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效果分析

【www.zhangdahai.com--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摘要] 目的:采用回顾性方法比较无创正压通气与有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治疗的相关因素。方法: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选取本院呼吸内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1例,比较无创正压通气与有创通气治疗的血气和呼吸频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通气治疗12 h和通气治疗结束后,在呼吸频率、pH值、PaO2、PaCO2等指标与入院时比较均有改善(P0.05),两组通气治疗结束后在PaCO2方面存在差异(P0.05),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end of ventilation and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PaCO2 (P0.05),见表1。
  1.2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草案》中制定的诊断标准[3]。
  1.3排除标准
  意识障碍;气道有大量分泌物,影响气道通畅者;气胸或纵隔气肿;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先进行无创通气后采用有创通气或先有创通气后改为无创通气的患者。
  1.4治疗方法
  采用抗感染、解痉、化痰、吸氧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肺功能仪测定潮气量并记录意识、咳嗽、喘息、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临床指标。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包处理,两个样本均数之间的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多个样本率之间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见表2。
  2.2通气治疗结束时患者的血气及呼吸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通气治疗结束时,在呼吸频率(RR)、pH值PaO2、PaCO2等指标与入院时比较均有改善(P0.05),两组通气治疗结束后在PaCO2方面存在差异(P>0.05)。见表3。
  2.3通气治疗后患者的转归情况
  通过χ2检验,比较有创组和无创组患者在治疗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无创组患者的VAP发生率低于有创组;两组在病死率方面没有差异。通过两个样本t检验,发现无创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小于有创组。具体见表4。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存在呼吸肌疲劳,原因是气道阻力增加和内源性呼气末正压使得呼吸功耗增大。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的呼吸系统发生了解剖、生理等一系列的变化,营养不良、低氧、高碳酸血症和循环功能障碍等病理过程,容易造成供氧减少,呼吸肌供血不足,呼吸肌收缩力减退,呼吸中枢动力和感知功能低下,氧运输和利用发生障碍。
  无创正压通气通过正压通气提供外加的呼气末正压,帮助患者抵消内源性呼气末正压所引起的吸气功耗增加,部分或全部取代呼吸肌做功,减轻呼气肌的负荷,使疲劳的呼吸肌得到休息。本研究两组患者通气治疗12 h和通气治疗结束后,在呼吸频率、pH值、PaO2、PaCO2等指标与入院时比较均有改善(P0.05),两组通气治疗结束后在PaCO2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推荐访问:正压 通气 衰竭 合并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xuexipeixunxindetihui/2019/0416/7791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