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述略|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现状

【www.zhangdahai.com--法律论文】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合肥230601)   摘要:介绍了高职高专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现状,指出开展文献传递服务的必要性,分析影响其文献传递服务的主要因素,并对开展此项服务有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
  关键词:文献传递;图书馆;高职高专院校
  文献传递服务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借助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资源共享服务模式,具备成本低、效率高、响应时间短等诸多优势。文献传递服务在我国大规模普及始于2000年,并且发展迅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已发展成为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主要形式之一。高职院校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往往科研水平不高,信息资源需求量少,导致了文献传递服务并不普及。[1]文献传递服务是馆际互借服务的延伸与拓展,它对于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层次以及提高资源利用率都有很大的帮助。各高职高专图书馆应根据自身馆藏特点,扬长避短,开展符合自身特色的文献传递服务,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一、文献传递服务发展概述
  文献传递服务是以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运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将用户所需文献以有效的方式和合理的费用直接或间接传递给用户的一种非返还式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具体包括接受用户申请、工作人员查找本馆资源、与各协作馆和文献供应机构联系、发出文献请求、接收文献、通知用户取文献以及费用结算等环节。
  一般来说,文献传递服务过程如下:用户通过相应的检索工具,确定文献收藏地,然后向信息服务机构提交服务申请,信息服务机构根据申请办理相关手续。文献传递服务传递的是文献的替代品,是便于传输的适宜的文献载体形态,所以可以是复印件,扫描件,也可以是电子版文献。可以通过传真、邮寄等传统方式传递给用户,也可以利用E-mail、QQ、MSN等各种实时的网络传输通讯软件,以缩短文献传递的时间。此外,近几年文献传递系统的出现和应用,为文献传递搭建了方便操作的平台,使之更加规范和高效,如:国家图书馆文献传递系统。[2]
  文献传递的基本思想还是馆际互借,是随新技术而出现的新型馆际资源补充方式,除包含馆际借阅的思想之外,更侧重于文献的非返还式复制服务。相比较于返还模式的馆际互借,其提供方式多样化,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扩大了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
  二、高职高专图书馆开展文献传递服务的现状
  根据目前高职高专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能够正常开展文献传递服务的高职高专图书馆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大多数图书馆都没有开展文献传递工作,文献传递服务基本还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服务项目。长期以来,由于办馆条件和投入不足等原因,多数高职高专图书馆的服务还停留在传统的服务上,服务缺乏开放性和主动性,一般借阅服务多,高层次的服务少,在参考咨询和文献传递这一块基本都是空白,没有专职人员,没有必要的设备。直到近几年,文献传递服务才逐渐受到高职高专图书馆的重视陆续开展起来,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总体而言,高职高专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还处在刚刚起步的摸索阶段。
  高职高专是我国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等院校,这些院校多数产生于过去的中专学校,还有的是刚刚建校不久,其图书馆的办馆条件多数处于较薄弱和落后的阶段,纸质馆藏和电子馆藏大都相对不足,难以完全依靠本馆资源满足用户多样性的文献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文献传递作为文献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补充手段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三、影响高职高专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开展的因素
  1.信息资源因素。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开展文献传递服务的基础,但图书馆由于经费少以及出版物的价格上涨等问题,使得大部分高职高专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受到制约,馆藏不足,尤其是一些刚刚组建的院校,馆藏资源建设任务艰巨,而从中专升格而来的院校,其原有藏书大多属于中专层次且内容陈旧,利用率不高,信息资源的相对不足很难满足读者的文献需求,这些既影响了文献传递服务的质量,也影响了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兴趣。
  2.文献传递现实因素。高职高专图书馆由于经费原因,在运用现代化技术设备上很难与本科院校媲美,因此在服务手段上也比较单一。设备缺乏,不具备文献传递的必要设备,是制约文献传递服务发展的现实因素。部分高职高专院校校园网形成较晚,有的学校图书馆还没有独立的网站,与读者沟通的渠道单一,没有专用E-Mail,也无法实现网上实时沟通,使得文献需求者获取文献周期过长,不能很好满足远程用户的需要,只能提供面对面的文献检索服务。
  3.用户文献需求因素。多数高职高专图书馆的文献传递服务对象往往仅限于本校的师生员工。升格前的中专学校主要以教学为主,少有科研需求;升格为高职高专后,这种局面并没有多大改观,学校的整体科研实力依然较弱,大多数教师科研课题较少,对文献需求量也较低。另外,在重视应用的职业教育的模式下,多数高职高专学生的信息素养不高,几乎没有文献需求,对于多数高职高专图书馆来说,文献传递服务也就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服务项目。
  4.人员配备因素。人员缺乏且整体素质不高是目前各图书馆面临的现状,负责文献传递工作的人一般都是其他部门兼职,他们除了要完成自己的日常工作,还要兼做文献传递工作,而文献传递工作又是一项非常琐碎的工作,两线作战使得文献传递人员的服务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证。这些兼职馆员虽然对馆藏较为熟悉,但许多人外语和计算机水平比较低,文献检索能力不强,无法利用专业文献或外文文献检索获取深层次的文献,无法真正地把文献传递服务开展起来。[4]
  四、高职高专图书馆开展文献传递服务的措施
  1.协调采购,建立各具特色的藏书体系。各馆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准确定位,集中优势,重点建设特色资源,保证其系统性、新颖性和权威性,以形成自己的馆藏特色,并做到资源互补。如果参与的各院校图书馆在文献收藏上内容雷同,那么馆际互借就毫无意义。所以合理布局文献资源,建立各具特色的文献收藏体系,在馆际互借活动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各院校的收藏重点和所形成的特色应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研究。在这个基础上,综合考虑网络内文献资源的现状、文献需求的状况以及其他可能的条件,提出文献资源建设的规划、目标和布局模式,进行协调采购,以达到合理布局的目的,形成符合文献资源馆际互借需要的较完备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读者利用馆际互借资源的意识。对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开展应加大宣传的力度。在新生入学进行“入馆教育”时,向学生详细介绍本馆的服务形式,尤其是馆际互借形式,对教职工也要进行大力宣传。给广大读者讲解在当今的信息年代,由于图书馆购书经费不能与文献同步增长,任何一所图书馆都不可能收藏完全满足读者需要的文献,读者都有通过馆际互借获得自己所需文献资料的权利;各校图书馆应在图书馆检索室或外借处醒目标明本馆馆际互借服务处,并挂有专门介绍馆际互借的方法及规则的说明牌。[5]
  3.更新工作人员观念,提升文献传递服务的水平和层次。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增强文献资源共享意识,树立既为本校服务,又为其他院校服务的思想,搞好馆际互借工作。要清楚地认识到馆际互借是弥补本馆馆藏资源不足的重要手段,任何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资料因各种因素,总有一些文献资料利用率低甚至没有被利用,而这些文献资料有可能是其他馆读者所需的,另外花一些经费去购置利用率不高的书刊,其经费支出总比通过馆际互借开销大。因此,开展馆际互借可以说是互助互利的事情。所以要摆正互借关系,正确看待多出来的工作量。同时各馆在管理上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以促进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发展。
  4.采取先易后难、逐步建设的方式,建成统一、高效的文献传递系统平台。虽然安徽省个别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也开展了文献传递,但是大规模开展文献传递还是比较晚的。2010年合肥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首先开会讨论要采取统一行动,大力倡导、宣传文献传递,会中大家也讨论得很热烈,比如要采取协调采购文献资源、建立统一高职高专资源共享平台等等,但是最终与会人员认为,首先应采取简单有效的方式,迅速将文献传递开展起来。会后合肥地区高职高专院校首先建立了QQ群,现在这个QQ群已不仅是合肥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文献传递的平台,已成为安徽省高职高专图书馆文献传递的重要平台,目前已有16所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加入进来,达到了很好的文献传递效果。随着文献传递意识不断地深入,安徽省各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必将逐步建立起统一、高效的高职高专文献传递系统平台。
  参考文献:
  [1] 李毅博,温怀琴.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文献传递服务初探
  [J].情报探索,2010,(12):115-117.
  [2] 唐维,储孝强.网络环境下文献传递服务的效率研究[J].
  情报探索,2011,(2):50-52.
  [3] 黄娇.高职高专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浅探[J].图书馆学
  刊,2010,(10):89-94.
  [4] 焦阳.高职高专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实践分析[J].科技
  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2):27-29.
  [5] 李昌轩.对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开展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
  服务的思考[J].情报杂志,2009,(6):236-238.

推荐访问:高职高专 文献 传递 图书馆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mianfeilunwen/falvlunwen/2019/0318/2198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