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_慢性支气管炎怎么冶

【www.zhangdahai.com--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摘 要目的:探讨冬病夏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方法:贴敷部位的局部护理与全身护理相结合。结果: 163例中痊愈57例,占34.9%;有效89例,占54.6%;无效17例,占10.4%。总有效率89.5%。结论:冬病夏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法简便,费用低廉,效果显著。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冬病夏治;经络疗法;护理
  
  现代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相当于祖国医学中的慢性咳喘病范畴。因其冬季发作频繁,常缠绵难愈,多应时而发,给患者身心带来诸多病,影响工作。2000至2004年8月,我们根据伏邪和冬病夏治理论,采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并护理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经过163例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治疗163例病人均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其中男性97例,女性66例,年龄最大87岁,最小56岁,病程最长的35年。
  
  2 治疗方法
  
  采用冬病夏治穴敷贴疗法治疗。常用的穴位有天突、膻中、大椎、定喘(双)、肺俞(双)、心俞(双)、膏肓(双)等。每次根据病情选穴6~8个,或每次交替贴敷。贴前将皮肤用温水洗净擦干,再用生姜涂擦,每贴可敷贴6~8h。药物组成和使用方法:根据清•张璐《张氏医通》所载的白芥子散化裁,采用麻黄、白芷、白芥子、细辛各一份,甘遂、玄胡各半份,烘干磨粉共研细末,用鲜生姜汁调成糊状摊于1cm×1cm大小的敷料上备用。于每年三伏期间进行治疗。
  
  3 护理方法
  
  3.1 贴敷时间
  为每年的夏季农历三伏天时间,以上午八时以前为佳,初、中、末伏必各贴药一份。三伏期间为隔日一帖,连续三年。
  3.2 注意事项
  药物贴敷后多数患者会出现麻木、痒、针刺、疼痛等感觉,部分患者无明显感觉,均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如果感觉特别明显,难以耐受,及时取下药物用清水冲洗局部,切不可搓、抓、挠。敷贴药物期间,宜穿透气性好的宽松衣服,尽量避免空调、电扇直吹,以免影响药物吸收;尽量避免食物寒凉等可能减弱疗效的食物;忌烟酒、海味及辛辣、牛羊肉等食物,以免出现发疱,6~8小时不能洗掉。背部贴膏药处出现针尖至小米大小的水疱,属药物贴敷的正常反应,患者仅需保持背部干燥即可,或局部涂抹哈西奈德乳膏止痒,防止渗出;如水疱较大或有少量渗出,可用消毒后的针刺破水疱,用消毒棉球吸干水疱中的渗出液,再用紫药水涂抹局部;另外,皮肤高度过敏者不宜进行此治疗。
  
  4 疗效评价
  
  4.1 疗效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痊愈:临床症状消失,随访1年内未复发;有效:发作次数减少或发作症状较以往减轻,或发作时症状较以往容易控制;无效:病情无明显改善。
  4.2 治疗结果
  163例中痊愈57例,占34.9%;有效89例,占54.6%;无效17例,占10.4%。总有效率89.5%。
  
  5 讨论
  
  冬病夏治是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为理论依据的一种治疗方法。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虚于内,秋冬这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痰饮、咳喘之证,虽四季皆发,但以秋冬为重,且以阳虚者居多,故冬病夏治之法,乃春夏季节顺应生长之气以养阳,调整机体阴阳,补虚纠偏,从而达到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祖国医学中咳嗽、喘证、肺胀的范畴。以咳、痰、喘为主要症状,多为冬季发病,夏季缓解。其发病机理: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以阳虚之体复感寒邪引发伏痰,最终导致气道阻塞所致。中医学认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脾为生痰之源。咳、痰、喘的发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甚为密切,而宿痰内伏于肺又是慢性支气管炎的一个潜在病根。我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根据“长夏治土,土能生金”和“天人相应”的理论及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利用三伏天气温高,阳气盛,人体代谢处在相对开泄状态,行中药穴位敷贴,使药效更好地被吸收和利用,能更好的祛除蕴伏于人体内的寒湿痰瘀宿邪。其中麻黄、白芥子宣肺化痰;细辛、生姜辛温化饮而宣肺;甘遂逐饮;延胡索活血解郁;加之肺俞、心俞等穴为脏腑精气输注之处,更是治疗慢性咳喘之要穴,诸穴合用共奏补肾益肺、畅通心脉、宣发肺气之功效。、
  综上所述在炎热三伏天,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通过上述治疗,在人体阳气鼎盛时期,借人体腠理开放之机,用药物外敷穴位,易于激荡经气,使经气助药力,药力助经气,直达病所,祛顽痰,愈痼疾。达到散寒、通络、活血、防治疾病的目的。

推荐访问:支气管炎 临床 护理 体会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gerenduizhaojianchacailiao/2019/0314/1323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