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现状 脑静脉窦血栓治疗方法

【www.zhangdahai.com--爱岗敬业演讲稿】

  【摘要】目的:分析脑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的临床特征、诊疗措施及疗效。方法:分析30例CVST患者的发病形式、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本组多为急性、亚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颅高压、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等症状,影像学表现为静脉窦闭塞及脑梗死,治疗抗凝为主,有效25例,无效5例。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多样化,要结合病史、症状与体征、辅助检查进行诊治。认识CVST的临床特征并行MRV检查是正确及时诊断的关键,抗凝是主要疗法。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形成;静脉血管显像检查;CVST疾病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084-1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少见类型,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漏诊、误诊,均需影像学检查确诊。收集3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17~56(平均37.54)岁;急性起病(1周内)9例,亚急性起病(1周~1个月)5例,慢性起病(1个月以上)6例;感染因素所致1例,非感染因素9例。其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9例,妊娠及围产期3例,乳突炎3例,血小板增多2例,服用避孕药1例,糖尿病1例。本组中头痛5例,伴恶心,呕吐4例,伴视力下降5例,有意识障碍2例,局灶性肢体功能活动障碍6例,外展神经麻痹8例。本组均进行头部CT和MRI检查,5例发现脑内梗死灶,伴有灶内渗血3例;脑水肿11例;脑实质内无异常11例。颅脑MRV显示,3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脑静脉窦闭塞,其中累及上矢状窦10例,横窦5例,乙状窦10例,直窦3例,颈内静脉及下矢状窦2例。
  2治疗方法
  本组均予脱水、抗凝治疗;有抽搐者予抗癫痫治疗;合并感染者予抗生素治疗;并针对病因治疗。15例在抗凝基础上行经双侧颈内动脉各注入尿激酶50万U溶栓治疗;15例予静脉溶栓治疗。
  3治疗疗效
  本组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7例,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仅有轻度头痛或视力下降,无肢体抽搐或活动障碍)20例,无效(临床症状与入院时比较无明显改善)2例,脑疝形成自动出院1例。
  4影像学检查
  5例CT显示双侧顶枕叶低密度影伴部分高密度改变,有出血性脑梗死及脑水肿表现,5例MRI平扫上矢状窦区血栓信号,增强轴面示空三角征,矢状面充盈缺损征,20例行MR静脉血管显像检查:静脉窦不显影、不规则的狭窄。
  5治疗及预后
  10例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及对症治疗,治愈出院;3例昏迷、颈硬、呕吐,急剧恶化,7例后自动出院;3例病程较长,昏迷、抽搐5例无好转自动出院,2例误诊半月左右,因脑疝死亡。
  6CVST疾病分析
  CVS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病因复杂,一般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病因不明,继发性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较少,本组仅1例,近年来遗传背景受到重视,约占10%~15%。
  CVST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两大症候群:即颅高压和局灶性神经功能损害症状。通常缺乏特异性,故依据临床表现往往不能做出正确诊断,易漏诊、误诊。有学者提出,青壮年患者有以下临床表现:近来出现不同寻常的头痛;缺乏危险因素的卒中样表现;颅脑CT上出现出血性梗死灶,且不符合血管分布时,应考虑到CVST,及时作相关影像学检查以及时确诊。CVST确诊靠影像学检查,特征性CT改变为“△”征。头颅MRI较CT更有特征性,急性期(1周内):静脉窦呈等T1短T2信号;亚急性期(1~2周)为长Tl长T2信号;慢性期(2周后)血栓再通时可恢复流空现象。MRV是诊断CVST的重要手段,但MRV很难区别变异的静脉窦,所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仍是诊断CVST的“金标准”。但MRV无创伤性、快速成像、动态观察方便均是DSA不可比拟的。
  本组头颅CT、MRI,MRV,DSA检查均符合上述特征。腰椎穿刺检查也很重要,除了解颅内压外,还可以鉴别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对治疗也有指导意义,因此应列为常规检查。本病治疗原则为抗凝溶栓及针对病因治疗并避免各种危险因素。对于CVST后伴发出血性梗死的患者,临床证据表明同样可以抗凝治疗,对患者最终转归无不良影响。近来有报道用左右颈动脉交替注射尿激酶治疗效果好。本组5例用动脉溶栓治疗,3例痊愈,1例好转,1例无效。4例用静脉溶栓,2例好转,2例无效。本组2例无效,1例脑疝形成。分析该3例患者,2例血栓累及3个以上静脉窦,1例为感染性CVST。提示多发性及感染性CVST者预后不良,应引起重视。总之,神经影像学的进步使得CVST早期诊断和治疗成为可能,故预后改善,近期报道病死率已下降到6%~30%。
  7结论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虽然不典型,但是有一定的规律:年龄较小,平均37岁;患者有基础疾病或高凝因素;病程进展较快,急性、亚急性起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明显,MRI可清晰显示静脉窦流空效应消失、脑静脉窦内有信号不同的血栓,增强显示空三角征和充盈缺损,间接征象见脑梗死、脑水肿、脑出血等;MR静脉血管显像能更好地发现堵塞的静脉窦,是CT、MRI的重要补充手段。本病治疗原则主要是抗凝、溶栓。
  参考文献
  [1] 李文秀,员伟强.2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16(4):472-473.
  [2] Stana J.Thrombosis of the cerebral veins and sinuses[J].N Engl JMed,2005,352(7):1791-1798.
  [3] 涂小平,李慎茂,朱风水,等.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8,30(1):40-42.
  [4] Smith R,Hourihan MD.Investigating suspected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J].BMJ,2007,14(8):794-795.

推荐访问:静脉 现状 血栓形成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yanjianggao/aigangjingyeyanjianggao/2019/0401/4935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