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www.zhangdahai.com--护士节演讲稿】

薛菲 张艳 刘国香

1海军特色医学中心空勤科,上海 200052;
2海军特色医学中心护理部,上海 200052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指的是护生完成学校学习后继续于医院进行规范化的临床理论、实践技能教育形式,可使新护士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促进其护理技能的有效提升〔1-2〕。近年来,人们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如何对新护士展开有效的规范化培训、提升其整体护理质量已经成为临床带教工作的重点之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综合应用多种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可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3〕。本文拟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护士共80名,均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海军特色医学中心参加规范化培训的新护士,按电脑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名。纳入标准:①于专业护理院校毕业者,②已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者,③与该院规范化培训条件相符合者,④自愿参与研究并配合进行签字者。排除标准:①入职前已有3个月以上临床工作经验者,②规范化培训期间离岗3个月以上者,③不能遵守规范化培训、本研究相关规定者。对照组男15名(37.50%),女25名(62.50%);
年龄22~28岁,平均(25.02±1.35)岁;
文化程度:高职高专12名,大专18名,本科10名。试验组男16名(40.00%),女24名(60.00%);
年龄22~27岁,平均(24.50±1.32)岁;
文化程度:高职高专11名,大专17名,本科12名。本研究已通过该院医学伦理会,且入选护士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方法展开培训,主要为教师进行相关理论知识讲解、案例分析后,示范相应的护理操作,学生进行练习。试验组以混合式教学模式展开培训:①培训前分析。以该院新护士培训目的为依据,确定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培训目标,并对新护士展开调查,了解其护理水平。同时选择并确定教学方法,包括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分组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②展开培训。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对新护士展开培训,予以相关理论知识讲解后,选择典型案例,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阑尾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等,通过网络平台对具体案例、教学内容进行发布,包括影像学资料、病史、体格检查等,将新护士分作7~8人的学习小组,指导其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自主展开情景演练、角色扮演,各小组成员分别扮演患者、医生、护士的角色,演示对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并通过摄像记录。随后,培训教师组织各小组共同观看情景演练、角色扮演视频,相互交流,指出其中的问题。同时,培训教师引导各小组自主对优点、不足进行总结与分享,其他小组成员则予以补充。③课后学习。每次培训完成后,培训教师于网络平台上对自主学习任务进行发布,引导新护士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并提供提问平台,让新护士能够随时通过微信、QQ、邮件等形式向培训教师提问,教师则及时解答问题。

1.3 观察指标

①新护士成绩。培训前、培训后,以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目标为依据,设计理论、实践操作考核试卷,组织新护士进行考试,理论、实践操作总分均为100分。②新护士综合能力。培训前后,予以两组新护士中文版护生核心能力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Nursing Core Competency Scale,CINS)〔4〕、迷你临床演练评价量表(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5〕评分,了解其综合能力。CINS量表共6个维度,总分43~301分,得分与核心能力呈正比;
mini-CEX量表共7个维度,各维度0~9分,总分63分,得分越高、临床实践能力越强。③护理质量。培训前、后,分别从护理操作、沟通协作、服务态度、应急能力等方面对新护士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各方面总分均设置为100分,得分与护理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2.1 两组新护士成绩比较

培训前,两组新护士理论、实践操作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培训后,两组以上成绩均提升,且试验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新护士培训前后成绩比较(分,

2.2 两组新护士综合能力比较

培训前,两组新护士CINS、mini-CE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培训后,两组综合能力评分均提升,且试验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新护士培训前后综合能力比较(分,

2.3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培训前,两组新护士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培训后,两组护理质量均提升,且试验组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培训前后护理质量比较(分,

近年来,治疗新技术、方法不断增多,护理工作内容不断拓展,临床上对专业护士的需求量不断提升,新招护士增多,为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需展开新护士规范化培训〔6-7〕。而新护士规范化培训除了需对其进行基础理论、技能、临床思维等方面的培训外,还需展开人文素质方面的培训,以培养更多临床实用型护士〔8〕。现阶段,我国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尚无统一的标准与模式,各医院多依据该院需求进行培训,培训模式、方法单一,难以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结合课堂面授、网络辅助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联合应用,可有效提升教学有效性〔9〕。王进等〔10〕的研究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基本技术》教学中,发现课程结束后学生理论成绩是(82.76±9.05)分,实践考核成绩(84.94±5.93)分,且护士对此教学模式的认同度达到了100.00%。本次研究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新护士展开规范化培训,结果提示,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成绩。混合式教学模式于培训前展开培训,对培训目标、学习方法进行选择与确定,培训过程中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培训后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各种教学方法同时应用,可对新护士进行更为全面、规范的培训,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进而使其理论、实践操作成绩得到有效提升。②可有效提升新护士综合能力。本次研究提示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促进其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新护士展开规范化培训时,培训过程中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的应用,可使新护士在培训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对其学习动机进行激发,使其主动参与学习、实践活动,提升其核心能力、临床实践能力〔11-12〕。同时,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可促进新护士在培训过程中相互交流、协助,使其多方面的临床能力得到培训与锻炼,进而达到提升其综合能力的效果〔13〕。③可有效提升新护士护理质量。本次研究提示,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新护士展开规范化培训可促进其护理质量有效提升。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新护士展开规范化培训后,新护士成绩、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进而可达到提升其理操作、沟通协作、服务态度、应急能力的效果〔14〕。除此以外,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培训教师可依据新护士具体需求、本院实际情况等不断对适合于新护士的教学方式进行选择与调整,使新护士在培训过程中最大限度获益,进而达到有效提升的整体护理质量的效果〔15〕。

综上所述,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可有效提升其成绩、综合能力,进而提高其护理质量。但此次研究存在不足,如仅选择80例新护士、未行更为长期的观察等,需展开进一步研究,以深入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规范化护士统计学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22年2期)2022-10-12最美护士安徽医学(2022年9期)2022-09-23最美护士安徽医学(2022年7期)2022-07-28统计学符号书写要求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2年2期)2022-03-22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临床医药实践(2022年2期)2022-03-07时间都耗在表表、牌牌上 变味的规范化令人厌烦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当代陕西(2020年22期)2021-01-18援鄂护士林燕华的元宵节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地方立法调研规范化建设探析人大建设(2017年8期)2018-01-22在美国当护士的酸甜苦辣海外星云(2016年7期)2016-12-01

推荐访问:规范化 教学模式 护士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yanjianggao/hushijieyanjianggao/2023/0428/59086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