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身体素质 用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评价大学体育教学质量

【www.zhangdahai.com--就职竞职演讲稿】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223003)   摘要:运用测试法,对苏北部分高校的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进行测试和调查,对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身体素质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质了解,提高高校体育课教学和体育辅导的针对性,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评价机制等,引导和帮助他们科学锻炼,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大学生;身体素质;大学体育
  一、引言
  建国以来国家一直都密切关注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制定了《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到目前实行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虽然国家不断出台新的体育法律法规,但是在校学生的体质问题确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且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生的体质呈下降趋势。我国每5年进行一次国民体质调研测试,从2000年到2005年,我国国民体质呈下滑趋势。
  
  
  
  
  
  相比两次数据,速度和耐力素质的下降特别令人担忧。2007年5月7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中再次强调,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存在严重下滑的情况,其中耐力素质连续20年下滑,柔韧、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都不同程度地呈下降趋势。在2004年全国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就提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如果学生测试不合格就不能毕业,目的就是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体质强健的重要性。但单纯依靠教育主管部门的强制措施,光靠大学中的体育课来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是远远不够的。
  本文通过对淮安市部分高校体质测试结果的收集,并进行了数据的筛选和对比,对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淮阴工学院和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3138名学生进行抽样对比,研究对象是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都参加测试的学生,根据每所学校参加体质测试人数进行比例抽取,学生比例为1000∶1138∶1000,主要分析这批学生在2008年的体质情况和经过一年高校体育后2009年的体质情况。同时通过网络搜集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参考数值进行研究,得出结论。
  二、大学生总体身体条件的变化和对策
  从三所高校的测试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参加测试的同一批学生在2009年和2008年身体素质方面有较大的变化,成绩有提高的也有降低的,但从总体上看,整体体质测试成绩呈下降趋势,如图1所示。
  图1、2可见,在所有抽样的学生中,下降和提升幅度超过41分的比较少,属特殊个例,成绩变化范围主要1分-10分之间,而且在所有成绩段中,成绩下降的学生有1398人,明显高于成绩上升的585人,在11分-20分之间变化的学生,成绩下降的有721人,同样也明显高于成绩上升的94人,在其他的各分数段中也表现出了同样的成绩变化趋势。在08年测试成绩和09年测试总分对比中我们也看出,在不及格的人数上,2009年有587人,较2008年的413人明显曾多,相反在高分区域,如在81分-90分这个成绩段中,2008年有299人,而2009年仅有138人。很多方面都反映出学生在进入高校后体质情况继续下降,因此,高校体育教学需要较大范围的改革。
  从高校体育课活动的特点来看,参加抽样的三所高校,每周都有1次(90分钟)体育课,大部分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从每次活动的持续时间看,有50%的大学生能保证30分钟左右的活动时间,其中大约40-50分钟的人占30%左右,男生每次锻炼的平均时间和积极性都高于女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第七条指出,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而每周一次的体育课很明显离国家要求的每天锻炼一小时还差的太多。
  我们要重新认识定义高校体育课的意义。课程的设置是根据学生的基本要求确定的,高校体育的教学目标由低到高分成四个区域:(1)运动参与目标。也就是利用体育课的时间使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这是高校体育课最基础的、最低层次的意义。(2)运动技能目标。利用高校体育课时间使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这是高校体育课的高一层意义。(3)身心健康目标。能正确地评价自身的健康情况,掌握有效的提高自身身心素质的知识和能力,把体育运动作为乐趣的获得途径。(4)社会适应目标。正确处理竞争和合作的关系,能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我们可以看出,这四个目标呈明显的递升趋势,而经过对3所涉及学校调查了解,发现目前大部分的高校体育目标只是建立在第一、二层次的基础上。
  高校体育教育之所以没有使在校大学生身体素质不断提升,主要原因是高校体育教学只把体育教育的重点放在了第一和第二层面上,过于注重学生在体育课上的技能学习和参与情况,而忽略了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身心健康教育和体育的社会功能教育,没有能够从根本上使学生认识到体育的社会价值和其他功能。当然改变学生的体育态度需要各方面的积极配合。首先,要以学校的名义指定体育活动时间,并且制定体育活动奖惩制度。其次,体育要纳入班级管理内容,班主任必须把体育工作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教育、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最后,体育老师要做好课后的体育指导工作、课外活动的组织和评价等。总之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体育活动,培养体育兴趣,深层次地认识体育的价值。
  三、大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变化和改善方法
  虽然我们都认识到了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国家也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但是本研究抽样数据变化显示,我们高校体育这一环节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要想真正改观现状、就要更加彻底了解大学生现在每项身体素质的具体情况。下面从身高体重、爆发力、耐力等几个常规指标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改革建议。
  1.身高体重变化
  大学生体重变化情况反映了一段时期学生在生活学习方式和体育锻炼上的时间分配情况。
  从表2的数据分析看,身高体重的变化不是很大。从生理的角度分析,身在大中专院校的青少年,身体发育已经基本结束,身高基本定型,少部分身高体重系数得分下降或上升的主要原因主要归因于体重。但是从表1来看,身高体重分数下降的人数还是比上升的人数要多且有明显差距。
  2.耐力变化情况分析
  3.爆发力发展情况分析
  表3和表4的数据显示,08年和09年的同一批学生的耐力素质和爆发力水平都存在明显差距,总体趋势是08年的成绩明显高于09年的成绩。就体育课而言,研究对象的三所学校在08年和09年同样开设每周2课时的体育课。根据课下自由时间调查,发现08年大约30%左右的同学经常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其中以球类(篮球、足球和羽毛球)为主,部分同学参加校内体育协会。而调查对象到了09年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同学却增长到了45%。
  针对大部分大学生身体素质存在的问题,高校体育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教学成为体育教师关注的核心问题。根据笔者多年从事高校体育教学的经验和对大学生体质的分析,认为高校体育从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考核、国家上报大学生的体质测试数据整个环节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第一,高校体育课程在国家的积极关注和监控下积极开展,基本上所有高校的大学生体育都是必修课程,大学期间体育课时基本上保证在90-150之间,平均在120课时。体育课时基本符合国家要求,但是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却不尽人意。第二,课外体育活动是形成大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社会交往能力、丰富课外生活和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但是,通过作者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要,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切实参与到其中,没有学校的积极参与,没有专业教师的积极指导,学生自由组织,从运动时间、运动方式、运动强度等很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第三,体育考核是体育教学的必须环节,在校大学生要经过3-5次的体育考核。中共中央7号文件中强调,在校大学生可以有15%的学生因为体育考核或体质测试不及格而不能毕业,但是在现实操作实施过程中却不能实现。同时目前的体育考核模式存在较大的不足,体育本身存在自身的特点,受学生身体条件和先天素质的影响又较大,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考核模式还是考核标准一条线,这不可避免地给学生在体育参与和体育课中造成一定的影响。第四,大学生体质测试是国家通过各高校的体质测试了解大部分在校大学生身体素质情况的一个途径,通过了解情况以制定国家政策支持高校体育课和大学生体育活动,但是通过作者对部分高校的了解发现,在体质测试的数据中存在部分问题,造成国家对大学生身体素质情况的错误了解,同时对在校大学生的体育观及他们对待大学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都产生了很多的负面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相当一部分在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呈下降趋势,足以证明部分高校体育课的开展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体质要求,积极改革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学和评价模式势在必行。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要保证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体育理念,把体育课从健身、放松、学习技术的层次不断向身心健康、社会适应的层次过渡。同时学生在课余时间应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在自己能够正确了解自身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当中,在自己不能够正确认识自身情况的条件下能积极与体育教师联系,尽早设计适合自己的运动处方,以进行科学的运动。
  2.学校体育考核要不断更新,并且能根据不同运动层次和不同身体条件学生设计相对应的体育考核,并且要加强对测试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把能够积极促进学生参与身体锻炼做为考核出发点,把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作为一个主要的参考方向,把学生体育参与的心态作为评价标准。同时应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能力,教师要能正确认识不同大学生的需求和条件。
  3.所有高校要把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做为一项国家政策实施,要严格标准,为国家提供可参考的有效数据,为国家制定大学体育法律法规政策提供有效参考,保证大学体育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刘凌宇.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改革的调查分
  析与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9):101-
  103.
  [2]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
  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2002.
  [3] 颜飞卫,等.浙江树人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
  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4,(12):78.
  [4]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
  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51.

推荐访问:教学质量 身体素质 变化 评价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yanjianggao/jiuzhijingzhiyanjianggao/2019/0318/2194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