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及临床分析]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

【www.zhangdahai.com--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摘要】本文通过对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的分析,结合15例患者肺炎支原体肺炎病例的临床表现,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特点。�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临床�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065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357-02
  
  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剧烈咳嗽的肺部炎症,其感染最常见于3~16岁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其肺外并发症如脑炎、心肌炎、肝炎以及与小儿哮喘发病关系已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同时,肺炎支原体感染会引起重症支原体肺炎,应提高对于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的重视。�
  
  1.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
  
  肺炎支原体(MP)自20世纪90年代,已逐渐成为儿童呼吸系统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它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最小病原微生物,无细胞壁结构,革兰染色阴性,会引起小范围流行。目前认为MP感染的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基本倾向于支原体直接侵入学说、免疫学发病机制、呼吸道上皮细胞吸附学说和神经病毒作用等:①支原体直接侵入理论:研究者可以直接从MP肺炎患者胸腔积液、血液、皮肤水疱中或中耳分泌物重分离到肺炎支原体,表明支原体感染机制也引起肺炎支原体血症,这一点病毒感染原理相同,经过血液循环导致各系统器官的病变。②自身免疫:MP与心、脑、肝、肾等组织存在部分共同抗原,感染后组织抗原结构发生变化会产生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致使自身免疫被损害,从而产生MP感染的肺外表现。③呼吸道上皮细胞吸附学说:病原的吸附作用导致黏膜上皮细胞被损坏,同时释放一种有害物质过氧化氢,进一步引起组织损伤。④神经毒素的作用:支原体产生的可溶性神经毒素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2.临床分析�
  
  2.1研究对象:符合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的15例患儿,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3~15岁,平均6.8岁,于发病后1~5d入院,住院天数分别为10~22d,平均住院15d。�
  2.2诊断依据:①血清MP抗体(MP-IgM)阳性(>1:80);②咽部分泌物有分析显示支原体呈阳性;③有肺外器官受损表现和辅助检查阳性依据。�
  2.3临床表现:对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来说,其主要症状有刺激性干咳,或少量黏稠痰,偶有痰中带血,发热多为低热,可有胸痛、喘息、头痛,咳嗽常伴随整个病程。�
  本文全部患者病例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感染病症,如发热、咳嗽、咽部充血。后期有痰不易咯出。以阵发性咳嗽为最突出的症状,且咳嗽持续时间长。由病初干咳,继而呈阵发性、刺激性剧咳。15例中8例为急性起病,发病至就诊平均5d。以咳嗽、喘息起病,很快出现发热,体温38.0℃~40.0℃,热型不规则,且发热高低不等,6岁以下患者表现为喘息伴全身不适、疲乏、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持续3~14d。其中3例出现呼吸困难,另2例发病较缓慢,发病至就诊平均11d。还有2例住院期间出现过肺出血,5例胸腔积液,5例肺不张。7例心肌酶LDH、CK-MB增高、ST-T变化或心电图有早搏,4例肺部出现干湿音,6例肺部有实变体征,1例气胸。�
  2.4实验室检查:本组患者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血MP-IgM≥1:160为确诊近期有支原体感染,随访检测时均呈4倍滴度升高,证实双份血清MP-IgM测定的诊断意义。支原体IgM抗体于病程4~11d出现,12~20d达高峰。双重感染21%,表现为末梢血白细胞、分类、C反应蛋白(CRP)或血沉明显升高。15例患儿血清特异性MPIgM抗体均阳性。血白细胞计数正常,冷凝集实验11例阳性,血沉增快13例。所有病人的异常粒细胞计数和蛋白略有增加,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增加。淋巴细胞增加3例。2例胸腔积液,7例胸部检查出现在肺部发炎和3片状均匀的片状影。脑脊液细菌培养和涂片检查均正常。正常糖和氯化物。脑电图分散显示,一般表现为多灶性高或低振幅,轻度异常者占73%,中度异常者占16%,多数和严重畸形占11%。同时,这些异常现象持续时间高达3周以上。�
  2.5治疗方法:首先,呼吸道隔离,患者患病后能向体外排出病原体而造成感染,且支原体排放期高达两个月,时间相对比较长。同时,患者在感染MP期间体内的抗体减弱,很容量引起其他病毒的入侵导致再度感染,从而使患者病情加重甚至不愈。所以应根据不同传染病病原体的排出方式与传播途径,采取不同的隔离方式,以防止再感染和交叉感染。其次,治疗:①诊断结果明确后,首先给患者注射降温、降颅压,脑细胞营养液和能量合剂等。同时,为使脑细胞良好代谢,从而减轻精神症状,可辅以患者血活素和脑神经生长素等药物。急性治疗期至少2周的疗程内,在强调对症治疗的同时,可静脉滴注少量激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强力霉素等针对MP的有效抗生素。患者病情好转后,可采用口服。注意,在此期间,为减轻患者脑水肿,应尽量少用甘露醇。对于重症MP患者,为使阿奇霉素的疗效达到更好,应联合采用利福平口服。②目前,一般认为MP是自限性疾病,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因此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无效,以大环内酯类为首选。而MP对影响DNA、RNA或蛋白质合成或细胞膜完整性的抗生素均敏感。本组患者因感染程度较重,并发症较多,且存在支原体耐药的原因,若仅仅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可根据患者病情,除积极治疗肺炎、控制MP感染外,应结合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并针对不同的并发症选择不同的对症治疗方法。过敏性紫癜、川崎病、血小板数量降低症患者采取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脑膜脑炎患者者采取降颅压、脱水、激素联合等治疗。转氨酶升高者主要使肝功能得以改善,因此应采取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合并细菌、病毒感染者采取抗病毒药物或头孢类抗生素结合治疗。心肌酶升高者主要要改善心肌营养,应采取维生素C、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结膜炎患者采取外用抗生素类滴眼治疗。中耳炎患者采取滴耳液等对症治疗。③临床护理,经常给患者拍背、变换体位、翻身,促进体内分泌物排出,减少体内病毒。2.6结果:经采取上述治疗后,15例患者头痛病症逐渐减轻,体温在5~7天期间恢复正常,咳嗽次数减少,精神状态明显好转,一周后脑膜刺激征、病理征基本消失。
  
  参考文献�
  [1]罗征秀,符洲,刘恩梅,黄英.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95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5,(08).�
  [2]宋菡,陈培丽.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J].上海医学,1999,(11).�

推荐访问:支原体 肺炎 发病 临床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gerenduizhaojianchacailiao/2019/0316/1741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