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注血小板的临床指征_血小板输注在临床中的应用

【www.zhangdahai.com--感恩演讲稿】

  【摘要】本文阐述了血小板制剂的分类、血小板输注适应症及用法。在临床应用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血小板制剂,严格按照血小板的适应症给予临床输注,掌握剂量与用法,注重疗效观察,以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
  【关键词】血小板;适应症;剂量与用法;疗效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latelet
  Chen Mingzhen
  (Shandong Province Xintai Red Cross blood station,Xintai,Shandong 271200,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clearly spelled out the category of the platelet and the indications and usage of platelet transfus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we should use platelet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he given clinical indications and usage for platelet transfusion, pay attention to observe the effect in order to obtain a good effect to stop bleeding.
  【Key words】platelets; indications; dosage and usage; effect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以及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血小板输注是治疗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所致出血最有效的方法,故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1 血小板制剂
  临床中输注的血小板制剂,主要有浓缩血小板(PC)和单采血小板两种。浓缩血小板多采用多份全血分离制备而来,根据制备方法又分为手工分离制备和专用血液成分制备机分离制备。单采血小板制剂采用专用血液细胞分离机从单个个体采集。根据存储方式不同,血小板制剂,又分为常规保存和冰冻保存两种。
  1.1手工制备血小板手工分离血小板是对血液成分的有效利用,避免了血液资源的浪费、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但因血小板含量低,一个治疗量需输注多个供者的PC,易输入多种抗原,增加了患者输注过程中感染和发生免疫反应的风险。
  1.2单采血小板血小板来源于单一供着。这一技术不但增加了血小板的供应量,献血员暴露少,而且减少了输血感染和发生免疫反应的风险。对某些重症血液病,如骨髓移植患者预防出血或止血,能取的较满意的效果。也可以为已产生同种抗体的患者,选择HLA及血小板血型相匹配的供血者的血小板。
  1.3根据存储方式不同,血小板制剂,又分为常规保存和冰冻保存两种。常规保存方式为22℃振摇。单采血小板的常规保存方式保存时间最长可达 5天;而由多个供着手工采集血小板应于4―6 h 内输注【1,2】。冰冻保存多以二甲基亚砜为保护剂,-80℃低温保存。即刻止血效果好,保存时间长,可达2年【3】,并能及时供给,输注安全,主要用于自体血小板冻存或紧急输注。
  1.4针对输注血小板所导致的临床并发症,人们还采取了多种方法制备血小板。如γ辐照血小板,能降低同种免疫反应和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疾病;洗涤血小板,可有效降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病毒传播,减少过敏反应;白细胞去除血小板,能避免或减少同种免疫反应、免疫抑制及肺微血栓的发生等,提高了临床输注血小板的安全性。
  2血小板输注适应症
  2.1血小板生成障碍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例如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药物性骨髓损害等。血小板数量与临床出血程度是决定血小板输注的重要因素,通常将血小板输注的阈值定为血小板计数在20×109/L以下【4】。血小板数低于50×109 /L时,某些病人也可发生少量出血,如皮肤紫癜,鼻腔或口腔出血,在一般止血措施无效的情况下,也可考虑输注血小板。
  2.2急性血小板减少:例如大量输血,体外循环,严重感染(细菌,病毒)等所致的急性血小板减少伴有严重出血者。
  2.3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包括先天性或获得性血小板功能缺陷疾病,如巨大血小板综合症,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性血管假血友病,药物,肝肾疾病等引起的血小板功能异常。由于先天性血小板功能异常患者反复多次输注血小板会产生抗体或无效性输注,因而只有当患者有严重出血或有外伤需做手术时才用血小板输注止血。
  3剂量与用法
  血小板输注剂量可按患者体重或体重表面积来计算。对无血小板输注无效,无其他可引起血小板消耗的疾病时,按每10kg体重输血小板2个单位(400ml全血制备)或每平方米BSA输血小板8个单位计算,1个60kg体重的患者输血小板12个单位,1小时后可提升血小板数50×109/L。为了确保血小板上升的效果,成人一次一般应输PC12-16个单位,甚至更大剂量才能达到治疗效果。输入血小板存活期约为5天,故应每2-3天输一次直至出血停止。
  血小板输注注意事项:1)原则上要求ABO血型相合,育龄妇女要求Rh系统相合。在缺乏ABO相同血型血小板时,可输异型血小板,但要求ABO血型相容且其含红细胞数少于5ml,否则应作交叉配血。2)输注多个供血者的PC时,输注前通过无菌混合器将数袋血小板逐一汇总到一个袋内输注;也可单袋分别输注,输注后应用生理盐水冲洗血袋,使粘附于袋壁的血小板输入而不至于浪费。3)血小板输注应用过滤器快速输入,严禁向PC内添加任何溶液和药物。4)输注血小板可有发热、寒战、皮疹等不良反应,此时不易用阿司匹林等药物。5)血小板输注后计数不升高,可能是已产生血小板抗体即所谓血小板输注无效,应检测受者的HLA抗体,血小板特异性同种抗体。此时最好输注HLA相合,交叉试验阴性的机采血小板。6)由于冷冻保护剂DMSO有毒性,尤其是对儿童患者毒性更大,因此选用冷冻血小板时要慎重。
  4 疗效观察
  4.1 临床止血效果 血小板输注并不单是为了提高计数,而主要是为了达到止血目的。在一些能引起血小板破坏增多的患者中输入血小板,虽然输入后血小板计数仍不高,但能使出血情况有所改善。
  4.2 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5]: 输注有效者CCI应大于10.计算公式如下:
  CCI=[(输注后血小板数-输注前血小板数)×体表面积m2]÷输入血小板总数(1011)体表面积(m2)=[体重(kg)0.425×身高(cm)0.725×71.84] ÷1000, 或 :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
  4.3 血小板输注回收率 回收率%=[(输注后血小板数-输注前血小板)×血容量L]÷输入血小板总数×2/3,输注后1小时血小板的回收率应大于60%,24小时应大于40%。这是因为输入的血小板有1/3进入脾脏血小板储存池中。
  4.4 根据血小板计数估测输注效果 血小板输注1小时及24小时升高都满意,说明剂量足够和治疗量有效。两者不增加,除有可能剂量不足外,最可能的原因是免疫作用引起的无效性。如果输注1小时的计数升高满意,24小时计数下降或又回到输前水平,可能是由于出血,感染或脾肿大等原因引起。由此可见,输后1小时血小板计数有助了解输入的血小板数量是否足够,协助了解是否为无效性血小板输注;输后24小时血小板计数可了解血小板存活期,并决定血小板输血的频率。
  5 影响疗效的因素
  5.1脾脏肿大,脾脏肿大患者要比正常人血小板破坏增多30%,且在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计数上升缓慢,故血小板的输入量也要增加。
  5.2感染 严重感染时常合并血小板减少,常需要加大血小板输注量[6]。
  5.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或消耗性凝血障碍,必须加大血小板输注量,并随时注意输注频率。
  5.4输注无效的原因,输注剂量不足,免疫原因,血小板未震荡或过分震荡,供血者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
  6讨论
  在临床应用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血小板制剂。血小板抗体一旦产生,将给患者的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所以,血小板的选用务必慎重。对于不需长期输注血小板的患者,可以选用ABO相合的手工血小板;对于需反复多次输注血小板的患者,则需选用加工处理的血小板,对于已出现血小板同种免疫的患者,则应选用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阴性、单一供血者的血小板或冷冻保存的自体血小板。总之,为了充分利用无偿献血资源、及时满足患者治疗需求,应科学合理地使用不同的血小板制剂, 严格掌握血小板的适应症,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参考文献
  [1]Leytin V, Allen DJ, Gwozdz A, et a.l Role of platelet surface glycoprotein Ibαand P-selectin in the clearance of transfused platelet concentrates[J].Transfusion, 2004, 44(10): 1487―1495
  [2]Sandgren P, ShanwellA, GullikssonH. Storage ofbuffy coat-derived platelets in additive solutions: in vitro effects of storage at4℃[J]. Transfusion, 2006, 46(5): 828―834
  [3]赵树铭. 血小板的制备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9):728-731.
  [4]Gaydos LA, Freireich EJ, MantelN.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 between platelet countand hemorrhage in patientswith acute leu kemia[J]. N Engl JMed, 1962, 266(3): 905―909
  [5]白志刚.血小板输注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实用医技杂志, 2006,13(4):579.
  [6]宋雪.血小板输注后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检验,1999,14(1):19

推荐访问:血小板 临床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yanjianggao/ganenyanjianggao/2019/0326/3758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