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是怎么引起的_浅谈脑脓肿的微创穿刺治疗

【www.zhangdahai.com--请假条】

  【摘要】目的:对微创穿刺术治疗脑脓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手术前后全部病例均接受了常规抗生素和脱水剂治疗,有10例患者在包膜形成后进行脓肿穿刺,8例患者在脓肿壁尚未完全成型的时候进行脓肿穿刺。术后每日对脓腔进行一次清理,并在3~5天内拔出穿刺针。结果:穿刺成功率达到了100%,绝大多数病例在接受穿刺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总治愈率为88.89%。结论:微创穿刺法在脑脓肿治疗中疗效显著,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脑脓肿;微创治疗;穿刺治疗
  
  脑脓肿是由于化脓性细菌侵入脑内所引起的,该病会对脑组织造成直接破坏,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颅内感染性疾病,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脑脓肿的年发病率为0.32~1.3/10万人。近30年来,人类的医疗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并没有有效降低脑脓肿的发病率,其原因可能在于存在免疫抑制人群的不断增加。近年来,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开始应用于脑脓肿的治疗当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以来我院进行微创穿刺治疗的18例脑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微创穿刺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的病例为2004年1月~2010年1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18例脑脓肿患者,男8例,女10例,年龄8~64周岁,平均年龄35.6周岁,病程11~39天不等。其中,血源性脑脓肿4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例、肺动静脉瘘2例、隐源性脑脓肿9例、脑瘤术后感染窦道形成的后继发感染1例。另外,在这18例患者中,出现头痛的患者有11例,呕吐7例,意识障碍7例,视乳头水肿14例,癫痫4例,发热11例,脑疝4例,偏瘫6例。
  1.2辅助检查全部病例均经过颅CT或颅MRI检查确诊,检测结果为包膜形成期患者共10例,不连续强化或不规则8例;脓肿直径大于5cm的有5例;全部病例的脓肿体积在9~125cm3不等,平均体积为62.26cm3;脓肿部位位于颞叶的有6例,位于顶叶的有5例,位于额叶的有3例,位于基底节的有3例,位于枕叶的有1例。全部病例在进行手术前均重新进行了CT扫描,确定脓肿部位没有发生变化。
  1.3 方法有10例患者在包膜形成后进行脓肿穿刺,8例患者在脓肿壁尚未完全成型的时候进行脓肿穿刺,穿刺方法如下:(1)根据CT检测结果对穿刺的方向和深度进行选择。(2)进行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和备皮。(3)准备直径为1mm的针芯,并在其外部套上硅胶引流管。(4)由钻孔位置开始,沿既定方向进针,置原定深度为止。(5)拔出针芯,利用注射器进行反复抽吸。(6)待脓液全部抽净后,利用庆大盐水对脓腔进行清洗。
  术后每日对脓腔进行一次清理,并在3~5天内拔出穿刺针;手术前后均按照常规治疗的要求使用抗生素和脱水剂;在患者颅高压症状和感染症状消失后,继续进行至少两周的抗生素治疗。
  
  2 结果
  
  2.1 穿刺结果本组患者共计18例,穿刺脓腔数为19个,首次穿刺成功率达到了100%,首次抽出脓液量在7~89ml之间,平均39.48ml。2例患者由于脓液再生数量较多,进行第二次穿刺治疗,成功率为100%。在进行穿刺前,共有6例患者昏迷,经穿刺治疗后有5例苏醒;急性脑疝患者的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在穿刺结束后12小时内恢复;11例头痛患者在穿刺结束后3~7天内症状消失;11例发热患者的体温在穿刺结束后4~9天内恢复正常;总治愈率为88.89%,其余两例患者手术前肌力在3级以下,出院时尚未恢复到正常标准。
  2.2 并发症有1例患者出现颅内血肿,位置为颞叶穿刺部位皮层下方,约为2ml,未对患者的肢体机能造成影响;4例癫痫患者中有1例在术后仍然出现发作;未出现继发性炎症感染;未出现术后继发性癫瘌。
  
  3 讨论
  
  脑脓肿是由化脓性细菌侵入人脑所形成的脓腔,其病理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急性脑炎期、化脓阶段和包膜形成阶段。在急性脑炎阶段,患者的病变部位开始出现炎症细胞浸润,并逐渐出现若干个液化坏死区,病变部位周围的脑组织开始表现出水肿等症状。在化脓阶段,局部液化区开始相互融合并形成脓腔,病变周围脑组织出现严重水肿。在包膜形成阶段,脓腔附近的肉芽组织、组织神经胶质细胞开始增生病最终形成包膜。抗生素治疗一般会对第一、二阶段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使脑脓肿患者能够逐渐进入包膜形成期,所以临床中大多会在脓肿包膜完全形成后再进行切除或引流。但实际上,第一、二阶段的脑脓肿也会对病变部位周围的脑组织造成损害,在少数抵抗力较差的患者身上还发生了病情迅速恶化、在第三阶段到来前就形成严重脑水肿、脑疝,最终造成死亡的情况,因此在参阅大量的临床资料后,笔者认为应该在脓肿形成的第二阶段及时进行穿刺引流。
  医学界对于脑脓肿外科治疗的方法尚且存在一定争议,笔者认为,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该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检查和评估,以便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尽可能实现微创治疗的目标。对于那些身体状况差、病变部位较深、水肿明显的患者,应尽量采用穿刺引流或单纯穿刺治疗;对于那些病变部位较浅、脓肿体积较大、脓壁厚、水肿程度轻的患者则应采取手术切除。
  本次研究表明,在脓肿早期进行穿刺引流和冲洗不会造成患者感染的扩散,相反还能进一步促进脓肿缩小和脓腔闭合,尤其适用于病变部位较深、脓肿体积较大的患者的治疗。同时,穿刺引流术在对老年患者或体质较差患者的治疗中,也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翟瑜.外科微创学[M].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10.9
  [2]马廉亭.脑血管疾病血管内治疗学及图谱――微创手术图谱系列[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

推荐访问:脓肿 穿刺 浅谈 微创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qingjiatiao/2019/0326/3663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