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靶向制剂有哪些_中药不良反应成因探讨

【www.zhangdahai.com--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摘要] 随着中国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不断深入发展,中药不良反应不断增多。本文从品种、辨证施治、配伍、炮制、剂型与剂量等方面对中药不良反应成因进行分析,希望提醒人们在应用中药时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中药安全有效。
  [关键词] 中药;不良反应;安全用药
  [中图分类号] 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b)-113-02
  
  随着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不断深入,人们在重视中药有效性的同时,也开始逐步认识到与其相关的不良反应给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由于忽视中药的毒、副作用而引起的不良反应较为常见,相关资料表明:我国20世纪50年代及以前中药不良反应只有26例,20世纪60年代147例,20世纪70年代398例,20世纪80年代高达2 217例[1]。为了避免这些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更好地提高中药疗效,笔者对中药不良反应的成因进行如下分析。
  1 中药品种、名称混乱
  由于中药同名异药、同药异名的情况较多,品种间毒、副作用相差悬殊,常有混用、代用现象。如木通有3种来源:木通科的木通,毛莨科的川木通与马兜铃科的关木通,其中,关木通副作用最强,川木通次之,木通最弱。关木通中含马兜铃酸可损害肾功能[2]。另外一些地区习惯用药的情况也应引起重视。如广豆根与北豆根,科属化学成分、功效及毒性都不相同,不可互用,还有中医师对某些中药定“协定名”等不规范用名也应引起注意。
  2 中药煎熬方法或用法不当
  中药煎熬要遵守一定的法度。先煎、后下、另包、烊化均需严格执行,否则也会引起不良反应。如制乌头、制草乌宜久煎,时间过短易中毒,大黄取攻下主力要后下或开水泡服,久煎则攻下力弱。
  3 配伍不当
  中药配伍有君、臣、佐、使之分,若配伍得当,可使其相互协调,则增强疗效,降低毒性。相须、相使得配伍是增强疗效的配伍方法,如石膏配知母可增强清热泻火的效果;以补气利水的黄芪为主,配以利水健脾的茯苓为辅,茯苓能增强黄芪的补气利水的效果;相畏、相杀的配伍是减少或消除毒、副作用的配伍方法,如半夏配生姜;相恶,相反则是配伍禁忌,如甘草配甘遂。临床上中西联合用药非常普遍,若配伍得当,则可得相当的效果,反之则可降低药效,甚至产生严重不良反应。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如金银花,则不宜与乳酶生等含活菌制剂合用;石膏等矿石类中药中含有金属离子,与四环类抗菌素合用,可形成不易吸收的络合物,降低后者的抗菌作用;朱砂与碘化物合用,可引起药源性肠炎。
  此外,由于中药注射剂在制备工艺、质量控制、药效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3]。其常含有一定的蛋白质、鞣质、色素等成分,在使用过程中与常用输液配伍,可致不溶性物质产生,也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4]。
  4 辩证不准
  中医学主张辨证施治,临床因辩证失准,寒热错投,攻补倒置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如脾虚泄泻而用大剂黄连使溏泻加重;虽为血虚,但兼便溏,仍投大剂当归一、以致溏泻不已。
  5 中药炮制不当
  炮制是消除和降低毒、副作用的重要手段。中药炮制前后作用可相反,尘半夏有毒,能催吐,而致半夏无毒,能止吐。有些毒性大的药物,更是依法炮制。研究表明[5]干研法制成的朱砂中游离汞和汞盐含量高于水飞法制得的,而且水飞时洗涤次数越多,游离汞及汞盐含量越小。此外还发现水飞后晒干的较60℃烘干的高出约1倍,因此水飞后晾干的传统炮制要求是合理的。
  6 用药剂量大或连续用药时间长
  普遍认为中药经过炮制和配伍后是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因而长期或超剂量用药较为常见,有的任意将药物和食物、饮料和补药同服,由此引起的不良反应也不少。牛黄解毒丸是清热解毒良药,但若过量服用可致中毒[6]。掘齐晓涟等[7]报道,长期使用葛根素注射液使网织红细胞升高。有些作用剧烈的药物,如巴豆、乌头,其治疗剂量与致死量相当接近,若为追求疗效而超剂量服用,可短期造成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死亡。所以严格控制用法与用量是保障安全用药的关键。
  7 中药剂型的变化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剂型的改变,有些药物在服用时对剂型有一定要求,违者中毒。酒泡乌头则乌头碱含量增高,服用后易中毒。在有效成分、药理、毒理等不甚明了的情况下,轻易改变剂型,尤其是在缺乏科学有效的内在质量控制手段、制剂工艺尚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改制成注射剂,应用后更易出现不良反应,虽然注射剂在临床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其提纯困难,往往出现变态反应等其他副作用。如穿琥宁注射剂可引起变态反应甚至血小板减少[8]。中成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往往多于内服药也说明此问题。
  8 个体差异
  临床用药应个体化。由于个体差异,有时毒副作用小的药物常规用量也可对某些特殊体质患者引起强烈不良反应。据邱德云报道[9],一患者用蚕砂30 g与其他8味药煎服后引起荨麻疹。婴幼儿脏器发育未完善,而老年人的脏器功能衰退,他们对药物作用个体差异更加明显。据金丹等报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占总数的26.3%。另外,妇女在妊娠期、哺育期、月经期用药也应与平常有异。
  此外,药物的管理不善、质量问题、轻信民间偏方等也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与现代药物一样,中药既有治疗作用,也有不良反应,二者不能只顾其一。因此严格把好药品进货关,杜绝假、劣药,避免无根据互换饮片,依法炮制药品,按法定剂量用药,遵守汤剂煎煮操作规程,按GMP要求制定工艺流程制剂。辨证施治和科学配伍,注意个体差异和用药史,就会减少中药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赵景云,王玉华,赵远.中药植物药不良反应计算管理系统[J].中国药房,2000,11(4):164.
  [2]张清,于水洋.龙胆泻肝丸致慢性肾损害31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2, 21(12):724.
  [3]何文硕,景丽华.中药的不良反应予以足够重视[J].首都医药,2001,8(11):40.
  [4]金月,耿凤英.1312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实物药物与临床,2006,9(4):251.
  [5]叶定江.中药炮制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28.
  [6]史宇翔.牛黄解毒丸过量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J].医药导报,2001,20(7):440.
  [7]齐晓涟,陈莲珍,王玉琴.135例患者应用葛根素注射剂安全性分析[J].中国药房,2004,15(12):751.
  [8]彭六保,谭汝虹,周亚辉.穿琥宁注射剂引起可逆性血小板下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1):63.
  [9]邱德云.中药蚕沙致荨麻疹二例[J].临床误诊误治,2004,17(11):828.
  (收稿日期:2010-04-07)

推荐访问:成因 不良反应 中药 探讨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xuexipeixunxindetihui/2019/0416/7824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