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鞍华:任是本色也动人:许鞍华是哪里人

【www.zhangdahai.com--学习雷锋心得体会】

     《桃姐》的故事很简单,叶德娴扮演的桃姐,为刘德华饰演的少爷罗杰的家族工作了整整60年,伺候过老少五代人,如今年逾古稀突患中风,罗杰突感茫然,又忙于工作四处奔波无暇顾及,只好把她送去老人院,一段平凡感人的情感徐徐展开……
  《桃姐》的上映,让3月的电影档期多了不少话题:女性电影、老年问题、生与死、离与合、悲与欢等等。
  “重口味”和“小清新”大行其道的电影时代,《桃姐》不靠题材的噱头或绯闻的炒作来引人关注,而是平心静气地把“人之常情”讲通透,不动声色地将观众感动,实属难得。也许,这恰恰是华语电影所缺乏和逐渐背离的东西。这部电影也在提醒我们,电影除了娱乐功能以外,还应该具备的记录功能。
  这个给我们以善意提醒的人就是《桃姐》的导演――许鞍华。
  素面朝天的邻家阿婆
  离开电影,她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香港市民。
  她至今未婚,没有子女,是菜市场的常客,出门也要挤地铁电车。
  她齐耳短发、冬菇头,粗糙的皮肤,暗色调的休闲裤,大口地抽烟,爽朗地笑,不养宠物,闲时去逗逗邻居铺头养的鹦鹉。
  她是那种不太在意所谓淑女仪态的女人,无论场合,喜欢素面朝天。
  她现在已经不再以得不得奖、有没有突破为拍片的目的,唯一在意的就是制片方不要赔钱就好。
  到了片场,她才是那位赫赫有名的女导演。
  从影30多年,凭借影片《投奔怒海》《女人四十》《天水围的日与夜》以及《桃姐》等获奖无数。
  刘德华、张曼玉、萧芳芳、叶德娴等都曾靠她执导的影片而获得影帝影后。
  就是这样一位获奖无数的名导演,却仍然连房子都买不起,只能和老母亲租住在香港的北角。
  她并不是不在乎钱,相反,她觉着钱很重要,只是不想因为钱而影响了电影的品质。她不太愿意去处理电影以外的部分,如何谈价钱,如何说服老板,她都不感兴趣,她感兴趣的是如何才能拍摄出更好的作品,并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几乎每一部她想拍的电影,都会苦于找不到投资,有些只能夭折。难怪刘德华忍不住向媒体感叹,真不愿再见到这么好的导演要如此辛苦地去找钱,才能拍成一部电影。
  当然,就凭她的江湖名号,也有人拿着大把的银子找她拍戏,却常常碰壁,因为那不是她想拍的戏。即使一生居于熙攘香港,她依然像做手工活一样,把电影做得精致,不像快餐。
  她不希望太多的媒体过分渲染她的生活,她不想诉苦,也不以为苦,能一直拍自己喜欢的电影,她已经很满足了。
  虽然她的头上笼着无数光环,但她对自己的评语一直是“我只是一个典型的香港人而已”。
  祖籍辽宁鞍山,父亲是国民党文书,母亲是日本人。两个月大时就跟随父母迁居澳门,之后与祖父母生活,5岁前往香港。
  1972年获香港大学英国文学及比较文学硕士学位,随后赴伦敦电影学校攻读电影。1975年回港,担任胡金铨助手,开始其电视及电影工作。
  这就是许鞍华,不是香港“土生”,却在香港“土长”。
  不肯放弃的“赌徒”
  “我觉得我拍戏的心态有点像一个赌徒,而且是一直不肯离台的那种,输输输,赌到输得差不多,输完之后,我又赢了一把,但我赢完又输,不行,我要赢回本钱才走,翻本了之后又觉得不够,要再多赢点……”许鞍华说。
  她曾经对香港导演关锦鹏说,选择拍电影这条路,就回不了头。
  1979年,处女作《疯劫》一炮打响,奠定了她香港电影新浪潮中的旗手地位。接下来的《胡越的故事》和《投奔怒海》是她新浪潮时期的巅峰作品,创造了香港文艺电影的票房纪录。
  有人评价说:“那个时候的许氏作品,几乎是无可匹敌。要好评,有毫不吝啬的褒义;要票房,就算是重映,也会比不少有号召力导演的同期上映新作还要好。这在时至今日的香港电影中也属罕见。她是新浪潮中的宠儿。”
  许鞍华曾经尝试过各种类型的电影,拍摄过一些商业元素浓厚的惊悚片、武侠片。但是,1983年,台湾的新浪潮电影给了她很大的冲击。她在看了杨德昌导演的《海滩的一天》后,才发现台湾的电影是如此地接地气。从那时开始,她慢慢明白自己到底要拍什么样的电影。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和尝试之后,她从自身的感悟出发,对各个阶段女性的情感进行了剖析,透过镜头讲述她们琐碎而真实的生活,拍出了一部部叫好叫座的作品《女人四十》《半生缘》以及《千言万语》等。正是这些作品的经验积累,逐渐形成了带有浓郁文艺气息和生活气息的许氏风格。
  在电影的赌桌上,她曾经有过耀眼璀璨的赢,也曾经有过阴云遮日的输,唯一不变的是,她不会因为一时的输赢而离开。
  与她同时代的导演不是退隐就是转型商业片,只有许鞍华,坚守着自己的摄像机和对现实的关注。
  其实,在1984年之后,她的电影作品可谓毁誉参半,既有《女人四十》等获奖无数的经典,也有烂得让人不忍卒看的《玉观音》。
  就在很多人快要对她失望的时候,她居然凭着一部120万元投资的小成本影片《天水围的日与夜》,击败投资超过3亿元的《赤壁》的导演吴宇森,捧得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2011年,更是凭着炉火纯青的《桃姐》横扫了国内国际多个大奖。
  对于许鞍华来说,以真情实感为主打的《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赢了,她也似乎从中找到了能够以无招胜有招的路数,那就是俯下身子,聆听生活的起承转合。
  每个人的明天都是“桃姐”
  钦佩许导演的经典叙事能力,每条线索都见功夫。感动是一定的,但这片子还有出人意料的幽默。生命的尊严和温情,都融化在导演准确的细节想象中――导演贾樟柯对电影《桃姐》赞誉有加。
  尽管《桃姐》被认为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港片,但是影片中“桃姐”和“少爷”之间的感情,让各地的观众都为之感动。
  《桃姐》讲了一段主仆故事。一天,70多岁的桃姐中风了,少爷罗杰则从以前心安理得受仆人照顾,开始照顾并关心这位老仆人。一辈子规规矩矩的主仆关系,在桃姐人生中最后的时光里发生了变化,干儿子最终陪“桃姐”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在《桃姐》中,许鞍华又一次将镜头聚焦到普通香港人的柴米油盐,不但现实中桃姐住过的房间、用过的木箱、走过的菜市场全用进电影镜头,甚至是桃姐从养老院里出来时去过的公园、吃过饭的茶餐厅,都写实地再现在镜头里。
  《桃姐》就是这样,运用的是与《天水围的日与夜》如出一辙的写实手法,絮絮叨叨着香港人的人情冷暖世故家常,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坚守”、“纯粹”之类的词语褒扬许鞍华的现实精神,许鞍华反而愿意简单地把这归功于“纯粹的熟悉”。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纪录片式的真实感,有观众说,这不是电影,这就是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说,《桃姐》是许鞍华自我救赎的一部作品。
  她说,“我们都逃不掉,老了以后都要变成桃姐。如果每一位观众看着银幕上的桃姐,都能真切地回望到自身,那便是《桃姐》的成功。”
  许鞍华也快到了“桃姐”的年纪,也曾一度很怕自己老境潦倒,而她认为的潦倒,并不完全是人们所说的孤独、没有人照顾、经济能力差,而是丧失了做喜欢的事情、过自己的生活的权利,这在她看来是非常恐怖的。
  拍完了《桃姐》,许鞍华变得释然。因为她想明白了,比如金钱、儿女这一类所谓防老的措施其实都是于事无补的,即便你有儿女,他们不一定可以照料你,即便你很多钱,确实可以雇最好的护士来照顾你,但到头这还是雇佣关系,那感受未必就比孤老好,所以潦倒不可避免,是种自然,叶枯叶落,那就不需要担心了。
  电影不言不语,许鞍华所做的,只是呈现和记录。她为你打开一个窗口,可以在那里看到自己,对话自己。
  责任编辑:赵涛

推荐访问:本色 动人 许鞍华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xuexileifengxindetihui/2019/0320/2562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