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菊会友传承菊文化]菊文化

【www.zhangdahai.com--拓展训练体会】

  中山小榄菊花会是中国菊文化最集中和群众参与性极强的民俗活动。每次小榄菊花会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参观游玩。小榄人爱菊、种菊,因而有“菊城”的美称。古往今来关于“菊花”的咏颂用菊花扎作的金龙栩栩如生,数不胜数,给这片盛产菊花的土地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小榄菊花会发展至今,其规模和大部分菊艺得以承传,但部分名菊种失传,一些传统特色菊艺被现代装饰取代,艺菊绝技的传人也越来越少。目前,这一状况已引起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对小榄菊花会的历史和现状作系统的研究整理。2006年,小榄的菊花会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榄菊花会的传说
  小榄菊花会是中山市小榄镇特有的民间传统花会,乡民在菊花会举办期间展示各式菊花,文人在菊花会上把酒吟诗、赏菊画菊,期间还有菊花戏上演。关于小榄菊花会,还流传着一个传说。相传在南宋咸淳年间,失势的皇贵妃胡妃(另一说为苏妃)逃出皇宫,隐居在广州府的南雄珠玑巷。后来消息走漏,咸淳九年(1273年),当时的皇帝宋度宗为追究此案,扬言要屠村灭口,于是发生南雄珠玑巷居民避祸南迁之役。咸淳十年甲戌(1274年)珠玑巷有部份难民逃至珠江支流西江江畔的顺德县,以打鱼为生。相传当时有一“通天桥”,连接顺德与香山县小榄。渔民都到对岸的“大榄”和“小榄”两个丘陵上休憩、晒网。时值秋高气爽,月白风清,渔民见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黄菊遍野,溢香流金,景物宜人,认为是上天赐予的福地,于是在这片黄花盛开的地方开村垦荒,建立家园,逐渐繁衍。从此,小榄人便与菊与花结下不解之缘。因为这段历史,菊花在小榄成为一种图腾,一种象征。
  菊花会的渊源
  小榄一直享有“菊城”的美称,小榄人喜爱种菊,历史悠久。早在南宋,便有小榄人开始种菊。到了明代,小榄艺菊之风已盛,菊花的栽培已很普遍。据当时任明朝南京礼郎尚书的里人李孙宸所撰之《两榄风景地势图说》文,已有“五松六路三丫水,洞梅花十二桥,岁岁菊花看不尽,诗坛酌酒赏花村”的赞美之句,足以说明那时的小榄人已好艺菊,每年菊花盛放之时,聚集三五知己,酌酒赏花,籍此遣兴已成习惯。
  清康熙年间,小榄艺菊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在栽培上对菊花的整形摘心,养护管理等有了一套系统经验。据史料记载,此时已开始从上海等地引入新种,使品种花色增多,乡中一些绅商官吏之家,闲帖逸志之上,辄效陶令寄怀尔篱,艺菊之风业盛于昔。此时,小榄已得称“小柴桑”之美誉。
  清乾隆元年丙辰年间,小榄开始“菊试”。“乡人多喜爱菊花不畏寒霜的气节,欣赏它千姿百态的花朵和清隽高雅的香气。闾里之间争妍斗丽,清乾隆元年(1736年)遂有赛菊之举”。据《香山县志》载,菊试就是在菊花“盛开时,集乡人所植名种,设赏格,评高下”。赛时在乡内祠前盖搭花棚,陈列名花,分场考评,对菊吟咏,推魁首,定名次,俨然开科取仕,评菊以“三不”为标准,即不脱脚叶、不交枝、不跪脚;以“三丫六顶”为模式,大立菊枝艺初为运用,试毕则分别次第奖给纱,缎巾、扇等物品。
  但是,乾隆五年后由于小榄著名菊花“一捧雪”失传,菊试不再举行,改为“菊社”,就是每年逢菊放时节,人们以氏族、庙宇或坊社为组合结社,将各种好菊聚集于社所“联二三知己,倾樽篱下,索句花前”。关于菊社,清代里人何大佐在《榄屑》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述:“菊社者,不先期而檄,不分币以酬,与菊试不同,惟集裁菊同志友,将所有之佳妨,移至社所,星罗棋布,炉香屏画,晨夕相对,或饮酒赋诗,或按乐度匀曲,其兴转剧,夜则灯烛辉辉煌,至晓方灭,观者忘倦,远客骚人逸士,每至菊节,常拿舟而至,题咏甚多。散社后,有索花为赠者,满船载而去。”
  乾隆47年,也就是1782年,“菊社”的规模扩大,改称“黄华会”将原日之菊社变作菊会参展之小团体,当时榄乡各村俱有摆设,各村菊场不仅搭架摆菊,而且广搭花台、花楼、花桥,还演戏助兴,仅演戏就有十余台。夜间则张灯结彩,通宵达旦,参观者甚众。
  清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年),小榄人为纪念先辈定居之功,举办规模盛大的菊花大会,并约定每逢甲戌年(即每隔60年)就举办一次菊花盛会。同治甲戌年(1874年)和民国、甲戌年(1934年),先后办了第二、三届菊花大会。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年和1973年也举行过非正届的菊花会,但规模不大。规模最大的是1994年的第四届甲戌菊花大会,分三个展区、四个展场、五条马路、景点198个,总面积达10平方公里,展出菊花60万盆、品种1500多个,最大的一盆立菊有43圈5千多朵花。菊花大会期间,有粤剧、电影、杂技、曲艺、飘色、舞龙、舞狮等多项文艺表演。菊花大会开幕典礼当天,同时进行了百项工程落成剪彩。这次菊花大会以菊花为主题的大型文化艺术节,是反映小榄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巨大成就的展示会和以花为媒广交朋友的交谊会。
  可以说,像这样60年一届的甲戌菊花盛会,一个人一生能参加两届是非常难得的。但小榄镇每年在金风送爽的秋天,都会举行菊花会的,规模虽然没应届的甲戌盛会那么大,但同样还是能领略到小榄人的高超菊花艺术和以菊会友的似火浓情。
  意义
  古往今来关于“菊花”的咏颂数不胜数,给这片盛产菊花的土地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小榄人栽培、扎作菊花的传统艺术代代相传,并不断发扬光大,特别是扎作立菊方面,小榄人更是有巧夺天工之技艺,不断刷新世界纪录。
  小榄人在菊事活动中,从来就不是一种单纯的花卉展览,而是以菊花为主题的颇具特色和个性的民间综合性活动。人们以菊为媒,以花传情,以菊会友,诚是斗菊、赛菊,亦不忘赏菊、咏菊、画菊、餐菊,籍此推动各项经济、文化活动。可谓诗画因菊而抒发,而菊会亦以诗画而纪实。时至今日,在民间仍保留着大批历届菊会艺文华章,不少诗、联、赋、序己被辑录成集,成了小榄菊花文化的瑰宝。小榄菊事活动发展到现在,已不是“菊艺”二字所能概括的内涵,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可以挖掘,可以延伸的文化。从菊试、菊社到菊会、菊节,都凝聚着浓烈的地方风情,形成了厚重的文化积淀,成为民俗文化中一个重要内容。菊花文化不仅在其自身的发展中,组合成为完整的体系,而且在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诸多层面留下了自己的踪迹。正是这个原因,国家文化部于2004年11月授予小榄为“中国民间艺术(菊花文化)之乡”。 2006年5月20日,“小榄菊花会”以民俗项目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榄人爱菊,不仅因为菊花千姿百态,高洁隽逸,形质兼美,更由于其能傲霜挺立,凌寒不凋。菊花是小榄人民团结拼博,开拓进取的精神象征。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小榄人民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不断地奋进。菊花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在构建小榄现代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菊花品性高洁,早已深入人心,传承菊文化的小榄菊花会对陶冶性情、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增进对外文化交流、构建和谐社会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推荐访问:会友 传承 文化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tuozhanxunliantihui/2019/0318/2061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