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相参辨治盆腔瘀血综合征探讨]盆腔炎

【www.zhangdahai.com--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关键词:盆腔瘀血综合征;病证结合;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711.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04―0026―02
  
  盆腔瘀血综合征是因盆腔静脉慢性瘀血而引起的以慢性下腹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种妇科病证。多发于育龄妇女。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较为顽固、难以速愈、易复发,严重影响了妇女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笔者临床采用病证相参,内外合治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古籍无此病名,根据临床表现可归属“腹痛”范畴。主要发病机理为瘀血阻滞,脉络不通所致。其致病因素或由脾虚气弱,血运无力;或因肝郁气滞,血运不畅,瘀血阻滞;或因感受邪热,湿毒内侵,流注下焦,血运被遏,瘀血阻滞脉络而发病。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女子盆腔静脉丛丰富的特点密切相关。女子盆腔有膀胱、生殖器、直肠三个级此相通的静脉丛系统由于静脉壁薄,缺乏外鞘,中小静脉均无瓣膜,因此三个静脉丛系统间,任何一个静脉丛回流障碍即可相互影响,使盆腔静脉血流迟缓,慢性瘀血而致病。导致盆腔静脉瘀血的因素较多,常见的有由于输卵管结扎术等机械性干扰,或手术损伤输卵管系膜血管等,影响了盆腔血液动力学,使子宫静脉、卵巢静脉和输卵管系膜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所致;分娩、流产、刮宫等手术时消毒不严,或月经期、产褥期调护失当,引起慢性炎症,导致盆腔静脉瘀血水肿,分娩时损伤阔韧带及基底部筋膜,子宫静脉丛裂伤处膨出、曲张,主韧带薄弱,子宫后倾,使子宫卵巢静脉回流阻碍而致病;精神情绪刺激或性激素水平改变,使静脉回流受阻而致病。
  
  2 辨证治疗
  
  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慢性下腹疼痛,尤以下腹两侧及耻骨上为主,其程度可因人而异,低位腰痛,外阴及肛门坠胀、坠痛等,大多数病人有流产、刮宫、精神刺激、慢性感染等病史。妇科检查可见外阴或阴道静脉怒张,宫颈色紫,或有压痛,宫体肥大,子宫位置后倾或后屈,宫旁有压痛但无明显病灶。有时也可无明显异常体征。若行腹腔镜检查则可见盆腔静脉增粗、迂回、曲张、卷曲或成团,或有阔韧带裂伤。无明显盆腔炎症及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病灶。临床上中医辨证常见的有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湿热瘀阻证。①气滞血瘀证:多由七情所伤,情志不遂,肝气郁滞,气机不畅,血流迟缓,盆腔脉络不通而为病。症见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部疼痛,两胁胀痛,经前乳房胀痛,性情抑郁,舌黯或边有瘀点瘀斑,脉细弦或弦涩。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通络为治疗原则,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减。②气虚血瘀证:素体虚弱,脾运失健,中气不足,气血运行乏力,血瘀阻滞,盆腔脉络不通所致。少腹坠胀疼痛,反复不已,劳累加剧,腰骶疼痛,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胖,边有齿印,脉细无力。治疗原则:益气养血,化瘀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汤或圣愈汤加减。③湿热瘀阻证:经期、产后或手术所伤,感受湿热之邪;或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内留,蕴而化热,热郁瘀阻,湿热瘀三者互结。阻滞盆腔脉络所致。症见少腹拘急,坠胀疼痛,缠绵不休,腰骶部疼痛,白带增多,色黄气秽,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解之不畅,月经失调或有低热。舌略红,苔薄黄腻,脉弦数或濡数。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通络为治疗原则,方用萆解渗湿汤加减。
  盆腔瘀血综合征主要病机为瘀血阻滞,盆腔脉络不通,以下腹疼痛为主症,正如:《证治要诀・妇人门》谓:“经事来而腹痛,不来亦痛,皆血不调故也”。治疗以活血化瘀,疏通脉络为主,并根据致病因素,患者体质差异,辨证论治可提高疗效,在内服药基础上,配合腹部中药离子透入治疗能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通络止痛,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内外合治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腹部药透药组成:紫丹参、血竭、三七、水蛭、土鳖虫、桂枝、路路通、香附、乳香、没药,用法:50度白酒浸泡1月,滤出药酒。治疗时将药酒50mL倒于纱布垫上,再将布垫放于患者小腹部用磁场治疗带加热。在直流电作用下透过皮肤刺激经络,使药物的有效成分直接渗透患处,以活血通络、止痛。
  
  3 典型病例
  
  杨某,女,33岁,2006年10月18日初诊。主诉:宫外孕保守治疗后4a未孕,小腹疼痛3a。病史:结婚7a,2001年人流1次,2002年左侧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次年开始出现小腹坠胀疼痛,久站或劳累后加重。曾以“盆腔炎”治疗无效,宫腔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示:双侧输卵管通畅度欠佳,盆腔粘连可能,于2006年9月行宫腹腔镜盆腔粘连松解术。腔镜下见盆腔静脉增粗,曲线,考虑为盆腔瘀血综合征。求治于中医,症见小腹坠胀疼痛,腰痛,白带增多。经期腰腹疼痛加剧,经前期乳房胀痛,性情烦闷,舌黯滞,脉细弦,妇科检查:无明显异常体征。诊断为腹痛(盆腔瘀血综合征),证属气滞血瘀。治宜活血理气,通络止痛。方药:紫丹参20g,三棱10g,莪术10g,川芎10g,香附10g,台乌10g,川楝子10g,延胡索10g,五灵脂10g,桑寄生15g,续断10g,丝瓜络10g,茯苓15g,薏苡仁15g,7剂,每日1剂,开水煎服。配合腹部中药透入治疗1次/日。二诊,小腹胀痛稍减,月经将行,乳房胀痛,烦躁,原方加佛手10g,郁金10g,栀子10g,经期停腹部药透治疗。经后再诊加入调养冲任之药:菟丝子10g,鹿角霜10g,鸡血藤10g。复诊根据经前、经期、经后等不同情况,在上方基础上加减用药,坚持治疗2个月,腹痛等症基本消失,再巩固治疗1个月,诸症痊愈。随访次年足月顺产1女婴。
  按:患者婚后人流1次,次年又宫外孕,致气血冲任受损,胞络气血运行不畅。宫外孕后4a未孕,情志不畅,致肝气郁结,气滞则血行不畅,日久则瘀血阻滞胞络,不通则痛,而发为腹痛,小腹坠胀疼痛,腰骶部疼痛。舌黯滞均为气滞血瘀,脉络不畅,不通则痛之象,经前期乳房胀痛,性情烦闷均为肝郁气滞之象,白带多是因木郁克土,湿邪下注所致。气滞血瘀,冲任失调而致4a未孕。故治疗以理气活血,通络止痛为治。初诊为月经周期的中期;以理气活血,止痛为主。二诊为经前期见乳房胀痛,烦躁等肝郁气滞之象,故加入佛手、郁金、栀子,疏肝解郁、除烦。再诊为经后3d,在理气活血的基础上加入菟丝子、鹿角霜、鸡血藤养血调冲。除经期外均辅以腹部药透治疗,每日1次。如此以理气活血,通络止痛为治则,并根据不同生理时期的特点配合相应治疗,再辅以中药外治,治疗3月,终获良效。

推荐访问:盆腔 综合征 探讨 瘀血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qunzhongluxianxindetihui/2019/0423/90497.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