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论高校共青团育人工作研究

【www.zhangdahai.com--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基于系统论的高校共青团育人工作研究
 

内容摘要
当代社会的分工细化对人才的要求呈现全维化、复合型的特点,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共青团育人工作由“有限维”向“多元维”转变。共青团育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它需要诸元素之间相互协调,良性互动。基于系统论的共青团工作要遵循整体性、相关性和目的性原则。可以着重加强大学生主题教育平台和两个平台建设,突出通才教育。

关键词
系统论 育人 高校共青团


胡锦涛同志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如何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培养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成为当今高校共青团工作者的一项时代命题。我们认为,共青团育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它需要诸元素之间相互协调,良性互动。在新形势下,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建立完善的共青团育人工作系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系统运行的规律和原则,努力开创共青团育人工作的新局面,是共青团干部当仁不让的历史使命。
一、系统论的基本理念与原则
系统论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它把复杂事物作为有机整体来考察,从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揭示系统的特征和运动规律,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应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定量地确定出最优目标。它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把系统分成不同等级和层次结构,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份的关系,使部分的目标服从整体的最佳目标,以达到为系统提出设计、管理、运行的最优方案。系统论解决问题的着眼点与传统方法不同,它不是着眼于物质和能量,而是着眼于信息,把任何实践活动简化为三股流,即劳动者组成的人流,劳动工具等组成的物流,以及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策略、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等组成的要达到预定目标的信息流。在这三股流中,信息流起着支配的作用,它调节人流和物流的数量、方向、速度、目标,驾驭人和物作有目的有规则的运动。
随着现代系统论的广泛应用和发展,系统方法也日益为人们所瞩目。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根据客观事物的系统特性去认识和改造事物的方法,它的核心是整体。具体说,就是从整体出发,考虑整体与部分、层次、结构、环境的相互联系,全面分析综合处理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着眼于整体,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于复杂的系统尤为适用。
系统论和系统方法的思想为我们把握复杂事物提供了一系列科学方法的原则,即整体性、有序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等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对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是有普遍指导作用。

二、系统论观点中的高校共青团育人工作
(一)人才的综合素质是一个系统
当代社会的分工细化对人才的要求呈现全维化、复合型的特点,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共青团育人工作由“有限维”向“多元维”转变。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的基本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人格”,在人的综合素质中居于首要位置,要具有健全的人格和人文精神,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己的基本关系;
二是“知识”,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的根本,主要指学问和见识,学问即人们对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的深刻理解,见识则是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力、独到的见解和对未来的预见性;
三是“能力”,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的核心,这是一种综合智能,主要包括自学能力(运用文字和上网获取知识的能力)、选择能力(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博采众长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与综合、逻辑与形象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探索未知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表达能力(文字、口头和上网表达能力);
四是“体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居于基础的地位,其内涵有两个方面:即“健全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在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基本内涵中,“人格”是方向,“知识”是根本,“能力”是核心,“体质”是基础。简而言之,现代高等教育就是要努力把大学生造就成为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的综合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
(二)共青团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共青团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育者、教育对象、目标、内容、方法、环境氛围等多种要素组成。其要素(工作系列子系统)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体现在要素间的互补性、资源共享性、竞争性、整体目标一致性;
其结构存在基于科学、高效的稳定性和动态平衡性;
其与环境间的交流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并受大环境的制约弹性大;
其整体时序性强,存在明显的“巨涨落”。共青团育人工作的系统分析方法,就是把系统方法运用于育人工作实践中,以期达到最佳效果的目的。因此,对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我们要从系统观点出发,借助现代化科学方法和手段,通过整体性、动态性、层次性和最佳化等分析,将共青团育人工作系统中的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开放的、多层次的培养、塑造过程。运用系统方法开展高校育人工作,对我们掌握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提高工作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三)共青团育人工作的系统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方法论的核心,这一原则认为,系统在要素与要素的相关性中产生出高于要素的整体性或系统后,即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系统是由各要素按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的整体,但是系统又不等于各要素的简单相加。其原因在于不仅存在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还存在着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这些关系处理得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孤立的部分中的功能相加之和;
否则,整体的功能就会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因此,整体性原则要求共青团育人工作首先要重视整体效应,把着眼点放在系统的整体上来,把具体事物放在系统整体中来考察,不能孤立地处理每个部门或环节的问题。也就是要求共青团育人工作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放到整体中,放到整个系统的各个要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中考察,不能把自己局限于本院系、本部门,而要立足全局,放开眼界,站在更高的思维层次来决定自己的目的和行为,使自己的利益与整体利益息息相关,合理调节。其次在共青团育人工作中要处理好各部分的比例关系。系统整体规定着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不能随意破坏这种关系,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整体效应。在共青团育人工作中要根据使系统发挥最大功能的准则来处理各部分的关系。
2、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就是系统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普遍联系,它们之间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不可分割。共青团育人工作这样一个系统,在现在这个高度竞争的社会,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时刻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受政治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法律环境以及影响这个系统的特殊环境因素如生源提供者、需求单位、其他高校等因素的制约、影响。由此我们首先就不得不重视外部环境,尽力去预见未来的变化,始终关注它,根据环境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反应。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系统的变化也会引起环境的变化。我们得重视这个系统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联,使各个部分之间有机结合,相互配合,相互交融,形成合力,达到使共青团育人工作的客体全面发展的培养目的。
3、目的性原则
系统是一种目的性系统,这种目的性首先表现在共青团育人工作有一个根本的总的目的,就是要坚定不移地遵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不能背离这个总的目标。其次,共青团育人工作各个子系统又有非常明确的直接目的。比如组织建设系统通过发挥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团员模范先锋作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校园文化系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和文体活动,创造以浓厚文化气氛为主体的环境,使学生潜移默化接受熏陶,陶冶情操,树立创新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自我教育系统通过学生实践活动,在工作中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标。

三、基于系统论的高校共青团育人工作
高校共青团要以努力培养多维化的社会精英人才为目标,抓紧理论研究、组织建设、干部培养等基础工作,兼顾全面,突出重点,以引领、培养、服务为手段,抓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建设、优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创业、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人文素质培养等素质拓展工作,并着力解决好信息化、基地化等辅助支持手段建设工作。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可以着重加强两个平台建设,突出通才教育。
(一)加强大学生主题教育平台建设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使广大学生都深刻认识到,党和人民对当代大学生寄予殷切希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奋斗,青年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能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面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精神的基本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二)加强大学生素质拓展平台建设
共青团活动建设必须符合团员青年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加强校园文化平台建设,完善文化育人系统。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共青团工作中的主线作用,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学风为核心,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将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具有时代特征、体现科学品格和人文精神的先进文化。加强学生科技建设,拓展科创平台。依托学科群、链建设,重点构建体现我校学科交叉的科技平台,组织团员青年参与各类科技竞赛。加强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平台建设,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完善人格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精心策划、积极组织团员青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基地化建设,不断探索学生融入社会、成长成才的有效方式。
(三)突出通才教育
前不久,国内某著名大学校长提出大学要培养“四不象”型的人才,引起了国内多家媒体的热烈讨论。但事实是,通才教育的主张古已有之。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不器”的说法,意思是君子不能像器皿那样,只有一种用途。现代大学中蔡元培、梅贻琦两位校长也都是主张通才教育的。哲学家冯友兰提出高等教育要能够使青年“转知成智”,也是这个意思。正如英国教育家亨利•纽曼所说的,“智力的全面培养对学习专业和科学是最好的帮助,受过教育的人能够做文盲所不能做的事。一个人学会了思考、推理、比较、辨别和分析,练就了审美力,养成了判断力,增强了内心的想象力,这之后,他的确不一定马上成为一名法学家、一名辩护律师、一名演说家、一名政治学家、一名医生、一名商人……但是,他将处于这样一种智力状态,即它能够从事以上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或从事以上任何一门职业。”亨利•纽曼还说:“大学训练是达到一种伟大而又平凡目的的手段,它旨在提高社会的思想格调,提高公众的智力修养,纯洁国民的情趣,为大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为大众的志向提供确定的目标,扩展时代的思想内容并使这种思想处于清醒的状态,推进政治权力的运用以及使个人之间的交往文雅化。”
目前大学中的教育是分专业的,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中规定:共青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这就必然决定了共青团的工作的性质是属于通才教育的。在实践中,高校共青团举办的各种活动,若想归入到哪个特定的专业领域,既不可能,也无必要。事实上,这些活动正是培养学生全面的知识底蕴和素质的摇篮。青年学子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也就是在感受大学的活力,感受到大学精神的魅力。无庸置疑,在这些方面,我们做得还很不够,和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很大的差距。然而,差距同是也正是我们共青团工作的发挥空间,新世纪、新时期的团工作,要想有更大的作为,要想凝聚先进的青年,就必须在这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推荐访问:共青团 系统论 育人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xuexipeixunxindetihui/2021/0321/19436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