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www.zhangdahai.com--领导讲话稿】

  摘要:目的:探讨B超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及麻醉效果。方法:90例ASA I~I级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I组采用B超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Ⅱ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II组采用传统异感定位,局麻药用0.25%布比卡因。结果:I组对正中神经和尺神经阻滞有效例数较I和I组明显高(P0.05),与I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但阻滞优的有效例数较多,与I组比较P0..05)。
  
  1.2 麻醉方法
  术前30min常规肌注阿托品0.5mg和苯巴比妥钠0.1g。入室后常规行血压、心率、心电图及脉搏、血氧监测,开通静脉通路。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对侧,术侧肩背部垫高约10cm,两臂紧贴体侧。局麻药均用0.25%布比卡因30ml(含1:20万副肾)。I组采用B超仪(Hitachi EUB-405B)定位,频率为7.5MHz的直线探头,先在皮肤上涂抹灭菌后的耦合剂,再将超声探头以灭菌手套包裹后长轴与身体纵轴垂直置于肌问沟处(锁骨上2~3cm)定位,B超引导用9号长针从探头外侧约2cm处斜行进针,根据超声下胸锁乳突肌、前斜角肌、中斜肌及周围血管横断面成像判断肌问沟臂丛神经根的位置,表现为前中斜角肌之间的多个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区,周围被高回声晕围绕,将穿刺针尖推近臂丛神经根,部分患者可出现异感,但不必刻意追求异感,让穿刺针尖基本接触神经即可,然后注入局麻药。稍微改变针尖方向,同样的操作将其它明显的神经根阻滞,局麻药总量共30ml。I组采用神经刺激器(Stimuplex HNSⅡ)及Stimuplex D15刺激针,连接好刺激器并启动,以锁骨上2~3cm前中斜角肌间隙为穿刺点。先以1Hz的频率,1.0~1.5mA的输出强度进行神经刺激,调整针的位置至上肢相应神经区域出现明显的肌颤后,即逐渐降低刺激至最低电流强度(0.3~0.6mA)时仍有明显的肌颤,即可注入局麻药。Ⅲ组穿刺点同I组,用7号针头垂直皮肤进针后略朝尾端刺入,反复调整穿刺针的位置至出现异感时注入局麻药,无异感者采用第6颈椎横突穿刺法。
  
  1.3 观察指标
  ①阻滞后30min每5min进行一次麻醉效果评定,感觉阻滞以针刺法测定,运动阻滞程度以手无力、不能活动为完全阻滞,手指能轻微做活动为部分阻滞。将麻醉效果分为优、良、差。优:手术时完全无痛;良:手术时轻微疼痛,需辅以神经安定镇痛药芬太尼或(和)咪唑安定;差:手术时剧烈疼痛,需追加神经阻滞或改全身麻醉方能完成手术。其中麻醉优良者即为阻滞成功。②观察阻滞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及运动阻滞时间。③记录阻滞过程的并发症,包括误刺血管、局部血肿、局麻药中毒、气胸、horner综合征及术后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分析。
  
  2 结果
  
  2.1 阻滞效果
  注药30min后I组对正中神经阻滞的有效例数明显多于I和I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对运动阻滞无明显差异(P>0.05)(表1)。
  
  
  2.2 阻滞操作、起效、痛觉消失及维持时间
  I组患者阻滞操作时间明显延长,与I和Ⅲ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2)。
  
  
  2.3 麻醉效果及并发症
  I和I组阻滞成功率明显高于I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阻滞优的有效例数明显较I组多,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推荐访问:阻滞 临床应用 神经 定位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nghuazhici/lingdaojianghuagao/2019/0324/3343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