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支架 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护理

【www.zhangdahai.com--教师述职报告】

  颈动脉支架术是近年来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新技术,可有效地治疗由于颈动脉狭窄而引起的脑缺血发作。这种技术不仅患者痛苦少,见效快,而且安全有效。我科于2008~2011年4月利用这一技术治疗颈动脉高度狭窄患者15例,临床效果较好,无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例中男14例,女1例,年龄48~72岁,临床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3例、脑梗死2例,使用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全部采用经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显示颈内动脉高度狭窄,后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1.2 手术方法 在局部麻醉、痛镇、镇静及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下,采用SeLdinger"s穿刺股动脉成功后,置入8F动脉鞘,利用导管导丝技术将8F导引导管置于患侧颈总动脉远端,距狭窄部约2~3 cm,在路径图指导下,将SpiderRX保护伞置于离狭窄部约4 cm处,必要时球囊进行狭窄段预扩张[1];退出球囊导管,支架释放系统沿8F导引导管,在导丝帮助下到达病灶,确定好支架的位置,然后释放支架。术后常规抗凝3 d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术后随访4~12个月。
  1.3 结果 15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术后1周出院。13例TIA患者在每3个月的随访中未见TIA发作。2例脑梗死患者未再有卒中发生,神经系统功能明显恢复,目前患者能独立生活。
  2 护理[1]
  2.1 术前护理 护士首先了解患者既往病史,评估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情况,同时监测血压、心率、心功能的状况,询问有无肝素、抗血小板因子和碘等药物过敏史。了解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及血糖的情况。根据DSA和颈动脉超声检查了解颈动脉病变情况,以及颅内血管狭窄程度。认真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及安全性、手术方法、过程、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同时嘱咐患者在术中如何配合。患者术前1周口服阿司匹林3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术前1d手术区域备皮,行碘过敏试验。术前6 h禁食、水、口服药,术晨测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遵医嘱术前给予安定10 mg肌内注射。
  2.2 术中护理 备好急救药品,保持静脉通畅。为防止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或血压升高、血管痉挛等情况,应准备肾上腺素、阿托品、罂粟碱、尼莫通、压宁定、硝普钠。术中进行心电监护随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患者是否有造影剂过敏的临床表现。术中为防止患者有血栓形成,对患者行全身肝素化,并记录肝素给予的时间和用量,根据需要及时补量。正确使用加压泵,术前配合医生进行滴注管内排气,防止遗留气泡,术中要严密观察加压泵压力的变化,为防止血栓形成,一定要保持滴注管持续滴注。术中患者要使用大剂量造影剂,导管及导丝在推送过程中及支架释放中可刺激颈动脉血管发生血管痉挛,造成脑缺血、缺氧,刺激迷走神经兴奋而导致心动过缓,气囊扩张时有可能撕裂血管内膜和斑块使栓子脱落而发生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如出现头痛、意识障碍、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本组1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
  2.3 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对患者进行持续心电监护48 h,全面、连续、动态观察其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防止并发症。
  2.3.1 体位 术后给予平卧或侧卧位,头部不能过高,

推荐访问:置入 支架 狭窄 护理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uzhibaogao/jiaoshishuzhibaogao/2019/0413/7294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