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154例临床分析 抗结核药物肝损害

【www.zhangdahai.com--其他工作总结】

  【摘要】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出现的时间、程度及与疗程的关系。方法 对154例临床应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物的肝损害多出现在用药4周内,表现在胃肠道症状及ALT升高,经保肝及对症治疗2周内肝功多能恢复正常。结论 抗结核药物肝损害只要早发现早治疗,肝功均可恢复正常,不会影响结核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抗结核药;肝损害
  【中图分类号】R9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09)-11-0043-02
  
  药物性肝损害是常见的药源性疾病之一。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一线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有较强的毒副作用,其发生率高达10%~20%,占所有药物性肝损害的8%~13% [1]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核病人的规律化疗及治疗效果。本文对我院2003~2008年收治的154例肺结核住院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发病规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均为2003~2008年住院患者,男性,96例,女性58例,年龄17~73岁,60岁19例(占12.3%)。入院时有乙、丙肝炎病毒标记阳性者19例。全组化疗前肝功能均正常,可排除肝炎活动或其他药物性肝损害。化疗开始后每2~4周复查肝功能1次。肺结核诊断按1978年柳州会议标准,Ⅱ型2例、Ⅲ型121例、Ⅳ型14例、Ⅴ型17例。
  1.2 治疗方案 154例均按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推行的短程化疗方案标准用药 [2] 。采用四药联用,用药剂量:;异烟肼(H)0.30g qd;利福平(R)0.45g qd;乙胺丁醇(E)
  0.75g qd;吡嗪酰胺(Z)0.5g Tid。 两周复查一次肝功,对肝功异常的根据ALT升高的情况,采取家用保肝药、调整或停用抗结核药物等。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及肝功能检查情况 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油、乏力96例(62.3%);②黄疸:血清总胆红素(TBIl)升高(15.6~113.5μmol/L)42例(27.3%);③无症状52例(33.8%);④ALT升高(41~80u)40例(26%);⑤ALT、升高(81U~200U)91例(59%);⑥ALT、TBIl同时升高40例(26%);⑦ALT、AST同时增高31例(20.1%)。
  2.2 与疗程关系 治疗二周发生物性肝损害者31例(20.1%);治疗1个月发生药物性肝损害者111例(
  72.1%),治疗1~2个月发生药物性肝损害者34例 (22.1%),治疗>2个月发生药物性肝损害9例(5.8%)。
  2.3 治疗与转归 对ALT

推荐访问:损害 临床 药物 分析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zuozongjie/qitagongzuozongjie/2019/0311/834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