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是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基础|生态平衡的基础:以人为本

【www.zhangdahai.com--村官述职报告】

  [中图分类号]R19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09)11-0046-02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的实践原则。这个实践原则内在地包含着我们一切实践活动都要以人作为其内在根据和本质基础。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来说,要求卫生服务人员在提供卫生服务时运用“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
  
  1 关注居民生活世界。提供知情化服务
  
  医院的服务对象是病人,但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是社区、家庭和居民,而不论其是否有病,它既治已病又治未病,而且重点在于治未病。因此,以居民生活世界为基础,关注居民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做到胸中有数。构成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性工作。
  
  1.1 深入社区 卫生服务人员要深入社区和家庭,熟悉各个家庭和居民的基本情况,做到胸中有数。熟悉基本情况是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的基础。一是要采取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等方式获取有关情况;二是时常观察社区、家庭和居民的情况变化;三是要建立健全各家庭和居民的健康档案,且健康档案随本人居住地的改变而转变,随信息系统的建立而联网。
  
  1.2 熟悉情况 基本情况包括社区环境、各家庭情况和各居民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一是要熟悉整体社区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二是要熟悉各家庭的经济条件、家居环境、家庭卫生等群体性情况;三是要熟悉各居民的衣、食、住、行情况,如衣著变化、作息规律、饮食习惯、行为习性、等等。
  
  1.3 根据社区家庭居民的情况提供知情化服务 一是根据气候变化提醒居民注意衣著,如冬天注意保暖、夏天当心中暑等。二是指导居民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提供科学套餐。三是劝戒不良行为习性。四是如遇特殊情况,及时安排转诊,或约请专家会诊,减少中间环节,及时救治。简言之,卫生服务人员要长期密切接触居民,与居民建立密切的关系,对生命健康需求了如指掌,将大多数问题解决在社区。守护着生命健康安全的大门。
  
  2 聚焦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服务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根本思维方法。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了解什么人患了病比了解一个人患了什么病更重要。因此,尊重居民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服务,应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焦点。
  
  2.1 人具有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包括个性差异、独立人格、能力差异、家庭差异等等。个体差异与个体的生命健康密切关联,不同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的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不同。如身体与心理素质不同,耐药性也就不同;患同种疾病的两个人,心态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结局。
  
  2.2 各家庭成员对待患者的态度不同 每个家庭有着不同的经济条件、社会背景、社会关系、心性习惯,从而表现出对待家庭成员中的患者的不同心态。如有的为了患者康复,会想尽一切办法,为患者治病,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使患者充满安全感和幸福感;而有的家庭对患者冷漠,不理不睬,使患者产生厌世感与恐惧感。
  
  2.3 居民的个体差异要求卫生服务人员提供个性化服务 实际上,个体差异的丰富性要求卫生服务提供多层次、多种形式的体质、方便、高效服务。一是对于不同的人就要用不同的服务方式,如家庭病床、家庭护理、电话咨询、生活指导、心理访谈、健康宣教等等。“不同的服务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并适用于不同的范围和条件。”二是卫生服务人员在与居民交往时,要尊重居民的个体差异性,不管是言语方式、生活习惯还是行为方式,都要学会宽容。只有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才能让个性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得以共存,并最终走向卫生服务人员与居民的和谐共处。三是应做好病人亲属的思想工作,帮助家庭处理好人际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了解个体的处境比了解病人某种病理或生理上的差异要困难得多。四是要树立生命价值平等理念。
  
  3 关心内在感受,提供知心化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对象是活生生的、有感受、有感情、有意志、有思维的人,他不仅需要卫生服务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技术的帮助,更需要卫生服务人员的情感共鸣和人文关怀。
  
  3.1 做好心理工作 周国平认为,“病人不是病而是人,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尊严,是活生生的个体。实际上一个人在生病的时候往往是他最脆弱的时候。他的尊严感最敏感但也是最容易受伤。所以在这个时候,医生如何对待他,对他就有巨大影响,可是医生自己往往感觉不到,因为看到的病人太多了;但对于病人来说,他对医生如何对待他的感觉是非常敏锐的,他会非常敏感的,而且他会记住好多天。”因之,与居民交流的语气、语调、措辞、表情、衣著等等都构成了卫生服务人员必须注意的问题。
  
  3.2 建立平等关系 居民来社区,不仅希望得到生命健康方面的指导和技术帮助,更渴望能够和卫生服务人员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得到精神上的支撑。因此,卫生服务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重视居民体验。重视居民体验是以人为本的视角,它能够为了解居民的特殊情形提供可贵的见解;而忽视居民对疾病体验的描述就是忽视疾病本身。二是要尊重、关心、体贴居民,善于与居民进行心理交流,从而增加居民对卫生服务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主动配合和参与服务人员的工作。三是要关心居民的生理和心理,尽量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理解生理与社会给居民的心理压力,理解家庭琐事为居民带来的烦恼,以开放心态和宽阔胸怀宽容居民不适当的言行。四是要帮助居民恢复自信心和建立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帮助居民恢复个体生命的整体性。治疗有时并不意味着治愈某种疾病,而是意味着照料患者、减轻痛苦。长期如此,则居民眼里的卫生服务人员是一个有责任心、同情心、可信赖的人,而二者的人际关系就生成一种信用伙伴关系。
  
  4 尊重生命价值,提供知生化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生命为对象的,它与生命的关系是最密切的。因此,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最为本质的是对人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尊重。
  
  4.1 敬畏生命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命是最可宝贵的,每个人只有一条生命,只有一次机会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因之,社区卫生服务“以人为本”的首要理念就是对生命的敬畏,因为没有对生命的敬畏就没有对人的尊重;只有敬畏生命,才能视生命高于一切;只有敬畏生命才能把守卫居民生命健康安全作为首要任务。
  
  4.2 生命教育 社区卫生服务应该把生命教育作为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培养居民生命尊严的观点,善待自己的生命,并且推己及人,善待他人的生命,引导居民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人的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捍卫生命的尊严,实现生命的价值,通过教育和公约等各种形式寻求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的生命权利。
  
  4.3 逝者尊严 尊重生命价值内在地包含着对死亡的尊严,重视死也就意味着重视生;死亡不具有尊严,生命就不具有价值。黑格尔曾说,生命的一开始就已经包含着死亡的种子。生是生命之存在,而死是生命之不存在。卫生服务的旨趣就在提高生命质量,一旦要离开世界,也要让人有尊严地离去,而不至于害怕死亡。如有些晚期绝症病人不愿住在医院里,要在家中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就要定期或不定期上门陪他们聊天,照顾他们的生活。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应在其内在的心性结构中建构道德良知与社会责任,生成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导引社区卫生服务朝着人性化、知情化、个性化、知心化的方面发展,从而建构社区生命健康秩序。

推荐访问:服务质量 思维方式 以人为本 社区卫生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uzhibaogao/cunguanshuzhibaogao/2019/0403/5282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