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治疗中风肢体痉挛瘫探讨]中风后遗症患侧肢体抽搐,痉挛

【www.zhangdahai.com--民主生活会发言】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中风肢体痉挛瘫的选择性脊神经后跟切断术(SPR)及相应的附加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001年6月~2004年3月收治的16例成人因中风导致的肢体痉挛瘫的临床资料。针对下肢痉挛患者采用L3、L5N-部分s1椎板开窗,通过电刺激测闽值法选择性切断部分L2、3、5,s1脊神经后根;5例合并上肢痉挛瘫患者半年后采用颈后C5~C7单开门法,选择性切断部分C5~C8脊神经后根。2例合并腰椎不稳定、椎管狭窄及腰椎间盘突出,则术中在行SPR的同时行椎管减压,突出椎间盘髓核摘除,并行经椎弓根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术后12小时肌张力明显减低,并可自主屈伸关节活动。术后随访3个月~2年,术后肌张力平均下降2级,痉挛解除为100%,功能改善100%。结论:成人脑血管意外导致的肢体痉挛瘫,采用spR加相应的椎管减压、腰段sPR椎体不稳定者同时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肢体痉挛;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外科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献编号:1671-4954(2010)09-661-03
  
  实践证明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是切实有效的,SPR越来越成为治疗痉挛性瘫痪的主流手段,而且逐步应用到成人的痉挛瘫的治疗。作者自2001年6月~2004年3月采用SPR治疗16例因中风导致的成人肢体痉挛瘫,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临床资料
  
  本组16例。男性13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2岁(32~66)。16例病员均系脑出血导致的肢体痉挛瘫,其中半侧肢体痉挛瘫8例,单下肢瘫3例,四肢瘫5例,就诊病员中最短病程为6个月,最长病程为14年;其中6例病员痉挛瘫痪时间为10年以上。病员肢肌张力均在Ashworth5分级法的三级以上。以上病员中颈段SPR术均是在先行腰段SPR术后6个月后择期进行。共性特点:下肢瘫有患肢内收肌痉挛,膝关节折刀征阳性,踝振挛阳性,痉挛性垂足畸形;上肢瘫病员临床表现有上臂内收痉挛,屈肘痉挛及肘部折刀征阳性,手部屈腕屈指位痉挛。
  
  2手术方法
  
  2.1上肢痉挛瘫手术治疗
  全身吸入麻醉,病员俯卧位,颈后c5~c7正中切口。如果单侧上肢瘫则采用患侧单开门法,这样更加容易进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如果双侧上肢瘫同样采用单开门方法,开门侧可选择瘫痪症状较重侧,硬膜切开可偏开门侧,这样能方便硬膜修复。术中根据解剖特点和x线定位,找出c5~c8神经根的自然分束,根据痉挛程度评价分2~3组,并通过脉冲神经电刺激仪进行兴奋神经阈值测定,选择兴奋性高的神经束给予切断。
  
  2.2下肢痉挛手术治疗
  全身吸入麻醉或硬膜外麻醉,病员俯卧位,腰椎3~骶1棘突为标记切口长度正中切口。采用腰3、腰5及部分近侧骶1椎板开窗;如果病员有腰椎不稳定、椎管狭窄及腰椎间盘突出者,则术中在作SPR的同时行椎板减压,突出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并行经椎弓根内固定。在行SPR术中,切开硬膜前先采用头低位,避免脑脊液的大量丢失。通过脉冲神经电刺激仪进行兴奋神经阈值测定,选择兴奋性高的神经束给予切断。
  如果是间断开窗,可通过L3椎板开窗选择腰2腰3节段的部分(1/3~1/2)脊神经后根切断。通过腰5和部分骶1椎板开窗,选择腰5骶1节段的部分(1/3~1/2)脊神经后根切断。应用冰盐水冲洗硬脊膜内,清除硬膜腔内积血块,5/0无创缝线连续锁边缝合关闭硬脊膜,根据术中丢失的脑脊液量,适量补充生理盐水,同时也可检验修复后的硬脊膜是否有脑脊液漏。
  术后两周可在腰围保护下行肢体功能康复性训练。
  
  3结果
  
  本组术后随访3个月~2年,术后肌张力平均下降2级,痉挛解除为100%,功能改善100%。16例接受SPR治疗的患者,均行腰段SPR手术,其中5例病员术后6个月后又行颈段SPR手术。术后12小时可出现患肢折刀征消失,肌张力明显减低。并可自主屈伸关节活动。经功能康复训练,下肢瘫的病员足跖屈痉挛明显好转或消失,行走可达足跟着地。其中5例下肢瘫病员由原来的不能独立行走到术后1.5个月后可在助步器支持下自由行走。9例由原步态不稳经术后可明显改善。其中2例病员因双下肢痉挛瘫,同时有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腰椎不稳定,尿失禁等,经腰段SPR手术同时行腰椎板减压,间盘髓核摘除术,经椎弓根内固定等治疗。术后肢体功能改善的同时,尿失禁症状消失。
  本组病例未见有明显并发症。
  
  4讨论
  
  4.1 SPR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意义
  脑血管意外损伤脑部的上运动神经元,会导致各种不同程度的肢体痉挛状态,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其肢体痉挛状态使运动协调丧失,导致上肢不能完成抓持等简单动作,下肢行走困难和步态异常,使病人生活不能自理,而且护理困难,容易产生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及褥疮等并发症,给患者本人及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SPR术选择性切断脊神经后根中的I a类纤维,部分阻断脊髓Y环路,减弱肌张力反射,在保留感觉和运动功能前提下,降低肢体痉挛,对于缓解脑血管意外导致的痉挛状态是行之有效的。使患者保留残存肌力的同时,降低肌张力,能够完成基本的运动功能,恢复行走及部分上肢功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对于肌张力过高,强直状态的病人,降低痉挛可使改善患者的高代谢高消耗状态,改善机体的一般状况,提高对感染的免疫力。并且便于护理,减少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所以对于中风后痉挛瘫的中老年病人,采取积极的SPR手术治疗缓解痉挛还是有很大的意义的。
  
  4.2手术适应症的选择
  并非所有的中风后遗症患者都适合SPR手术,对于肌无力,没有自主活动,关节严重畸形及合并严重心肺肾等疾病的患者是不适合的。年龄并非绝对禁忌。根据我们的经验,手术适应症为:①脑血管意外后伴肢体痉挛,肌张力在3级以上,四肢可自主运动,有一定活动能力。②病情稳定在半年以上,无其他重大疾病,可耐受手术。③无意识及智力障碍,且无关节骨性强直,术后能主动配合康复训练。④强直性痉挛,肢体僵硬,关节伸屈活动极度困难,合并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为改善护理及家属强烈要求手术者。
  
  4.3 SPR治疗成人痉挛性瘫痪的几点体会
  ①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后,肌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由于生长发育的原因,脑瘫患儿SPR术后神经肌肉的替代作用要优于成人痉挛性瘫痪患者,所以在同等痉挛条件下,成人脊神经后根切断的比例应该小于儿童,从而能够保留足够的肌力。脑瘫儿童脊神经后根切断比例可高达60%~80%而不产生明显肌力下降,成人痉挛瘫患者根据经验切断比例一般不要超过50%。②对于四肢瘫或偏瘫的患者,手术顺序一般采取先下后上,首先改善行走功能,其次提高上肢的活动能力。两次手术的间隔时间为6个月左右。③成人痉挛性瘫痪行sPR术,由于各节段神经根间隔较远,切除椎板的范围往往较大,另外老年人合并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或神经根管狭窄的情况较多,彻底减压后腰椎稳定性遭到破坏,可采取内固定的方法维持脊柱的稳定。在颈椎往往更是破坏范围较大,可采取椎板单开门术式,开门侧选择偏瘫侧或症状重的一侧,切开硬膜也偏向一侧,有利于暴露神经根,并且方便硬膜修复。④治疗成人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与小儿脑瘫一样,SPR只是治疗的开始,降低肌张力,为以后的康复训练创造了条件,系统而坚持不懈的康复训练是改善运动功能的关键。三分手术七分练,手术加科学的康复训练,配合电刺激、针灸、按摩等物理治疗,才能确保达到解除痉挛,恢复运动功能的治疗目的。

推荐访问:中风 肢体 痉挛 探讨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nghuazhici/minzhushenghuohuifayan/2019/0315/1558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