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性眩晕与耳石症_当归补血汤加味并中药蒸敷治疗颈性眩晕29例

【www.zhangdahai.com--教学工作总结】

  [关键词] 颈性眩晕;当归补血汤;蒸敷   [中图分类号] R681.5;R28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4-55-02
  
  颈椎及其椎间盘退行性变所引起的头颅、四肢、上胸背、内脏症候群,统称为颈椎病。大致分为五型,其中椎动脉型的主要表现:头痛、眩晕以及小脑症状常见,更有甚者可发生急性供血不足发为晕厥。尤其是高校教师这个特殊群体,长期伏案工作,颈性眩晕发病率逐年升高,且趋于年轻化。我科在门诊治疗中运用当归补血汤加味配合药物蒸敷治疗,取得较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门诊病例中随机抽取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9人,其中男性17人,女性12人;年龄在29~58岁,病程2d~15年。对照组30人,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25~61岁,病程15d~1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例均经CT、X线摄片确诊为颈椎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生理弓和排列异常、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项韧带钙化等变化。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
  1.2诊断纳入标准
  参照2002年颁发《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1]。①多见于中老年人,青壮年人若有损伤史、劳损史、颈部畸形或其他诱因等亦可发病。②病程长,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若有颈部创伤史、过劳史也可急性发作。③具有典型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症状头晕、头痛,曾有猝倒发作,且多伴有交感症状。④旋颈试验阳性。⑤影像学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生理弓和排列异常、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项韧带钙化等变化。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
  全部患者经相关科室检查排除心源性、高血压性、脑源性、耳源性、眼源性眩晕、中毒性等其他原因引起的眩晕。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内服药物生黄芪60g、当归20g、川芎15g、葛根21g、红花12g、刘寄奴12g、片姜黄12g、半夏10g、胆南星10g、白芥子10g、羌活10g、威灵仙21g、桑枝21g、白芍15g、炙甘草10g,上述中药加水500mL浸泡2h,文火煮沸20min后,共煎两遍,将滤液混和约合计300mL,每日早晚各一次。
  1.3.2治疗组蒸敷药物组成制乳香30g、制没药30g、姜黄30g、红花9g、苏木9g、血竭粉15g、白芷20g、羌活9g、川椒5g、细辛6g、防风10g、樟脑15g,局部湿热蒸敷,隔日一次,10d为一疗程,可连敷2个疗程。个别患者可有局部痒、皮疹,停药后自行消失。
  1.3.3对照组治疗方法采用TL980-Ⅱ中频治疗仪,将两电极片置于患者颈部两侧,频率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每次2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并口服敏施朗、曲克芦丁等对症治疗。
  1.4疗效标准
  参照《临床症状鉴别学》制定[2]。治愈:眩晕及伴随症状消失,经随访观察停药6月~1年无复发;有效:眩晕及伴随症状减轻或消失经随访观察停药6月~1年内有复发,再经此法治疗仍有效;无效:治疗后症状减轻无明显改变。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2结果
  
  治疗组29例患者中治愈18例,占62.07%,有效者9例,占31.03%,无效2例,占6.70%,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患者中治愈10例,占33.33%,有效者8例,占26.67%,无效12例,占40.00%,总有效率为60.00%。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推荐访问:汤加 当归 补血 眩晕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oxueziyuan/jiaoxuegongzuozongjie/2019/0422/8809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