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伊朗之间恩怨 伊朗与海合会国家的恩恩怨怨

【www.zhangdahai.com--感谢信】

  2012年4月11日,伊朗总统内贾德突访伊朗与阿联酋存在领土争议的阿布穆萨岛,引发阿联酋及海湾邻国的强烈抗议和谴责。阿联酋第一时间召回驻伊朗大使,并向伊政府递交抗议照会。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海合会”)举行特别会议,沙特、阿联酋、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尔六国外长悉数出席,会议发表声明谴责内贾德登岛是严重的挑衅行为,公然侵犯了阿联酋对阿布穆萨、大通布、小通布等波斯湾三岛的主权,海合会国家支持阿联酋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所做的努力。伊朗毫不示弱,回应称内贾德总统访问阿布穆萨岛属于伊内政,波斯湾三岛主权属于伊朗是如同“太阳出现在天空一样”无需证明的事实,伊军方高官扬言若与阿联酋就此事的外交努力失败,“军队将做好战斗准备,向侵略者展示伊朗国威”。
  此次伊朗主动叫板,一是利用阿布穆萨岛地处波斯湾咽喉的战略位置宣示伊掌控霍尔木兹海峡的能力和决心,二是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配合美西方对伊制裁表示不满和警告。“岛屿门”争端背后是伊朗与海合会国家不断升级的地区大国之争,较量前景也将关系到波斯湾地区局势、国际能源供应稳定和全球战略通道安全。
  
  伊朗多面遭遇冲击
  伊朗与阿联酋、沙特等海合会国家尽管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但由于民族、宗教、领土等问题双方长期互怀戒备,关系时好时坏。2010年底西亚北非地区动荡以来,双方矛盾与争斗日益白热化,“暗杀门”、“间谍门”、“岛屿门”等事件层出不穷,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伊朗VS沙特:“暗杀门”与“石油战”
  2011年10月,美国司法部宣称挫败一起伊朗革命卫队策划暗杀沙特驻美大使朱拜尔并袭击沙特驻美使馆的阴谋。“暗杀门”事件一出,沙特与伊朗的矛盾对抗走向公开化,海合会国家与伊朗关系急剧降温。沙特将此事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并在美等西方国家助推下通过了谴责伊朗的决议,沙特等海合会国家还降低了与伊朗的外交关系和经贸合作水平,并开始积极配合美西方针对伊朗的金融和能源制裁。
  今年以来,随着欧盟国家宣布对伊朗实施原油禁运,伊先发制人主动对英、法等国“断油”,伊朗与沙特这两个石油输出大国之间的“石油战”愈加硝烟弥漫。伊朗警告海湾邻国不要妄图填补伊原油出口缺口,并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切断所有海湾国家石油输出的通道。然而,沙特毫无顾忌大幅增加原油出口,并声称剩余产能完全能满足伊朗所有原油进口国的需求。沙特、阿联酋还加快建设通向阿曼湾和红海港口的输油管道,减少对霍尔木兹海峡的依赖。这些措施大大削弱了伊朗减少石油出口、威胁封锁海峡对国际原油供应稳定造成的冲击,令伊对抗美西方的“杀手锏”在一定意义上丧失了威力。伊对此大为恼火,扬言将攻击海湾国家石油设施和管道,对海湾国家的不满进一步上升。
  伊朗VS巴林、沙特、科威特:“阿拉伯之春”冲击波
  2011年2月,巴林爆发严重的反政府示威活动。占巴林人口70%的什叶派民众把矛头直指逊尼派王室家族,要求推翻现政权,实现大多数人的民主权利。与此同时,什叶派民众较多的科威特和沙特东部产油区也发生了类似的示威骚乱。海合会指责伊朗煽动和策划了三国境内的什叶派骚乱活动并派出“半岛之盾”联合部队进入巴林稳定局势。3月,科威特当局又以间谍罪判处两名在科资助和组织什叶派发动反政府活动的伊朗人死刑。科伊关系趋紧,两国分别召回驻对方大使,并以涉嫌参与间谍活动为由,相互驱逐数名外交官。
  2011年夏秋以来,伊朗国内阿拉伯族和逊尼派民众聚居区异动频频,伊当局称掌握确凿证据证实沙特等海湾国家是幕后黑手,企图以民族和教派冲突将地区动荡祸水引向伊朗。伊当局“以牙还牙”以间谍罪逮捕了两名在伊境内“从事威胁伊国家安全行为”的科威特人。科召回驻伊大使,并“适时”透露了美将向驻科军事基地增兵1.5万的消息。
  伊朗VS阿联酋:“三岛争端”与“经济封杀”
  波斯湾三岛战略位置重要,被伊朗、阿联酋两国视为必争必保之地,三岛主权争议也一直是两国政治关系中的最大障碍。三岛目前处于伊朗实际管辖之下,伊在岛上部署了反舰导弹。阿联酋则意图借助美西方盟友和海合会兄弟支持,通过国际仲裁解决这一争端。此次内贾德总统登岛事件进一步激化了伊阿“三岛争端”,加剧了伊朗与海湾国家的敌对情绪,也为波斯湾局势增添了不稳定因素。
  两国关系不和的另一个引爆点是阿对伊的“经济封杀”。阿联酋曾是伊朗对外贸易最重要的“中转站”和“金融服务商”。伊众多机构和企业通过在阿建立“影子公司”和“隐形账户”,规避美西方经济制裁。今年以来,阿当局调整政策,对伊朗央行实施实质性制裁,并封杀了伊对外贸易和结算通路,整治和削弱伊朗的意图凸显。伊对此强烈不满,多次扬言报复。
  
  是非恩怨凸显矛盾难解
  伊朗与海合会国家种种是非恩怨,既源自彼此结构性矛盾和戒备心理的长期发酵,更凸显新形势下双方争夺地区大国地位的深层次较量。
  一、宗教影响力之争
  沙特是伊斯兰教发源地,也是伊斯兰会议组织总部所在地,还守护着麦加、麦地那两大圣地,在整个伊斯兰世界和全球穆斯林民众心中拥有难以比拟的地位。伊朗是最重要的什叶派国家,也是当前唯一实行“政教合一”体制的伊斯兰国家,在伊斯兰世界具有特殊影响力。沙特与伊朗,堪称逊尼派与什叶派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双方的矛盾和竞争从古至今从未中断。1979年,拥有什叶派最高宗教头衔的大阿亚图拉霍梅尼在伊朗建立伊斯兰政权后,宗教影响力与日俱增。沙特深感忧惧,利用石油美元展开“宗教软实力”建设,不断提升在伊斯兰世界的话语权。此轮地区动荡伊始,伊朗便将其定性为“伊斯兰觉醒”,并举办了一系列伊斯兰觉醒国际会议,利用舆论制高点抬升本国的宗教影响力。沙特等海合会国家在中东“变革”中加大地区新兴伊斯兰政治势力的支持力度,遏制和打压伊朗为首的“什叶派联盟”,谋求更加强势的地位。
  二、地区主导权之争
  伊朗与海合会国家的政治较量缘起于波斯民族与阿拉伯民族的争夺角力,近年来则围绕地区主导权愈演愈烈。一方面,伊朗核问题曝光后,波斯人拥核坐大的意图强烈刺激了海湾阿拉伯国家的担忧。沙特等国紧跟美西方盟友打造“海湾版”北约,斥百亿美元巨资购买先进军备,谋求以军事竞争力压制伊朗,甚至暗示必要时支持美国对伊动武。另一方面,伊朗在伊拉克战争后与伊拉克什叶派政权交好,并联合叙利亚巴沙尔政权、黎巴嫩真主党等构筑“什叶派联盟”,在地区事务和热点问题上的影响力上升,成为海湾、中东地区政治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地区动荡后,埃及雄风不再,叙利亚危机持续。新形势下,海合会国家谋求坐大的进取心上升,在地区热点问题上急于发挥作用。伊朗则乐见海合会国家内乱以乱其阵脚,并以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等“杀手锏”震慑海合会对手。
  三、原油贸易之争
  沙特、伊朗分别是全球第一和第三大原油出口国,阿联酋、科威特等海合会国家也都是重要的原油出口国。原油贸易的可替代性决定了原油出口国之间刚性的竞争关系。长期以来,伊朗与海合会国家在欧佩克内部围绕原油产量和出口配额的明争暗斗此起彼伏。2012年以来,随着欧盟决定对伊原油禁运,美国要求伊主要贸易对象削减自伊进口原油量,海湾国家特别是沙特成为填补伊原油出口缺口,甚至是替代伊贸易伙伴的关键一方。海湾国家与伊朗的原油贸易竞争演变为扼紧伊能源命脉、威胁伊政权稳定的殊死斗争。
  
  孰赢孰输引人关注
  伊朗与海合会国家扼守波斯湾战略位置,掌握国际原油供应命脉,在地区事务中各具影响力,也一直是国际舞台上引人关注的角色。双方不断升级的矛盾斗争或将对各自国内、海湾地区甚至是国际形势产生多重影响:
  首先,双方国内均存在民族、宗教矛盾隐患,彼此在对方内部事务上又各有插手。若西亚北非地区动荡进一步发酵、扩散,伊朗与海合会国家互策内乱的动作进一步升级,不排除突发事件引发伊朗或巴林、沙特等国加剧动荡的可能。
  其次,伊朗与海合会国家在地区事务和热点问题上较量激烈,与美、欧、俄、中等大国互动复杂,双方关系走向可能牵动地区政治格局的深刻演变和主要政治力量进一步分化组合。
  第三, 双方“石油战”和霍尔木兹海峡局势将引发国际能源市场长期震荡。欧盟宣布对伊原油禁运以来,国际油价一路攀升。沙特等海合会国家难以完全填补伊朗原油出口空缺的预判进一步强化了油价上涨的预期。若伊对海湾国家采取报复性措施或霍尔木兹海峡局势紧张,国际能源供应安全将遭受严重冲击。
  (责任编辑:李瑞蔚)

推荐访问:伊朗 恩恩怨怨 国家 海合会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ganxiexin/2019/0322/2850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