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68例疗效观察]

【www.zhangdahai.com--活动方案】

  【关键词】脑梗死;脑出血;肢体功能障碍;补阳还五汤      笔者在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时,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出血性脑血管病68例,取得较好疗效。
  1 临床资料
  本组68例,均为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均经CT或核磁确诊,符合诊断标准,其中男43例,女25例,年龄47~86岁。出血性脑血管病1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51例,经临床住院后均留有脑血管病后遗症。病程最短半年,最长13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或口眼涡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舌紫黯,脉缓涩,在发病初期均住院采用西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住院次数最少一次,最多五次,其中出血性脑血管病最多住院两次。
  2 治疗方法
  全部68例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
  生黄芪100 g,当归30 g,赤芍30 g,地龙30 g,川芎15 g,红花15 g,桃仁15 g,全虫2条 桂枝12 g,血竭12 g,淤重血凝加水蛭,痰湿阻络祛瘀通络加胆南星、僵蚕,气虚盛加太子参、山药、鸡血藤益气活血,头痛加白芷行气止痛,淤重将川芎、红花、 桃仁改为20 g活血破淤,阴亏加麦冬、生地益阴,气滞加陈皮、枳壳行气。每天一剂,水煎分2~3次口服,一月为一疗程,治疗1~3疗程统计疗效。
  3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肢体活动自如,言语清晰,功能活动如初,三年内无复发。
  有效: 肢体活动正常,言语欠利,但生活能够自理。
  无效:病情无变化
  经治疗1 3疗程总有效率达86%、其中临床治愈19例占28%、有效36例占53%、无效13例19%。
  4 体会
  《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主治偏枯者多主气虚,对气虚者效果尤佳,因虚致淤者疗效也可,但对实证效果甚微,特别是出血性的实证还能加重病情,故临床用之必须认真辩证方可。如然此方用之有效有不效,更间有服之即偾事者,其故何也?盖人之肢体运动原脑髓神经为之中枢,而脑髓神经所以能司运动者,实赖脑中血管为之濡润,胸中大气为之斡旋。乃有时脑中血管充血过度,甚或至于破裂,即可累及脑髓神经,而脑髓神经遂失其司运动之常职;又或有胸中大气虚损过甚,更或至于下陷,不能斡旋脑髓神经,而脑髓神经亦恒失其司运动之常职。此二者,一虚一实,同为偏枯之证,而其病因实判若天渊。设或药有误投,必至凶危立见。是以临此证者,原当细审其脉,且细询其未病之先状况何如。若其脉细弱无力,或时觉呼吸短气,病发之后并无心热头疼诸证,投以补阳还五汤,恒见效。即不效,亦必不至有何弊病。若其脉洪大有力,或弦硬有力,更预有头疼眩晕之病,至病发之时,更觉头疼眩晕益甚,或兼觉心中发热者,此必上升之血过多,致脑中血管充血过甚,隔管壁泌出血液,或管壁少有罅漏流出若干血液,若其所出之血液,粘滞左边司运动之神经,其右半身即偏枯,若粘滞右边司运动之神经,其左半身即偏枯。此方不可用之实证,必为虚证或虚中挟实之症辩证使用。
  5 案例
  张××,男,67岁,素弱不健,突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经住院治疗好转,半年不愈,寻中医治疗,半身不遂,言语不利,面色恍白,口流痰涎,舌淡有淤点,脉细涩,诊为气虚淤痰阻络,投以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芪100 g,当归30 g,赤芍30 g,地龙30 g,川芎15 g,红花15 g,桃仁15 g,全虫2条,桂枝12 g,血竭12 g、太子参30 g、山药30 g、胆南星15 g。服药30剂诸证皆消,生活能够自理。
  王xx,女,71岁,四年前因脑梗死发病住院两月余,病情控制后出院,留下口歪流,言语不清,左侧肢体运动障碍且大小便不能自控,虽多方求医效果不佳,遂来我元求治中医。患者身体瘦弱,食欲不佳,舌苔白且有淤脉沉缓,诊为气虚血瘀。投以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100 g,当归30 g,赤芍30 g,地龙30 g,川芎15 g,杜仲25 g,牛膝20 g,桃仁20 g,节20 g,白附子10 g,全虫15 g,僵蚕15 g,服30剂后,诸证均有减弱,嘱其继续服用二月后,患者能下地走路且能自理生活。

推荐访问:后遗症 疗效 脑血管病 观察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huodongfangan/2019/0412/7137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