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窘迫 后遗症_3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体会

【www.zhangdahai.com--读后感】

  作者简介:高尚兰,女,44岁,汉族,新乡市中心医院ICU副主任医师。付云郭世勋�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方法,从而达到挽救生命的目的。方法:通过2007年4月~2010年3月ICU病房30例ARDS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用肺保护性通气和肺复张相结合的机械通气策略,并限制性液体复苏,改善患者的预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经过积极治疗,30例进行辅助通气治疗的ARDS患者中,脱机成功23例,脱机后转出ICU,脱机成功率76.67%。另外7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23.33%,患者均死于原发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中2例并发鲍曼不动杆菌所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结论:ARDS患者应及早正确使用呼吸机治疗,及时处理休克和多发伤等原发病,采用肺保护性通气和肺复张相结合的机械通气策略。在治疗过程中应重视患者基础疾病的治疗和处理,严格计算液体出入量,保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并注意加强抗感染治疗,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同时要避免肺机械性损伤。�
  【关键词】ARDS;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肺复张;治疗体会�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193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459-0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因重症感染、严重创伤、休克等因素导致的以患者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我院ICU自共收治各种病因所致的ARDS病例3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的30例患者均为我院2007年4月~2010年3月ICU病房收治的ARDS患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2.5~73.7岁,平均年龄(58.5±6.7)岁。致病原因为创伤16例,占53.33%;重症肺炎4例,占13.33%;休克5例,占16.67%;胆道感染1例,占3.33%;重症急性胰腺炎4例,占13.33%。30例符合ARDS的诊断:①患者均具有导致ARDS发病的高危因素,中性白细胞增多;②患者均以急性起病,呼吸频率异常,表现为呼吸频数和/或呼吸窘迫;③患者伴有顽固的低氧血症,吸氧治疗无效;④氧合指数PaO��2�/FiO��2�≤200;⑤胸部X线示双肺浸润阴影;⑥排除心源性肺水肿。�
  1.2治疗方法:�
  1.2.1常规治疗:积极治疗基础病,根据药敏试验采取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保持电解质酸碱平衡,使用激素治疗,营养和对症支持治疗。�
  1.2.2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治疗,本组30例患者均采用经口或鼻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改善呼吸,呼吸机型号泰科PB840及MAQUET-servoi,模式常采用SIMV+PSV+PEEP,气道高压者采用PCV模式,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潮气量5-8ml/kg,肺顺应性较好的患者可采用大于5-8ml/kg的潮气量,限定气道平台压

推荐访问:窘迫 综合征 临床 呼吸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duhougan/2019/0316/1726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