自身的特点与条件,科学分析社会需求,找准定位,凸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5-18.
  [2] 独立学院:模式新 机制活 定位准――专访中国独立学
  院协作会副秘书长尹大家[N].中国青年报,2007-05
  -23(26).

推荐访问:理性 独立学院 思考 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zuozongjie/diaoyanbaogao/2019/0318/2200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