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埃普鲍姆:寻找亲美派

【www.zhangdahai.com--民情日记】

  (吴万伟 译)

  

  反美主义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欢迎。从北京到柏林,从悉尼到圣保罗,美国的诋毁者越来越多。但不是每个人都选择踏上反美的战车, 美国在哪里?在哪些人中间仍然受到崇拜?为什么?请各位来见识一下亲美派。

  2001年9月11日下午在伦敦,商店里素不相识的顾客听到我的美国口音就把手机递上以便我往家里打个电话。当天晚上的欢庆晚会取消了。第二天的政治活动也往后推迟了。一个住在伦敦的美国朋友得到从未谋面的邻居的慰问卡片,他不孤独。绝大部分英国人对华盛顿和纽约遭受恐怖袭击的第一反应就是深深的同情和真诚安慰。

  其实, 对包括欧洲其他地方及世界各地的许多人来说同样如此。9-11几天后我离开伦敦返回当时居住的地方波兰。那天晚上我在一个省会城市参加音乐会,在交响乐大厅的门廊中,有人升起美国国旗,国旗周围点满蜡烛。音乐会开始的时候,指挥宣布演出节目临时改变:原订节目取消,管弦乐队演奏的是莫扎特的安魂曲(Requiem)以纪念9-11的遇难者。

  这些决定都是完全自发的,没有任何的政治色彩。没有人认为听众中有哪怕一个美国人。当然,几天后,第二反应出现了。在伦敦,一名电视观众攻击前任美国大使,指责美国挑动国际仇恨, 所以受到袭击自己也有责任。英国有影响的左派杂志《新政治家》刊登封面文章说了几乎同样的话“你可能说,美国的股票交易员是无辜的,就像越南或伊拉克农民一样不应受到波及,”编辑说“是的,但也不完全是。如果美国看起来像个贪婪和傲慢的霸权的话,那部分原因是美国人让它变成这样的。他们选择了乔治•布什而不是戈尔(Al Gore)和拉尔夫•纳德(Ralph Nader)。”其他地方如欧洲,当时的法国总理若斯潘(Lionel Jospin)已经敦促美国“做出理性的反应”,德国总理施罗德主动提醒美国“我们不是在进行战争。”

  从那以后,9-11之后反美主义的涓涓溪流已经汹涌澎湃成为滚滚潮流。2004年3月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调查显示62%的法国人,59%的德国人,34%的英国人对美国有“些许”或“非常”讨厌的看法。2005年元月,BBC公布的调查显示54%的法国人,64%的德国人和50%的英国人认为美国给世界带来消极的影响。这些及其类似统计结果促使形成了一个微型产业。头版新闻报道,电视评论和专著大量出现, 专门研究反美主义这个现象,而且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人们的兴趣开始低落。今年早些时候新闻周刊再次将这个话题作为封面刊登出来, 标题就是“美国带头,但是后面有人跟着响应吗?”

  考虑到过去四年中人们对反美主义的热切关注,我们还是惊讶地发现对于9-11之后研究分析人们自发的初步的亲美的反应以及普遍意义上的亲美主义研究是多么少。毕竟,有些国家的人民继续对美国,对美国总统,对美国外交政策显示赞同或亲近的态度,甚至到现在为止仍然如此。即使最让人恼火的证据如BBC的调查结果同样显示即使在最激烈反美的欧洲和拉美国家中还有相当比例的人是亲美派。法国38%,德国27%,中国40%,巴西42%仍然相信美国对世界产生了积极正面的影响。他们都是那些人呢?

  

  美国的善行

  

  从历史上看,即使在普遍反美的欧洲大陆和拉美各国也不难发现著名的亲美人士。如政治改革者如哈维尔(Vaclav Havel),他说美国的《独立宣言》激励他奋斗并成为自己国家的缔造者。还有经济改革者如José Piñera,他推崇美国的经济自由,并创造了智利的退休金制度。还有思想家如伊拉克知识分子马吉亚(Kanan Makiya),公开赞同美国推广政治自由的做法。最近在华盛顿为他举行的大会上,马吉亚公开感谢美国人帮助他的国家战胜了萨达姆•侯赛因。(他赢得了掌声,显然这掌声更加热烈些因为明显感觉到的宽慰:至少还有些人喜欢我们)所有这些人是那些有清晰的自由, 民主哲学观念的人,他们要么认同自己的意识形态带有美国色彩,要么感谢美国在历史上对他们国家的支持。

  还有些国家不仅个别人而且整个群体的人持有和美国相似的意识形态或对美国有心理上的归属感, 如英国的撒切尔主义者---首相布莱尔在某种程度上是其继承者,和波兰团结工会运动的前任领导者。虽然撒切尔夫人(本身是个亲美派)已经不在台上,她的政治上的追随者,那些在英国推动积极的政治经济改革的人仍然可能亲近美国。他们的影响反映在英国整体上来说,比其他欧洲国家更可能亲近美国。波兰反共分子仍然记得罗纳德•里根总统在1980年代对他们的支持,因此在这个国家同样有影响,到现在为止仍然比其他中欧国家更加亲美。

  在有些国家,更多的人有这样的联系。比如在菲律宾,BBC调查结果显示88%的人对美国持有正面的看法,这个比例和任何别的地方相比都是非常高的。在印度这个比例是54%,南非是56%,在发展中国家比例尤其高。前两个国家,地缘政治因素可以解释:印度和菲律宾都在打击伊斯兰恐怖叛乱分子,他们认为美国是他们斗争的盟友。(也许因为这个原因,这两个国家也是少数认为布什再次当选对世界产生正面影响的国家)。

  但是在过去20年中,这三个国家确实发生了政治经济上的变化使得他们更加富裕或更加自由或又富裕又自由。这个例子很明显说明人们有理由把得来的繁荣与自由和美国的行为联系起来。

  这些联系不仅仅是模糊的,或笼统的情感。马里兰大学国际调查机构和国际政策态度项目进行的新的统计结果把亲美和反美情绪按年龄,收入和性别进行分类。仔细研究特别亲美的国家,显示亲美派有时候非常具体,比如,在普遍比较亲美的波兰,30-44岁的人更可能比别的年龄段的人亲美。在这个年龄段,58.5%的人说他们感觉美国对世界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但是这也许并不奇怪:这群人亲身经历了团结工会运动和戒严时期,当时他们10多岁或刚20出头,他们对美国支持波兰地下运动有清晰的印象。

  相反,年轻的波兰人对美国的支持明显减少:在15-19岁之间的人中,只有45.3%认为美国是积极的角色,下降了13个百分点。但是这同样不奇怪:这代人对共产主义的记忆非常有限,根本不记得里根支持团结工会的事情。对他们来说,美国是个很难拿到签证的国家,年轻波兰人拒签率非常高。现在波兰成为欧盟的一个成员,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到欧洲旅行和留学,因为到这些国家根本不需要签证。在他们对美国越来越多的怀疑中,他们开始跟随普遍的欧洲反美传统。

  看一下其他反美国家的年龄结构会发现同样的情况。比如,在反美情绪高涨的加拿大,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60岁以上的人普遍对美国有好感,而他们的孩子和孙子就不那么有好感了。60岁以上的人中,63.5 %的英国人,, 59.6%的意大利人, 50.2%的澳大利亚人, 46.8%的加拿大人认为美国对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但是对年龄在15到29岁之间的调查发现,持这个观点的人数明显下降:英国31.9%, 意大利37.4%, 澳大利亚27%,加拿大19.9%。

这个事实同样并不令人吃惊。这些国家在二战期间或以后都和美国有过密切的合作。那一代的英国人亲身感受到或听父母讲过关于丘吉尔和罗斯福的会面,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和美国兵并肩作战,许多意大利人记得就是这些美国兵将他们的国家从纳粹铁蹄下解放出来。

  在年龄上表现出的差异的意义不是这些差异本身,而是它们为美国的外交政策制订者提供了基本的,然而又容易忘记的教训,那就是至少曾经有一段时间美国的对外政策直接影响了外国人对美国的看法。但是这个好像非常清楚的原则在最近几年中却不断受到质疑。

  因为反美主义常常被描述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不可避免的,流行性的病毒,有些评论家甚至表态说这个现象对美国的海外行动没有任何关系。但是,美国的涉外行为,不管是支持反对共产党的运动还是签证政策,肯定有影响。从反面来看待这个问题就一清二楚了:如果他们个人的经历让他们觉得美国好的话,他们对美国就有好感。

  

  奋斗的激情—对某些人来说

  

  然而,直接的政治经历并不是唯一影响外国人对美国观感的因素。世界上有千百万的人不仅把美国看作具体的政治理想,或特定的经济模式,而且把美国和笼统的积极进取,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这些并不都存在于现代美国社会中,但这是另外一个问题)联系起来。广告策划者非常清楚阅读他们时装杂志的普通妇女根本买不起上面的衣服。他们称这些妇女为“渴望向上爬的人”。环顾世界,你会发现到处都有这些“渴望向上爬”的阶层。这个阶层有大量努力奋斗往上爬的人或者可能的亲美派。

  再看一下反美情绪相对薄弱的国家是很有意义的。比如,在英国,对美国支持最大群体绝对来自低收入阶层,来自那些受到正规教育最少的人。在英国,57.6%的低收入者相信美国是给世界积极影响的国家,而持同样观点的高收入者只有37.1%。在南朝鲜问同样的问题,按受教育程度区分结果类似。69.2% 的教育程度低的人认为美国好,而持同样观点的高教育程度者只有45.8%。这个倾向在许多发达国家也是一样:那些积极向上爬的人亲美,那些已经身居高位的人就不那么亲美了。

  在发展中国家,这个趋势好像反过来了。比如印度人中那些年轻,有钱,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往往更亲美,这是有道理的:年轻的印度人有为美国公司,美国投资者工作的亲身经历,而他们的父母则没有。只是到了最近几十年印度才完全开放外国投资,印度人成为国际经济的全面成员。印度的穷人仍然和全球化不沾边呢,但是中产阶级是充满渴望的人,他们急于在说英语美国支配的国际经济中争得一席之地,因而也是亲美的。实际上,印度69%的高收入者认为美国是积极的力量,持同样观点的中等收入者比例是43.2 %,低收入者的比例是29.6%。

  与此不同的是,有些国家作为整体是渴望向上爬的而不是某一个阶层。这里有必要看一下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没有哪个国家可以被描述为像菲律宾一样非常亲美的,尤其是西班牙反对美国进行伊拉克战争的人数非常多,甚至因此推翻了亲美的政府。但是这些国家和欧洲其他反美国家不一样。不仅因为和德国法国不同,他们遵循意大利和英国的模式---收入低受教育程度低的人亲美,而且因为这三个国家在过去几年中都选用了以亲美闻名的领导人。

  西班牙前首相阿斯纳尔(José María Aznar)和葡萄牙总理Pedro Santana Lopes以及现任意大利总理贝鲁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都把与美国建立亲密关系作为他们外交政策的核心,他们三个都派部队到伊拉克协同美国作战。

  确实,9-11之后他们支持美国反恐可以从欧洲人的政治观来解释:像英国和丹麦一样,这些南欧国家不喜欢法国德国主宰欧洲,把美国的存在作为抗衡的力量。但是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欧洲的暴发户:这三个国家都是在过去20年迅速发展起来,至今仍有大量望往上爬的国民。这也能解释他们的政治领袖喜欢美国的原因,按老一辈欧洲人的标准,美国是真正的暴发户。同样的现象也能解释为什么在越南,印度尼西亚,巴西,菲律宾等地一直有那么高比例的亲美人士。他们像美国人一样快速致富,但是还没有富足到能直接跟别人竞争的程度。

  

  亲美派人士的画像

  

  与世界各地亲美主义相关的还有最后一个因素:在欧洲,亚洲,和南美,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对美国有好感。有些情况下,差别还很大。男女对美国观感的差距在印度是11%,在波兰是17%,在菲律宾是6%。这个情况要解释需要从心理上进行分析,笔者对此无能为力, 但是我们可以做些猜测。也许美国总是和军队和侵略联系在一起,这些在历史上往往对男人特别有吸引力。也许美国的外交政策有男子气概,而世界上妇女普遍对外交政策不感兴趣。或许因为男人更容易对力量,创业,资本主义感兴趣。或者美国对男人有吸引力就像布什总统对很多男人有吸引力一样,或者其他什么原因。

  虽然性别差异不像其他因素造成的差异那么大,它同样帮助我们搞清楚典型的亲美主义者什么样子。我们都清楚反美主义者的模式化形象:虚构的阿拉伯大街上充满仇恨的极端分子,在柏林的晚宴上激烈发言的左派报纸编辑,强烈攻击麦当劳的法国农民。现在我们或许该加上新的模式化形象:曾经崇拜撒切尔,到过弗罗里达度假的英国的小商人,矿工子弟,或者波兰的反对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他们1980年代支持里根以及他的法国朋友,现在却不同意巴黎对伊拉克战争的看法,或者印度的股票经纪人,南朝鲜的银行家,菲律宾企业家。他们都和美国客户有良好的关系,他们都支持美国在他们国家驻军,都表现出对布什总统的喜欢,这些他们连对妻子都不愿意表达的。这些人同样应该成为专栏作家和评论家的讨论对象,就像反美主义者已经成为他们的话题一样。

  亲美主义者对于美国很重要,而且应该很重要。这些人应该是美国的天然盟友。他们或许不是多数,不管在世界上或在他们自己的国家。但是他们决不是无关紧要的。毕竟,亲美派会投票支持亲美政治人物,有时候在欧洲还能获得胜利。他们可以对政府施加压力支持美国的外交政策。他们会购买美国产品,和美国公司做生意,到美国度假,观看美国电影。

  换句话说,他们值得培育,因为他们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取决于美国的政策。他们的观点会随着美国大使在他们国家的活动而改变,随着美国国务卿访问他们城市的次数而改变,随着他们的媒体如何报道美国的事情而改变。在美国把欧洲人当作不可救药的反美分子扔到一边之前,美国人应该记住不是所有的欧洲人都讨厌他们。美国人在把反美情绪当作外国人的观点不屑一顾以前,美国人应该记住这个世界上还有大量的人对亲近美国,如果美国人勤于耕耘,这些人会永远存在。

  

  译自: “In Search of Pro-Americanism “ by Anne Applebaum

  http://www.foreignpolicy.com/story/cms.php?story_id=3080&page=3

  译者简介: 吴万伟, 武汉科技大学外语学院讲师。

推荐访问:安妮 寻找 埃普鲍姆 亲美派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minqingriji/2021/0221/134867.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