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 浅谈在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www.zhangdahai.com--教学考试试卷】

  在我的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个很多教师达成共识的问题,那就是在课堂中提问的人越来越少。我认为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尤为重要。我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民主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敢问
  很多教师都有感触,课堂上,学生主动提问的现象越来越少。追溯原因,有的学生怕丢脸,不好意思问;有的学生胆子不大,不敢问。因此,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非常重要,只有这样,学生才敢大胆思考,才能做到敢想,敢说,敢问。上课时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的微笑,尽可能的做到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到学习是轻松、愉悦的。对于那些积极提问的学生,不论问题水平如何都要给予鼓励;对于有创新的学生,要给予高度评价,让他们从中感受到成就感;对提错问题的学生,教师也决不能一味的批评,要启发他们换位思考,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从而让每一个质疑的学生都消除顾虑,获得成就感。
  二、循循善诱,使学生好问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教给学生一些发现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自己发现有价值的问题,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一名成功的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充分发挥“问题”的神奇作用,不仅自己要领悟提问的技巧,更要教会学生质疑的技巧与解答的方法。
  (一)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挖掘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要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不要把每一课时都安排得紧紧的,否则,学生就没有时间去思考。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留有时间,让学生在思索中发现问题,提出有水平的问题来。有时,为了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也可以在预习时布置预习,请学生把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写在专门的本子上,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这样效果更明显。
  (二)积累固定的句式,教学生问问题的方法
  提问也是有规范的途径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掌握提问的技巧,在课堂教学中,从教材出发,逐步引导学生积累经常遇到的提问句式,提高提问的水准,如:可以用“为什么……”,“是不是……”等句式进行提问。
  (三)树立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学会寻找问题
  1.让学生从新旧知识的矛盾中去寻找问题
  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问题往往在冲突中最易被发现。当现有的知识与原有的认识不一致时,这样就产生了冲突,而这种冲突,会促使学生产生一种提问的需要,学生迫切的想知道正确的观点到底是什么。所以,教师要合理利用学生的这种需要,积极引导他们,探索、发现问题并找到正确的答案。
  2.让学生学会从课文中的“矛盾”处提出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看似矛盾而其实并不矛盾的问题,而这些地方往往是课文的精彩之笔,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特殊的地方进行提问,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课文的兴趣。如,在苏教版教材《渔父》一文中关于价值观的讨论,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展开积极的讨论。
  3.在文章多次强调处提出问题
  文章的强调处必有作者特殊的用意,需要好好体会。让学生在强调处思考:这句(段)话为什么要多次出现呢?几次出现强调表达的意思一样吗?如:项羽在《项羽本纪》中说了三次“此天之亡我”,反复说的用意是什么呢?
  4.从文章的特殊的标点符号入手
  文章的标点也是作者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我们不能忽视。要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在这里要用上此标点,他的目的是什么?
  5.对文章的标题进行质疑
  俗话说“好的题目是成功的一半”,经常探究标题,有利于提高的能力。如把握主旨的能力,如:《祝福》这个标题含义何在呢?能不能换个更好的标题呢?
  6.对不同常规说法处存疑
  作者最得意的地方往往在于与常规说法的不同之处,我们要在这些地方细细品味,就能发现问题了。
  三、适时点拨,使学生善问
  好问是多思的前提。提倡好问,并非鼓励学生不假思索地乱问。从爱问到善问是一个飞跃的过程,需要经过反复训练,适时点拨。
  (一)提供“问”的表率
  教师永远是学生的模范,学生的提问是从教师哪里学来的,教师提问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提问的水平。因此,教师要做好模范作用,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提问题,另一方面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的出发点。长此以往,在教师的感染下,学生耳濡目染,所提的问题自然不会表面化、肤浅化。
  (二)提高“问”的价值
  提问要“准”“活”“精”。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是真正有问题的地方,通过查资料,自己能解决的问题通常不需要提问。而对一些查阅资料也未能解决的,要鼓励学生分组合作交流,这样还不能解决的就需要提问了。另外,对于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要继续追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以此启发其他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回答。
  (三)鼓励“问”的创新
  1.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
  教师要大胆尝试重组教材,为学生做示范,要引导学生摆脱定势思维,鼓励学生做到“尽信书不如无书”,敢于大胆提出异议。
  2.鼓励学生奇思妙想,标新立异
  教师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的“奇思妙想”。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畅想更新更好的看法。这样学生就能挣脱标准答案的束缚,尽情的驰骋在自己的另类思维中。
  3.积极鼓励与大家有不同观点的学生
  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敢于表达自己独到观点的同学要给予高度的表扬。
  朱熹曾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课程改革的正在逐步深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课堂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定能化“被问”于“主问”,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推荐访问:培养学生 浅谈 中学语文 意识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oxueziyuan/jiaoxuekaoshishijuan/2019/0317/1926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