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稍血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血小板测定的影响_血小板聚集率实验标本要求

【www.zhangdahai.com--民情日记】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9-0228-01      随着血细胞分析仪在全国各级医院检验科的普及,采用静脉血的结果也为大家所肯定。但在不少医院门诊部,由于就诊病人多,尤其是小儿患者,采用静脉血不太方便,往往仍采用末梢血。我们在测定中发现末梢血在不同的时间测定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时甚至差别较大[1]。为此,为了探讨影响因因素,进行手工法与分析仪法测定结果对比实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标本为50例健康人EDTA•K2抗凝的末梢血, 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18~40岁(平均27岁)。
  1.2 方法:抽取健康人末梢血400μl,用自制的EDTA•K2 抗凝管抗凝,振荡混匀,立即在血细胞分析仪上测定,然后将样品静置(室内温度10℃~15℃),分别在0min、5min、30min、60min进行测定。测定前振荡混匀2min。每个时间点测定3次,取其均值。
  1.3 仪器及试剂:sysmex ky-21型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镜检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推荐方法计数血小板。检测前对仪器进行全面保养,用配套4C质控制做质控与校正。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同时对50例标本分别采用分析仪和镜检于不同时间计数。用分析及镜检法分别对同一标本测定3次。
  两种方法0min测定的结果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与30min结果有比较显著差异(P0.05),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血小板有自发聚集的特性,短时间内其聚集是可逆的。但长时间放置后检测,须充分混匀,此时用力过大易破坏血小板,使其大小分布不均,造成计数误差。
  
  3.2 血细胞中血小板体积较小,共胞膜薄易破碎,标本放置时间越长破坏越多。
  3.3 血细胞膜中红细胞破坏也不例外,长时间放置后,易产生红细胞碎片。分析仪检测时间易误将其计入血小板内,引起测定结果假性增高。
  综上所述,由于在高倍镜下可辨别出红细胞碎片与血小板。所以,镜检测血小板结果随时间延长而下降。而分析仪检测结果则是增高的趋势[2]。因此,为保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建议标本采集后应在5~30min内测定,以保证血小板测定结果的准确。
  
  参考文献
  [1] 王新花,高海英.末梢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小板测定结果的影响[J].临床检验杂志,1997,15(5):278
   [2] 丛玉隆,王淑娟.今日临床检验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8-120
  
  作者单位:430300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中医院

推荐访问:血小板 标本 测定 放置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minqingriji/2019/0303/298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