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类主要分为哪四种摄食类型 [慎食淡水鱼问题出在哪]

【www.zhangdahai.com--活动方案】

  日前,警方在浙江宁海查获了大量“地沟油”并送检,按照现行的国标检验,送检的10个样品中,只有两个样品不合格。消息传出,举国哗然。人们似乎一下找到了自己可能被地沟油所害的充分理由。
  经历了瘦肉精的风暴后,猪肉的价格飙升不止,好似是对前面专项整顿的嘲讽。望肉兴叹的人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了鱼类。海鱼吃不起,就吃淡水养殖鱼,因为它们的价格相对较低。有些工薪族还暗自庆幸,吃鱼既省钱又没有污染,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他们错了,中国的淡水鱼一样是令人担忧的食物,在某种程度上危险系数超过肉类。原因很简单,我们对进入市场的淡水鱼的检测监管,一样懈怠马虎―――
  在中国有一个最令人费解的现象,就是劣五类的水系中也会有顽强的鱼类存活,就像环境再恶劣,也总有人顽强生存一样。既然有鱼,就总有垂钓或捕鱼者;不用验就能确定的毒鱼,也一定有人满不在乎地端上餐桌。他们的理由是,在立体污染的今天,鲜活乱跳的都不能吃,还能放心吃什么呢?
  道理其实一点也不复杂,生活在污浊不堪的空气中,每一次呼吸都是用我们的肺给污染的空气做净化;鱼在毒物聚集的水里也是用它们的呼吸为污水做净化。所以,鱼鳃是自然界生物有害物质积存最集中的器官。目前,中国超过70%的地表水污染得已经无法饮用,这就说明有70%以上的淡水鱼也是不能食用的。
  有人会说,我们基本不吃野生的淡水鱼,人工养殖的淡水鱼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殊不知,人工养殖的淡水鱼存在的问题更为复杂,最好谨慎食用。
  美国科学家最早发现问题
  美国联邦环境保护署早在7年前便发布报告称,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的湖泊和四分之一的河流中的鱼类受到了汞、二氧(杂)芑、多氯联苯和杀虫剂的污染。环境保护署公布了各州监测报告清单,监测数据显示,污染程度已影响到了休闲和运动垂钓中捕获的鱼类。
  在纽约州立大学环境卫生专家戴维・卡彭特的率领下,研究人员研究了七百多种养殖和野生的大马哈鱼,样本分别取自南北美洲和欧洲,结果他们发现了14种能引起癌症和新生儿缺陷的有机氯。所有14种毒素在北美和欧洲的养殖大马哈鱼身上都有发现,并且含量远远高于野生物种。
  经反复调查检测得出的结论,大马哈鱼的致癌物主要来自有机饲料。还有小鱼因咬食被污染的植物而使身上含有微量有机氯,因为有机氯可溶于脂肪,所以这些以小鱼为食的大马哈鱼的脂肪组织中便会聚集有机氯。卡彭特建议:“为使孩子不受侵害,妇女在整个育龄期间就不应该吃养殖的大马哈鱼。”
  中国的淡水鱼情况复杂
  几年前因输送香港的多宝鱼被查出问题,从而引爆了中国的人工养殖淡水鱼存在已久的黑幕――鱼类被喂以含有催生性质的激素饵料,为了能在较小的水域内养更多的鱼,养殖者不得不在鱼池投放大量的抗生素,借以避免因过分拥挤而感染疾病。这就导致可怜的鱼们不仅吃有毒的食物,连呼吸的水里也一样难逃毒染……很长一段时间内,香港市场对大陆的淡水鱼仍心有余悸,不敢触碰。香港商人不得不隔山迈水地从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进口淡水鱼。
  日前有媒体报道,广东省一些地区因食用淡水鱼使肝吸虫病感染人群扩大,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情况最为严重。深圳疾控中心的专家表示,深圳淡水鱼部分感染了肝吸虫,其中,鲩鱼、鲫鱼、福寿鱼、生鱼依然是肝吸虫污染较多的鱼类。
  肝吸虫病是人畜共患的重要寄生虫病,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人类因吃进生的或半熟的含活囊蚴淡水鱼、淡水虾肉而感染。常见临床症状为上腹隐痛、疲乏、精神不振,可并发胆管炎、胆囊炎、胆结石,少数患者可发生肝硬化。
  广东省为肝吸虫病的高发地区,波及63个市县,流行区人口三千多万,人群平均感染率为16%,估计感染人数超过500万。珠江三角洲地区感染严重,感染率从12%~79%不等,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感染者绝大多数因食用淡水鱼虾而感染。
  深圳市疾控中心于2007年开始对全市的农贸市场、超市、餐厅、酒楼等场所的淡水水产品进行肝吸虫囊蚴的检测,根据2007年至2009年深圳市水产品肝吸虫囊蚴检测结果显示,鲩鱼、鲫鱼、福寿鱼、生鱼依然是肝吸虫污染较多的鱼类。其中鲩鱼2007年抽检13份,阳性率高达30.77%,2009年抽检14份,阳性率为14.29%。而福寿鱼2008年抽检14份,阳性率为28.57%,2009年抽检13份,阳性率高达38.46%。
  据专家介绍,感染肝吸虫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生吃或半生吃淡水鱼虾等;盛过生鱼虾的器皿不洗干净直接盛熟食;切过生鱼虾的刀及砧板不洗就切熟食等。
  教你如何避免危害
  学习鉴别有害鱼的形状,是避免伤害的头一关,特别是喜欢吃淡水鱼的人一定要掌握。
  1.察外观。污染严重的鱼,就像被污染严重的植物一样,形态异常,有的头大尾小,脊椎弯曲甚至出现畸形,还有的表皮发黄、尾部发青。
  2.看鱼眼。饱满凸出、角膜透明清亮的是新鲜鱼;相反眼球凹陷,眼角膜起皱或眼内有淤血的则不新鲜。
  3.嗅鱼鳃。新鲜鱼的鳃丝呈鲜红色,黏液透明,具有轻微的淡水鱼的土腥味,不新鲜鱼的鳃色变暗呈灰红或灰紫色,黏液有异味。
  4.触鱼体。新鲜鱼的表面有透明黏液,鳞片有光泽且与鱼体贴附紧密,不易脱落;不新鲜鱼表面的黏液多不透明,鳞片光泽度差且较易脱落。
  5.掐鱼肉。新鲜鱼肉坚实有弹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消失,无异味;不新鲜鱼肉稍呈松散,指压后凹陷消失得较慢,稍有腥臭味。
  专家建议,在挑选淡水鱼时,应尽量选择小一点的鱼,即生物链底层的鱼类,它们一般靠吃浮游生物或水生植物生存,体内有害物质含量比较低,因而相对安全。而大鱼多以小鱼为食,小鱼体内或多或少都有一定量的有害物质积存,长期进食就会将小鱼身上的毒素逐渐在大鱼体内积累,所以鱼的体积越大,含毒量也就越高。
  活鱼买回家后,可以用清水养上一两天;如果是已经杀死的鱼,至少用清水浸泡一二个小时。洗的时候鱼鳃部分一定要去掉、洗净。此外,鱼身上脂肪含量高的部位,有害物质最容易聚集,首先是鱼头,其次是腹部中心,污染相对较高。烹饪时也应尽量煮熟、蒸透,切不可掉以轻心,避免因麻痹大意感染疾病。 【编辑:迟昊】

推荐访问:淡水鱼 出在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huodongfangan/2019/0318/2139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