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患者送来福音|患者的福音

【www.zhangdahai.com--学生演讲稿】

  国家最高科技奖 吴孟超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教授荣获2005年国家最高科技奖。   现年83岁的吴孟超教授是我国肝胆外科的创始人,被称为“中国第一神刀”。他的人生路程,就是中国肝胆外科的辉煌历程。1962年,他创立了“五叶四段”的肝脏解剖理论,提出中国人的肝脏结构应当分为“五叶四段”,被国内外沿用至今;1960年,他主刀完成了国内第一台肝癌切除手术,不久又发明了“常温下肝门间歇阻断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1963年,他实施了国内首创中肝叶切除,闯入了被称为肝胆外科“禁区中的禁区”;1975年,他为一位患者切除重达18公斤的特大海绵状血管瘤,至今仍保持着世界记录;1984年,他成功地为一位4个月的女婴切除肝母细胞瘤,创造了切除年龄最小的世界记录;1993年,他和学生一起成功进行了世界首例腹腔镜下的肝癌切除术。他提出肝癌复发再切除和巨大肝癌二期手术等肝癌治疗概念,已成为肝胆外科的经典概念,由此建立的相关技术,使我国在肝癌外科治疗的理论、技术和疗效方面长期居于国际先进水平。进入21世纪以来,由他主持和组织实施的肝癌介入治疗、生物治疗、免疫治疗、病毒治疗、基因治疗等方法相继应用于临床,并取得重要突破。在他的领导下,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达到48.6%,在国际上首屈一指;小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达到79.8%,迄今保持世界疗效最优。
  现年83岁的吴孟超教授至今仍活跃在医疗、教学、科研第一线。在完成大量的外出会诊、学术交流和医院行政工作的同时,始终坚持亲自查房,亲自为病人做手术。2005年底,他采取间断血流阻断法,亲自主刀为一位肝癌患者切除了严重压迫第二肝门的巨大肿瘤,切除的肿瘤达12厘米×18厘米。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于2006年元月4日康复出院。
  
  我国大肠癌高危人群防治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郑树 张苏展等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
  由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郑树教授、张苏展教授等主持完成的“我国大肠癌高危人群防治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获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大肠癌是我国高发癌症之一。但恰如郑树教授所言:人人都有大肠癌的基因,但为什么大部分人不发生癌变呢?郑树教授和张苏展教授等潜心研究20余年,从多项大样本流行病学研究中明确了我国大肠癌的高危因素,界定了高危人群,回答了这个问题。研究证明,人体抑癌基因或是发生癌变初期的错误,都会被人体及时修复。但一旦发生“甲基化”,抑癌基因就不能发挥作用,人就会患癌症。一系列体内外实验证实,去“甲基化”后对大肠癌细胞中沉默的p15、p16基因具有恢复功能的作用,进而可以抑制癌细胞生长,促使癌细胞凋亡。 郑树和张苏展教授还进行了从现场到实验室的病因机制和干预阻断的系列研究,证实了去“甲基化”可以阻断大肠癌的发生。换句话说,如果通过检查证实你是一个大肠癌发生的”危险分子”,那么,采取切实可靠的去“甲基化”措施,可以在你还没有任何症状时,就把癌细胞消灭在萌芽之中。
  
  三维超声成像的方法学和临床应用研究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
  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联合完成的“三维超声成像的方法学和临床应用研究”,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研究人员在国内率先研制了适用于心脏检查的经食管多平面旋转式三维超声表面成像软件系统;应用抑制心脏结构回声,以灰阶信号显示血流的方法,建立了最早的动态三维血流的灰阶成像法;应用多平面经食管探头,进行胸超声探查,获得了定位更准确、清晰度更高的三维图像,提出了经胸多晶片探头旋转扫描系统设计的新思路。
  研究人员确立了三维超声成像的最佳技术参数,明确了三维超声图像征象的临床意义与诊断价值,提出了瓣膜病变和间隔缺损等病变的三维超声诊断新标准,建立了动态和适时三维超声测量左右心室整体、区域和片断的容积、搏击量、射血分数和心肌重量,以及动态三维彩色多普勒测量主动脉血流量的系列新方法。他们将室壁动态(CK)技术引入三维超声成像领域,建立了三维室壁动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技术,实现了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的立体显示,以及梗死区、非梗死区相对搏击量和射血分数的定量分析。
  根据该成果撰写论文165篇,先后发表于国内外10余种著名杂志,为我国心脏病学检查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做出了贡献。
  
  严重创伤致重要内脏缺血性损伤主动修复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付小兵 黎君友等
  解放军304医院
  由解放军304医院创伤研究室主任付小兵教授与黎君友副研究员牵头完成的“严重创伤致重要内脏缺血性损伤主动修复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项研究历时18年,首次提出利用生长因子促进重要内脏损伤主动修复的概念,系统阐明了生长因子调控重要内脏损伤主动修复的相关机制,提出并确切证实机体氨基酸系统代谢紊乱是导致严重创伤后,重要脏器延迟修复内环境因素的重要学术观点。他们通过动态观察28例战伤、170例烧伤患者体液及器官组织细胞内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发现在创伤、烧伤发展成脓毒症、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或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过程中,氨基酸代谢紊乱呈进行性加重;而随着脏器创伤的修复,氨基酸代谢紊乱也逐步得到改善。根据上述研究成果,他们系统建立了一系列判定器官损伤程度和修复进程的指标和方法。同时,他们还成功研制出一种以改善脏器修复环境和促进内脏器官主动修复为主的新药,经过临床近万例严重创伤、烧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救治成功率显著提高。
  
  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的临床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等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牵头,广东、天津等地参加的大型临床研究项目“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的临床研究”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人们对2003年春季流行的SARS记忆忧新。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中西医结合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y研究者根据中西医结合的特点,建立了在急性传染病流行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经验的研究模式和方法,其中包括试验单位和受试者在被隔离环境下的伦理学、数据原理和质量控制的方案,临床救治方案的评论研究、分层次分析中医药临床诊疗个体化特点,以及临床试验中干扰措施的标准化方法,中西医结合临床实验的组织模式等系列标准,完善了我国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应对方案。
  研究人员还揭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较单纯西医治疗所具有的 优势和特点,如减轻患者的肺部炎症,提高和稳定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减轻患者乏力、呼吸急促和气短的临床症状,减少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等西药的使用;中医药治疗应当在发病早期即介入,而且对重症患者效果更明显;并提出了“SARS三期两型中医验证方法”的初步设想。
  该研究成果先后纳入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诊疗方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中医诊疗指南》。世界卫生组织依据该成果出版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临床试验》一书,在世界范围内推广该研究成果和经验。
  
  新型肿瘤治疗增效药甘氨双唑钠的研究
  
  郑秀龙等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由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郑秀龙教授等领衔完成的“新型肿瘤治疗增效药甘氨双唑钠的研究”,获2005年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目前放化疗仍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因为实体瘤中乏氧细胞(占5%~10%)的抗辐射作用比一般正常细胞强2~3倍,是肿瘤放疗效果不明显和容易复发的根源。郑秀龙教授率领课题组,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就把目光瞄向肿瘤放(化)疗增效这一世界性课题。他们以提高实体肿瘤内乏氧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为出发点,于1984年12月成功合成筛选出一种亲肿瘤、低毒性的活性化合物――甘氨双唑钠。
  该项课题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1035”工程重大攻关项目,并申报了国家一类新药,于1997年9月被国家药监局批准进入临床实验研究。经过4年多的试验,该药在解放军307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上海中山医院等7家临床医院完成了I、Ⅱ期临床验证。结果表明:甘氨双唑钠对鼻咽癌、肺癌、鼻癌和头颈癌有良好疗效,肿瘤病人试用后多数反映感觉良好。
  2000年,有关甘氨双唑钠的专利荣获中国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局组织共同颁发的专利发明金奖。2003年,有关课题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上海市医学科技一等奖。
  
  危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急诊外科手术技术研究
  
  苏肇伉等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苏肇伉教授等领衔完成的“危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急诊外科技术研究”,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以往认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应“择期手术”。苏肇伉教授等科研人员经过潜心研究,提出婴幼儿危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在明确诊断后48小时内可以进行“急诊手术”的新理念。他们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大动脉换位手术、主动脉根部移位手术、双换位手术、Lecompt手术、完全性房室缺损共同瓣下压法手术等,整体提高了危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数量和质量。在他们治疗的病例中,患儿死亡率由未经手术治疗的47%下降至经手术治疗后的4%。同时,他们还创造了患儿手术最轻体重为1.1公斤,以及患儿最小手术年龄为出生后11小时即行“急诊手术”纠治大血管错位的世界记录。
  苏肇伉教授率领的课题组对危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急诊手术”进行了严谨认真的研究和总结,制订了一系列可行的诊治方案,并在我国21家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进行了推广。截止课题完成时,危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急诊手术已达到了164例,手术成功率达到90%左右。
  
  战伤后细菌内/外毒索与多器官损害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意义
  
  姚咏明等
  解放军304医院
  由解放军304医院创伤研究室副主任姚咏明教授等领衔完成的“战伤后细菌内/外毒素与多器官损害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意义”,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战、创伤后由于伤口开放,易致细菌感染,细菌毒素入血可致脓毒症,进而导致多器官损害,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近10余年来,对战、创伤后脓毒症及多器官损害的研究,已成为世界现代创伤外科乃至危害病急救医学领域共同瞩目的重大课题和热点。姚咏明教授等在研究中首次证明生物喋呤参与了细菌内/外毒素休克的发病过程,揭示了生物喋呤介导炎性细胞活化的信号传导通路,发现通过联合检测新喋呤和内毒素,能进一步提高对多器官损害的临床诊断效率,并制订了标准化的检测方法。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调节细胞内生物喋呤的合成过程,有助于降低一氧化氮的过度产生,改善多脏器功能损害,为探索脓毒症休克的防治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
  姚咏明教授等在研究中还发现,高迁移率族蛋白也参与了脓毒症及多器官损害的发病过程,揭示了高迁移率族蛋白在战、创伤后细菌内/外毒素所致脓毒症及多器官损伤过程中的确切作用和意义,提出了高迁移率族蛋白作为一种新的“晚期”炎性介质,参与多脏器损害的理论假说,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对脓毒症和多器官损害的发病机制的认识,并对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了新的参照。
  
  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
  
  陈义汉等
  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
  由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陈义汉教授等领衔完成的“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获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是医学领域里的“未卜之谜”之一,也是世界医学界令人瞩目的攻关项目。自1998年起,陈义汉等避开当时国际心率失常研究领域习惯使用的战略思维,率先采用临床心脏病学、分子遗传学和细胞电生理学技术的结合,对心房颤动进行研究。他们和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中心合作,于2003年初首次在世界上发现了第一个心房颤动致病基因,并揭示了心房颤动的部分电生理学机制。应用同样的技术路线,2003年9月,陈义汉和他的团队又发现了第二个心房颤动基因。他们的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刊物美国《科学》杂志和《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国际权威刊物认为,陈义汉和他的团队所进行的研究,是世界心律失常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发现,并认为是心脏电生理学研究领域里的重大突破。陈义汉等所确定的对心律失常研究的技术路线,已经为世界上大多数心律失常研究者所采用。
  
  肝癌综合性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研究
  
  周康荣 王建华等
  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
  由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周康荣教授等共同完成的肝癌综合性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研究,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介入治疗作为微创手术,是对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上适用此治疗方法的患者占肝癌病例总数的60%~70%。具体操作步骤是应用放射介入技术,将导管选择性的插入为肝肿瘤供养的动脉,直接注入化疗药物,并栓塞肿瘤供养血管,使肝瘤细胞缺血坏死或凋亡。但由于治疗方法不够规范,以往患者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只有65.2%、24.6%、7%。针对这种现象,周康荣教授等在肝癌血供类型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合理的规范化综合介入治疗方案:并采用微导管超选择等先进技术,使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提升至74.4%、43.5%和21.2%,生存质量也明显提高。

推荐访问:福音 送来 患者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yanjianggao/xueshengyanjianggao/2019/0424/9223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