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全会学习体会(发展社会事业方面)

【www.zhangdahai.com--专题心得体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的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对于进一步树立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安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安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发展社会事业,是推动安徽快速发展、构建和谐安徽的重要条件。
  近几年来,安徽省大力实施科教兴皖战略,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我省社会事业的发展状况还存在明显不足,农村的社会事业更是薄弱。这集中表现在社会事业投入不够,农村的教育、卫生设施明显落后,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较为贫乏。
  造成这种状况的客观原因固然是经济欠发达、财力有限,但从主观上看主要还是对发展社会事业认识不足。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同志认为经济建设是硬任务,社会事业是软要求,因而重经济发展轻社会事业。从全省总体上看,近年来我省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虽有较大增加,但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又比如科技方面,我省科研经费近几年虽有提高,但仍不能适应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也制约了我省科技的发展,而且科研经费主要投向大中城市,导致城乡社会事业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考核机制上来说,存在重经济指标、轻社会事业发展的情况。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社会事业本身的发展,也会影响经济建设,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与构建和谐安徽的要求不相适应。对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引起重视,通过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安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与和谐安徽建设。
  2. 发展社会事业,构建和谐安徽,必须把教育、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发挥教育、科技在提升人的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构建和谐安徽方面所具有的特殊作用,是安徽发挥优势、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安徽省教育、科技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5%,“两基”水平继续保持全国二类水平地区领先地位,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7.4%,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5%。全省有专业技术人员90多万人,在皖的中科院和部属科研机构20家,省属科研院所逾200家,拥有包括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在内的各类高校82所,拥有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但是,安徽也存在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结构不合理、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人们的科技意识不强、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还不够明显等问题。因此,我们要坚持把教育、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继续实施科教兴皖和人才强省战略,为加快发展、富民强省,构建和谐安徽,提供强大的智力和技术支持。
  一是实施“两基”巩固、提高、攻坚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工程,进一步完善和推行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通过加大投入、调整结构、促进地区及学校之间教师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快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实现教育公平。二是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继续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加快安徽大学“211工程”二期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合肥工业大学的省部共建工作,支持中国科技大学为进入我国一流大学行列而进行的有关建设。三是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社区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建立开放型的全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努力建成一批覆盖全省的学习型组织网络。以未成年人和大学生为重点人群,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四是加强科技工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坚持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举,增强工农业和经济发展的后劲。五是广泛开展科普活动,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同时,积极推进合肥科学城建设,努力把合肥建成全国基础研究与原创性研究的基地、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
  3. 发展社会事业,构建和谐安徽,必须加快发展卫生和体育事业,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和保健水平。
  推进卫生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安徽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从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出发,加大了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力度。目前,全省共有卫生机构7500多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6.9万人。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健全,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县市防疫站和妇幼保健机构基本达到了“一无三配套”(无危房,房屋、设备、人才配套)的目标。但也要看到,现在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两个体系还不健全,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屡有发生,影响了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好卫生和体育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要落实《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安徽省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加快完成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医疗救治国债项目建设任务,构建公共卫生安全网,努力提高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疾病的防控处置能力。二是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要加强农村乡镇卫生院建设,改善设施、条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认真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完善方案,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强农民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
以“关注健康、关爱生命”为主题,广泛开展全民动员防控传染病活动,建立健全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科学防控机制。三是深化卫生体制改革。要尽快完成乡镇卫生院的人员、业务、经费等上划为由县卫生部门统一管理的工作;
深化医疗机构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公开招聘和合同聘用制;
推进各类医院实行管办分离,建立起以法人治理结构为特征的运行机制。四是深入开展诚信医院创建活动,加强行风建设,解决群众“看不上病”和“看不起病”的问题。五是大力发展群众体育。要认真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广泛开展社区体育、农村体育、学校体育、职工体育等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体质和健康水平。
  4. 发展社会事业,构建和谐安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几年来,安徽省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文化产业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安徽省文化发展现状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相比,与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相比,都有不少差距。我们要从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利益的高度,加强组织协调工作,进一步抓好文化建设。
  一是继续实施“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坚持不懈地推动文化创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二是面向群众,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社区文化、村镇文化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活动载体的建设,完善区县、街乡、社区(村)三级网络,大力活跃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街巷文化、乡村文化、家庭文化,不断提高群众参与程度,增强各种文化活动的实效性。三是着力发展地方特色文化艺术。要积极推动以黄梅戏为代表的各类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
坚持办好3年一届的安徽花鼓灯会,认真开展“民间艺术之乡”评选活动;
研究和挖掘“道家文化”、“徽州文化”、“皖江文化”等具有安徽特色的历史文化,努力扩大地方文化的影响力。四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开发,按照“861”行动计划,推动文化产业基地项目建设,扶植一批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加大“扫黄打非”力度,促进文化市场有序发展,为广大群众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

推荐访问:学习体会 全会 六中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zhuantixindetihui/2021/0223/138897.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