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生命教育的原则和实施途径:简述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原则

【www.zhangdahai.com--整改措施】

   摘 要:本文以目前人们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和对别人生命的漠视这个现象为切入点,说明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简要的概述了生命教育的涵义和主要内容,论述生命教育的原则和实施途径。
   关键词:生命 生命教育 实施途径
  
   生命教育是20世纪50年代末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理念, 并在较短的时间内波及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逐步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思潮。而我国大陆生命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开展生命教育迫在眉睫。
   1.生命教育的目的
   一方面,青年学生个体需要生命教育。据“2005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披露,在青少年的死亡事件中,自杀已成为第一死因,约占26.04%。另外,近几年来,诸多媒体报道校园伤害事件,在校学生惨无人道杀害同学、亲人等案件令人触目惊心。再者,学生面对各种生活问题时无力接受挫折、自暴自弃,甚至犯罪、轻生,他们不能理解生命本身的存在及其意义,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人类生命历程的升华,只有重视生命质量,才能提高生存发展能力。因此,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社会栋梁的青年学生个体就更需要接受生命教育。
   另一方面,教育本身缺乏生命教育。教育的本质应该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社会生活,获得身心全面发展。但是,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就业的困难,现代教育越来越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使受教育者越来越缺乏人文关怀、价值关怀和意义关怀。也就是说,凡与“升学”和“就业”无关的东西,学校可以不教,学生也可以不学。从小学到大学,我们往往教育学生见义勇为、奋不顾身,却很少教育他们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极为迫切和必要。印度大诗人、哲学家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美国教育家杜威也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者珍爱生命并更好地生活,是当代教育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教育的核心所在,生命教育应运而生。
   2.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当代的教育学家中,有学者认为生命教育应侧重于对生命伦理和生命价值的教育,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缺乏对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关照。因此生命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生命意识教育、生命挫折教育以及生命价值教育。
   生命是价值的本源,生命的存在是一切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基础,没有生命一切就无从谈起。生命是价值的基础,一切客体价值都是生命价值的外衍、对象化①。《老子・二十五章》云:“故道大,地大,天大,人亦大”。四大之中,人居其一。所谓“人命关天”更为世人所熟知。西方国家更加强调人的生命的意义,重视人类生存的权利,把人的解放和人的基本权利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心理学家马斯洛1955年提出需要层次论,把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作为最基本的需求,这两个需求主要是维持生存的需要。可见,对生命的渴求是人的本能,生命在人的价值体系中有着最高的地位,只有珍爱生命,才能成就自己,要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的重要,从而自觉地珍爱自己的生命。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学生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充满希望,力图创造完美的未来,但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着一些差距,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这种差距,遇到一点挫折就认为自己“无能”,就会使自己陷入悲观的、消极的状态之中。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着一些差距,一个不能正确面对困扰和挫折的人总是很难成功的,也很难享受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我们要教育学生乐观向上,正确认识困难和挫折,让他们明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遭受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没有哪一个人敢说自己从来没有受到过挫折,或者今后也不会遇到挫折。因此,要正视挫折,锻炼自己的耐挫力,乐观面对人生。
   生命价值的教育是基于“生命”基础上的价值教育。首先,生命价值的教育不会通过贬抑“肉体”的价值来提高“精神”的价值。生命价值的教育认为生命不是别的,它就是人生本身,就是人们从中真切感受到自己的血肉存在,就是我们当下的生存状态。其次,基于“生命”的生命价值教育认识到生命意义的生成并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一个认识、实践和体验的过程。再次,生命价值的教育并不推崇某种单一的价值观,而是尊重价值的多元化。也就是说,不同的人必定有不同的生命意义,因而必定有不同的价值观。
   3.生命教育的原则和实施途径
   3.1生命教育的原则
   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个体生命的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发展是指个体生命身心各方面,是基于个体内在潜能的、适合自己特点的一种个性发展。任何形式的生命教育都要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和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尊重、关怀、欣赏他人的生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健康而自由地成长。
   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教育的重要原则。生命教育必须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高度尊重儿童。只有改变无视学生的生命发展的教育方式,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内容,采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教育方式,才能使儿童的生命真正获得一种自由、舒展的发展。
   生命教育是开放性的教育,在时间上要贯穿个体终生,是一种终身教育;在空间上要向社会各个层面全方位拓展,促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相互配合,形成教育的良好生态系统,实现整体效应。
   3.2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
   在中小学教育中,生命教育开展的途径可谓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途径,即生命教育课、综合课、渗透式。
   生命教育课指学校通过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来实施生命教育,每个学期有固定的课时,有专门的教师。首先,学校要融合课程规划发展制订生命教育课程纲要;其次,在保证教学课堂教学活动相配合。此外,规划制订各年级生命教育教学的主题,并配合主题设计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
   综合课是指一些学校没有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而是将生命教育作为综合课程中的一个单元进行讲授。这是因为一些学者认为,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环境教育、养育等存在交叉关系,在内容上容易出现与其他学科课程重叠。综合课正好有效整合和充分发挥学校生命教育资源的合力。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生命教育知识,另一方面又能与其他跨学科课题有机联系起来加以实施。
   渗透式是指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和学校的其他活动中来实施,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来完成。在课堂教学中,与生命教育有关的各科教师有机地渗透生命教育,可以调动更多的参与和关注生命教育,充分挖掘和利用一切生命教育资源,增强教育效果,针对生命教育实践性很强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和掌握生命知识,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增强生命意识。
  
  参考文献:
  [1] 杨乃虹、王丽,论学校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实施策略,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2] 杰・唐纳・华特士,生命教育―与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战,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 刘济良等,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 吴增强、高国希,生命教育--上海市中小学生,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注 释:
  ①刘佑生、陈俊豪: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版.

推荐访问:简述 途径 原则 生命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zhenggaicuoshi/2019/0321/2718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