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实践向度

【www.zhangdahai.com--企业文化建设】

郑玉豪,朱小玲

(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1]70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如终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勇毅前行,其奥秘不在于党不犯错误,而在于党敢于直面问题,善于及时纠正错误,勇于自我革命。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72,中国共产党必须继续坚持自我革命,“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1]70。坚持自我革命,就必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推动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1]28。因此,从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时代境遇及实践向度等方面开展系统性研究,以整体观念实现对党内政治文化的多维认知,对于进一步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加强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的全面领导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事物的产生必定有着深层次的内在逻辑。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遵循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规定的理论逻辑,契合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内在规律的历史逻辑,满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时代需求的现实逻辑。

1.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本质规定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本质规定。“政党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保持先进性是无产阶级政党须臾不能懈怠的议题。”[2]作为一个政党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党内政治文化在更深层次的文化层面上影响着政党的先进性。对于无产阶级政党而言,落后政治文化在党内的肆意蔓延将影响政党的精神面貌,甚至导致先进性的丧失。因而,在任何历史阶段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都是保证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直接表明共产党相较于其他工人政党有着更为鲜明的特质,一是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3]413;
二是在理论方面,共产党人更加“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3]413。恩格斯也曾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4]。事实上,这些特质和优点的形成,都离不开先进党内政治文化的浸润与滋养。

列宁在领导苏维埃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同样始终强调要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自身建设,尤其是要厚植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在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列宁指出,“这种文化上的落后却限制了苏维埃政权的作用并使官僚制度复活”[5]。1922年,列宁在党的十一大上分析新经济政策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原因时,再次强调问题关键在于共产党员“没有足够的本领去直接进行管理,确定范围,划定界限,使别人受自己控制”[6]88,“没有足够的本领”关键又在于“做管理工作的那些共产党员缺少文化”[6]97。由于受到文化发展不足的限制,特别是良好党内政治文化的缺位,导致俄共处于“领导不能,反被领导”的窘境。另一方面,针对路标转换派代表乌斯特里亚洛夫宣称共产党人实行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内部的蜕变”[6]95,是苏维埃政权向资产阶级政权过渡的错误论调,列宁给予高度重视,强调必须进一步夯实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厚植良好的党内政治文化,在思想文化层面上统一全党的认识,才能引领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深刻地认识到党内政治文化的先进与否关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成败,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唯有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涵养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无产阶级政党才能始终保障自身的先进性,并领导无产阶级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2.历史逻辑:百年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精神动力

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不同历史时期出色地完成各个阶段的历史任务是因为始终坚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提升,确保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曾指出,尽管全党党内政治文化整体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等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依旧存在,任由其侵蚀势必会构成对先进党内政治文化的整体破坏,党的生机活力也将随之丧失。为此,他强调:“我们要完成打倒敌人的任务,必须完成这个整顿党内作风的任务。”[7]通过批驳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等不良风气以廓清党内思想文化的分歧复杂,中国共产党涵养了优秀的党内政治文化,实现了全党思想空前的团结,从而为最终实现带领中国人民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以及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围绕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而展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方面在全党范围内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开展整风运动,以此抵制资产阶级政治文化对党的侵蚀,遏制浪费、贪污、官僚主义等现象的发生。这些措施不仅推动积极进取的党内政治文化在党内得到了广泛传播,也使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姿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成就。但事与愿违,随着1957年反右斗争的扩大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从有序走向混乱,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着切实提高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通过制定相关的党内法规制度、展开多样的主题教育,推动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使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重新逐渐步入正轨。得益于良好的党内政治文化,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成功地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与实践证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精神动力。良好的党内政治文化能够促使中国共产党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发展。

3.现实逻辑: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现实所指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现实诉求。首先,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内在依据。党内政治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其核心就在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一个政党的价值观就代表着政党的价值选择,是政党研判自身整体利益和需要的一种主动表达。从阶级利益来看,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广大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是无产阶级的政治代表;
从国家整体利益来看,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自觉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党的历史上,中国共产党总能在关键的历史转折中把握时代命脉,解决时代任务,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科学认知及有效解决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在伟大的历史实践中践行初心、实现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要进一步巩固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合法地位,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就必须将党的初心和使命付诸实践,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1]62。为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以柔性约束的方式不断深化全体党员的内在认知与自觉认同,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不断提升全体党员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境界,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全体党员的党性锻炼,努力解决部分党员所存在的错误价值观问题。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大目标过程中,以党内政治文化的引领作用贯彻党的初心和使命。

其次,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依托。一段时间以来,党内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特别是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1]29,究其根本是党内政治文化出现了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出台《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相关文件,逐步完善了党内法律法规。这一举措的确在党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外在约束力,形成了“不能”“不敢”的外生效应。为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抉择,在发挥党内法律法规外在约束力的同时,也必须发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所带来的内在约束力。通过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以价值、理想、信念、伦理等文化的强大精神力量,不断提高党员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党员抵御不良政治文化的能力,永葆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在党内形成“不想”的内生效应,在思想文化上降低或杜绝党员萌生不良党内政治文化的可能,这是实施全面从严治党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什么是党内政治文化,怎样建设党内政治文化”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诸多重要论述,并将培育健康的、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作为重要的环节纳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但值得注意的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形势和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对党内政治文化控制力的解构风险、利益多样和思想多元对党内政治文化竞争力的弱化风险、“三个跟不上”对党内政治文化凝聚力的消解风险,加剧了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时代之困。

1.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对党内政治文化控制力的解构风险

“进入新时代,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上升,逆全球化思潮上升,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1]59-60体现在政党政治文化领域,各国政党政治文化之间出现了交流与交锋日益频繁的新态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霸权主义国家将社会主义中国的逐渐强盛视为对资本主义价值观和世界秩序的挑战,为巩固现有地位,西方霸权主义国家加紧向中国兜售他们的价值理念,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毋庸置疑,资本是贪婪的,是扩张的。在资本主义长达几百年的资本积累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发展的先天优势促使其不断在全球主动寻求构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主导权,不断对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侵略,以政治文化渗透促颜色革命。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林林总总的错误思潮,仍以路径各异的形式扰乱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认识。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中央下达命令,要求武汉即刻封城。一些西方国家针对这种有效的抗疫措施,反而抛出所谓“过度的反应”“威权主义疗法”“个人自由巨大损失”等错误论调,将封城行为过度政治化、污名化,企图混淆视听,这导致小部分信念不坚定的党员“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不力,有的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口是心非、擅自行事”[1]27。在大变局中,越是面对诸多不稳定因素,越是面对带有欺骗性、隐蔽性、破坏性的西方政治文化的渗透,我们越是要直面挑战,“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1]27,对外来异质政治文化进行必要的批驳与扬弃,从而不断推动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2.利益多样和思想多元对党内政治文化竞争力的弱化风险

“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胜利。伴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进程,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政治文化总体上呈积极向上的态势。但不容忽视的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元年之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也面临着新课题。一是利益诉求多样化影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取代计划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随之而来的是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人民的利益诉求开始逐渐多样化。而这些变化,也会反映到党内,反映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中。由于对经济利益多样化的追求,政治立场不坚定的党员会经不住物质利益的诱惑,把市场经济的交换原则无差别地转化为“钱权交易”,更甚至出现“把精神产品商品化的倾向”[8],这无形中削弱了党员对先进党内政治文化的认可。二是思想文化多元化影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在当前社会中,由于人民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多种多样的思想文化都有各自忠诚的“信徒”,在现实生活中寻找自己合法的容身之处。反映到党内,多元文化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同于主导政治文化的文化,甚至于存在一些与主导政治文化相抵触的文化。这些负面的政治文化弱化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污染党内政治生态,影响全面从严治党的效度与深度。

3.“三个跟不上”对党内政治文化凝聚力的消解风险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改革道路更为险阻。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守正创新、开拓创新,大胆探索自己未来发展之路。”[9]新时代,要实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守正创新,亟待破解党员和党员干部的“三个跟不上”:一是理想信念跟不上。当前党内还存在着“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1]31等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党员的理想信念出现了问题。一些党员淡化“主义”,动摇马克思主义信仰,避谈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一些党员忘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纯粹”追求权力,满足私欲;
一些党员放弃标准,对党内法律法规视而不见,在腐败的道路越走越远。另一方面,有些党员不懂理想信念教育要到实践中实现才有价值,一味在思想上重视,却在实际工作中没有贯彻,陷入狭义教育观的误区。二是价值理念跟不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些党员不能紧跟时代发展需求,不能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在潜意识中存在着惯性思维,认为刀刃向外是常态,无法接受刀刃向内的思维逻辑。这样,就在不自觉中形成了对待问题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造成党内好人主义、圈子文化等大行其道,党内政治文化也随着恶化。三是优秀传统跟不上。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曾提到,目前党内依旧存在着 “有的不敢担当、不愿负责,畏首畏尾,什么都等上面部署,不推就不动……有的百般推脱、左躲右闪,甚至临阵脱逃”[10]的严重现象,反映出一些党员受到腐朽政治文化的遮蔽,无视对优秀传统的继承。若不能有效解决优秀传统跟不上的现实问题,对培植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将造成巨大阻碍,甚至会威胁到党执政地位的合理性。综上,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在守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坚持守正,更好地发挥党内政治文化统一思想和凝聚共识的重要作用。

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涉及内容、方法、形式、机制、载体等诸多因素,务必以系统思维打造系统工程,着重从“破”与“立”、“古”与“今”、“中”与“外”、“知”与“行”等方面综合发力。唯有如此,党内政治文化才在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进程中,不断发挥更基本、更持久、更深沉的力量,确保党在实践中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

1.“破”与“立”:破除沉疴与树立新风同频共振

“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11]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需要既重视建设性,又重视批判性;
既重视“立”,又重视“破”,是一个破立并举、扶正祛邪的过程。“破”,就是发扬斗争精神,自觉剔除腐朽的、庸俗的党内政治文化。当前,党内政治文化总体是积极健康的。在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涵养下,绝大多数党员都能秉持优良的品格和作风,但总会出现一小部分党员在“利益沼泽”中越陷越深,大搞关系学、官场术、“潜规则”,破坏党的形象,损害党的利益。因此,“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等”[1]28,要敢于发声,敢于亮剑,切实剔除那些深入骨髓的腐朽思想,帮助广大党员划出一条明确的思想底线,自觉抵制落后党内政治文化的侵蚀。“立”,就是把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种”入人心,不断厚植广大党员的精神家园。如前所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共产党人价值观。我们所强调的“立”,就是倡导和弘扬共产党人的优秀价值观。必须挖掘、阐释、概括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确保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紧密相连,“形而下”地体现于广大党员的思想与实践中,从而构建完整回路的价值观,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诚然,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经年累月的内化过程,才能产生内生效应,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

2.“古”与“今”:坚持继承与发展创新相互耦合

“政治文化的发展不是机械的,而是能动的,它是在与社会不断交互作用中发展和变化的”[12]。在交互作用中,政治文化不仅构建起自身发展的逻辑起点,而且培育出自身独特的内在价值取向。党内政治文化也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为指导,科学总结中华文明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革命文化以及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三者的不断交互中所诞生的党性文化。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必须遵循坚持继承与发展创新相互耦合的原则,发挥其所蕴含的文化力量。一是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奠定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46。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和政治智慧,同时也要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特质,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管党治党实践需要相契合,不断筑牢党内政治文化的基础。二是发扬革命文化,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构筑源头。革命文化肇始于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熔铸出来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新时代,务必发扬革命文化,继承革命文化中所蕴含的对党忠诚、廉洁奉公等优良品格,不断丰富革命文化的实践载体,使党内政治文化永葆生机。三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夯实主体。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追求全然表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党内政治文化的目标指向也正是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促使全体党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新时代,培育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要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力量,促使全体党员自觉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追求镌刻在自己脑海深处,融入管党治党的全部实践中。

3.“中”与“外”:以我为主与开放包容同向聚合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随着社会化大生产以及科学技术的飞跃式进步,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交往更为密切。正如马克思所说:“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3]404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都表明:中国之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也必将影响中国之发展。党内政治文化虽然植根于中国共产党产生与发展的全过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但不能否认其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鉴于此,党内政治文化也必须走向世界,在与各国政党的政治文化对话中不断成长,积极吸收其所包含的优秀政治文化因素,不断推动自身发展与进步。其一,坚持以我为主,自觉发展党内政治文化。所谓自觉,即要对党内政治文化有清晰的认知,实事求是地对待党内政治文化及其价值观念,自觉遵守党内政治文化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在党的政治实践中,不断践行和弘扬以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以期打造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其二,坚持开放包容,借鉴国外优秀政党政治文化。现代政党是西方民主化发展的产物。经过近四百年的历史沉淀,西方政党在发展过程中已经累积了丰富的政党政治文化,如现代化理念、价值追求等,这其中不乏能够为新时代培育党内政治文化提供有益参考的优秀政党政治文化。为此,有甄别地吸收西方政党培育先进政党政治文化的成功经验,特别是那些反映政党政治文化建设一般规律的有益经验,在批判吸收基础上不断创新,以助力党内政治文化的长足发展。

4.“知”与“行”:理论认知与付诸实践相互结合

积极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涵养,源自于坚守,成就于磨砺。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思想上道德信念的形成——是一个积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并不是教育的消极对象,而是为在自己灵魂中确立某种东西的积极斗士。……人应当为某种思想尽可能多做一些事,充满他生活的劳动、工作应当成为他达到崇高目的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13]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亦作如是观。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决不能仅仅满足于观念上的认同,而更在于实践上的笃行,在知行合一中行稳致远。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处理好“知”与“行”的辩证关系,就是要求我们不能把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停留在理论认知的层面,而是在理论认知的基础上付诸实践,不断实现“知”和“行”的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毫无疑问,理论认识是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性环节。通过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可以使全体党员了解构建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的各种道德要求、行为规范等约束条件。但培育积极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仅仅依靠文本和语言难以达成,缺乏实际行动的锤炼注定会使党员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在实际行动中往往形成一种“置身事外”的心理认知。因而,全体党员在实际工作和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过程中,要将对党内政治文化的理论认知融入具体的行动过程中,通过自我审视、自我反思、自我改进、自我提高,打通由理论认知通向品行构建的通道。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以行代教,突出建设过程中全体党员的主体地位,实现全体党员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有机统一,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心理元素,使他们在行中悟知。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向全党发出号召:“全党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勇敢面对党面临的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坚决战胜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1]73-74党内政治文化正是以中国共产党基于伟大历史实践所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等隐性方式融入全面从严治党的全过程,从而转变为一种强大的显性力量来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有利于助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处发展。

猜你喜欢 政党中国共产党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岭南音乐(2022年4期)2022-09-15《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当代世界(2022年7期)2022-07-25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党员干部之友(2022年4期)2022-04-13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党员之家阅读(低年级)(2021年8期)2021-09-05中国共产党100岁啦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1年8期)2021-08-17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共产党员(辽宁)(2017年12期)2017-07-01党员标准是什么?共产党员·下(2017年1期)2017-02-09

推荐访问:党内 文化建设 新时代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qiyewenhua/qiyewenhuajianshe/2023/0603/60657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