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硫仑与双硫仑样反应|双硫仑样反应

【www.zhangdahai.com--爱国演讲稿】

  乙醇在体内氧化代谢主要靠两种酶,即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乙醇进入体内后,先经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然后再经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最后完全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酒量大的人都是这两种代谢酶活性较高的人。如果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或缺失,就是喝酒容易脸红的人。这是由于饮酒后,乙醇产生的乙醛具有扩张毛细血管的功能,造成了脸红。
  双硫仑作为戒酒药物,其作用机理是抑制乙醛脱氢酶,造成乙醛在体内聚积,迟迟不能代谢。在服双硫仑药物期间饮酒,体内积蓄的乙醛就会引起的恶心、头痛、焦虑、胸闷和心率加快等现象。后来发现,可以抑制乙醛脱氢酶的物质远不止双硫仑一种。某些药物化学结构中含有与双硫仑结构相似的“甲硫四氮唑侧链”,同样可抑制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导致饮酒后体内乙醛聚集,称之为“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用药期间饮酒或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胸闷、喉头水肿、口唇紫绀、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乏力、面部潮红、多汗、失眠、头痛、恶心、呕吐、眼花、嗜睡、幻觉,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至60~70,30~40毫米汞柱,并伴有意识丧失。该症状容易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等,严重者可因抢救不及时而丧命。
  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主要有头孢类抗生素和某些咪唑衍生物,如头孢类的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头孢噻肟等;抗菌药物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唑酮、氯霉素等;抗真菌药物酮康唑,以及降血糖药物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苯乙双胍等,均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曾通报了多起临床上发生的严重双硫仑样反应病例。例如某53岁男性患者,因支气管炎连续注射了3日头孢哌酮钠。症状好转后的第二天饮白酒100毫升左右,半小时后出现胸闷、心悸、头晕、呼吸困难,进而出现休克症状,体温降至35℃,血压60/37.5毫米汞柱。立即予以吸氧,给予地塞米松、多巴胺、生脉注射液、纳洛酮等静脉滴注,抢救后血压回升,数小时后症状逐渐减轻。
  对双硫仑样反应应采取的措施 (1)卧床休息,休克者采取“V”型体位;(2)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改善组织缺氧;(3)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静滴或静推,并补液及利尿;(4)根据病情对症处理。如嗜睡、意识不清,可以给予纳洛酮对症治疗。
  如何预防双硫仑样反应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排出体外,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在服用上述药物期间及用药后一周内,不要饮酒或直接接触酒精,以及药酒、含乙醇的饮料等,避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双硫仑样反应的严重程度与应用药物的剂量、饮酒量呈正比,饮用白酒较啤酒、含酒精饮料等反应重。
  含乙醇的药物和食品 各种酒类均含有乙醇,包括中药药酒。内服和外用的酊剂(如碘酒、云南白药酊等)也是含醇制剂。某些药物注射剂的溶剂中含有乙醇,如氯霉素注射液、安定注射液、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等。注射用血塞通,专用溶剂也为含乙醇水溶液。市场上销售的饮料,标签上必须严格按照食品包装规定标示成分表,消费者可仔细查阅识别。

推荐访问:双硫仑 双硫仑样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yanjianggao/aiguoyanjianggao/2019/0425/9415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