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静脉输液的潜在风险因素分析]静脉输液的目的是什么

【www.zhangdahai.com--护士节征文稿】

  【关键词】 静脉输液;潜在风险;因素      作者单位:272100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据统计[1],门诊患者中有30%要行静脉输液加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平均有95%要行静脉输液加药物治疗,静脉输液对多种疾病的康复和抢救危重患者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静脉输液存在着潜在的风险,不仅可能导致原发病的加重、恶化或死亡,而且会新生病灶。国家发改委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水平。因此,有必要加大输液对机体产生影响程度的研究力度。本文就输液的潜在风险综述如下。
  1 发生输液反应
  1.1 药物过敏反应 在输液反应中药物过敏反应占主要原因,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皮丘疹;局部呈点状或片状,也可表现在全身;胃肠道反应比较明显,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药物过敏可出现憋气、呼吸困难、心率快,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葡萄糖溶液为酸性,可致血栓性静脉炎,稀释血液还可引起红细胞聚集,甚至发生溶血。不适当应用含葡萄糖的大输液时可使血糖在应激性高血糖的基础上进一步升高,加重脑缺血缺氧的损伤。胶体溶液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过敏和类过敏反应等。右旋糖酐每天使用剂量>1~2 g/kg,会引起凝血障碍,除了降低血小板粘附力外还可降低Ⅶ因子活性、降低纤维蛋白形成,以及血液稀释所致的凝血因子减少,同时可造成配血型时的假凝集现象。低分子和小分子量右旋糖酐有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右旋糖酐和明胶制剂均可引起过敏反应,羟乙基淀粉可直接激活血浆酶系统,引起类过敏反应。胶体液的扩容作用,亦可增加脑灌注压及颅内压[2]。
  1.2 热原反应 热原是指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升高的物质总称。一般我们所说的热原是细菌性热原即某些能致热的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静脉输液时,由于药液中含有热原如致热原、死菌、游离菌体蛋白等,患者在0.5~1 h内出现冷颤、高热、出汗、昏晕、呕吐等症状,高热时体温可达40℃,严重者甚至可休克。
  1.3 静脉炎 当患者静脉输液的疗程较长,输入药物的刺激性较强,或因反复穿刺致机械性损伤,以及患者的特殊体质,操作时消毒不严格等都会导致静脉炎。主要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呈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1.4 急性心衰 多因输液量大,输液滴速太快所致,或因原有心肺功能不全,造成负荷过重,引起急性肺水肿,甚至导致急性左心衰。常用的一次性输液器螺丝松紧不稳定,易改变滴速,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引起心血管事件。使用液滴计算滴速的方法亦不可靠,随着滴液速度加快,液量就变大。不同溶液的液滴量相差可高达20%,增加液体的滴速,液滴量之间的差别可达30%。而输液泵能精确控制滴速,但在医院普及尚有一定的难度。
  1.5 空气栓塞 空气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状,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静脉插管及补液的过程中,尤其是中心静脉输液时,由于静脉压低,空气易于经导管逸入中心静脉而导致空气栓塞。长期置管而形成的隧道壁较为僵硬,拔管时若不注意,空气也可经此隧道进入中心静脉。
  1.6 电解质失衡 大输液制剂除碳酸氢钠外,其他输液的pH均

推荐访问:输液 静脉 临床 因素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hushijiezhengwengao/2019/0412/7173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