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维特根斯坦的文化观 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

【www.zhangdahai.com--入党申请书】

  【内容摘要】维特根斯坦的文化观的贡献,除了在对世界图景的基础性的论述中包含着文化的基础性的思想、在对生活形式的一致性的论述中包含着文化的普遍性的思想以及在对原始人与现代人区别的论述中包含着文化的特殊性的思想外,还在于对家族相似的论述中包含着文化的发展同传统决裂的思想。如果说世界图景论告诉人们文化可以发生与传统决裂的变化,那么家族相似论则告诉人们这种同传统决裂的变化究竟是怎样发生的。
  【关 键 词】维特根斯坦;文化观;世界图景;家族相似。
  【作者简介】顾乃忠,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哲学和文化哲学研究。
  
  一
  
  维特根斯坦的文化观在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内容十分丰富。在《论维特根斯坦的文化观》[1]一文中,笔者就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的“世界图景”“生活形式”等范畴做了讨论。在那里论述了作为维特根斯坦哲学基本范畴的“世界图景”包含的文化的基础性、“生活形式”包含的文化的普遍性以及“原始人的神谕”包含的文化的特殊性等思想。本文拟讨论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的另一个基本范畴“家族相似”及其所包含的文化的可变性思想。
  文化的可变性问题首先是同世界图景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世界图景除了具有基础性以外,它的另一个重要性质就是可变性。但是,世界图景理论的关于文化的可变性理论只是告诉人们文化是可以变化的而且确实是在变化的,而没有告诉人们文化究竟是怎样变化的。要知道文化是怎样变化的,则必须研究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理论。这就是本文为什么从家族相似的视角解读维特根斯坦关于文化可变性观点的原因。
  但是,只有讲清楚文化是可以变化的,才好进一步说明文化是怎样变化的,因此必须首先从维特根斯坦的世界图景理论谈起。
  维特根斯坦认为,世界图景虽然是人们从孩提时代起就从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传统,是人们用以判断是非的根据,但是世界图景却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可以变化的。维特根斯坦的这个观点集中地体现在他的如下的一个论断中:“人们认为合理或不合理的事物是有变化的。某些时期人们会把其他时期认为不合理的东西看做是合理的。反过来说也对。”[2]人们把曾经认为合理的东西看成是不合理的,或者把曾经认为不合理的东西看成是合理的,这说明人们抛弃了原来的世界图景,接受了另外一种世界图景;而这就是世界图景的变化。
  维特根斯坦认为,世界图景的变化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形式。所谓量变就是新的世界图景的内容的逐渐增加和旧的世界图景的内容的逐渐减少,用维特根斯坦的话来说,就是“流动的命题变得僵化,而僵化的命题又变得具有流动性” [3]。比如,拉瓦锡在做化学试验的时候肯定要借助一个世界图景作为理论依据,但他的研究成果后来又成为世界图景的一部分。这就是属于这种形式的变化。所谓质变,就是世界图景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用维特根斯坦的话来说,就是“河床本身的移动” [4]。比如,托勒密的地心说为哥白尼的日心说的取代、古希腊罗马的世界图景为基督教的世界图景的取代就是属于这种形式的变化。经过量变的积累和质变的“飞跃”以后,世界图景的变化就完成了:人们认为合理的东西和不合理的东西起了完全相反的变化。当然,世界图景的变化不是凭空或者在想象中发生的,它变化的动力存在于生活形式即实践之中。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世界图景的变化是“全靠实践而不是靠任何明确的规则”[5]来完成的。世界图景的变化也不是即刻可以显现的,而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 [6]。
  以上就是维特根斯坦的关于世界图景的可变性的主要观点。
  
  二
  
  维特根斯坦所说的世界图景实际上是世界观,相对于社会历史领域而言,也就是文化价值观。因此,世界图景的可变性实际上讲的是文化的可变性,特别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可变性。那么,文化是可变的吗?一般地讲“文化是发展的、可变的”,对于这一命题人们似乎并不反对。问题在于:“文化的可变性”命题的确切含义是什么?文化究竟会并且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对此人们的认识大相径庭。通常的一种观点应认为,文化的发展变化就是取传统文化之精华而弃其糟粕,再加上吸收外来文化中的所谓某些积极因素,然后加以“综合创新”,产生一种新的文化。总之,在文化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本土文化的命脉将永远传承下去。但是,这种观点并不符合维特根斯坦的观点。维特根斯坦认为,文化的变化固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渐进变化的过程中传统的观念无疑将会长期存在。但是,文化的发展终究要发生质变;一旦质变发生的时候,“人们(就)会把其他时期认为不合理的东西看做是合理的”,或者反过来,把其他时期认为合理的东西看做是不合理的[7]。这一认识上的改变,就是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是是非标准的根本颠倒,哪里还有什么文化中的传统命脉。毋宁说,此时的文化完全变成了作为“他者”的另一种文化。为了说明文化的这种可变性,维特根斯坦曾经使用过一个貌似极端实则非常形象且十分贴切的比喻:在一般情况下,没有人愿意把疾病和正常的生命置于同等的地位,没有人愿意把一个肿块看成自己身体的一个完全正常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只有当人们对身体的整个感觉改变了(当对身体的整个民族感觉改变了),此时他们才会把这个肿块儿看成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不是如此,他们至多只能容忍这个肿块儿” [8]。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把某种或某些社会现象当成是社会的肿瘤;但是在维特根斯坦看来,文化的发展和演化就是把“肿瘤”看成“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过程。当然,这种变化只有“当对身体的整个民族感觉改变了”的时候才可能发生。
  维特根斯坦的关于文化可变性的观点,不禁使我们想起“同传统决裂”的口号。在中国,“同传统决裂”的口号是在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来的,它同“打倒孔家店”之类的口号齐名,并且是对后者的抽象。近一个世纪以来,“同传统决裂”的口号一直处在被批判之中且至今未得正名。几年前,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又一次明确提出“同传统决裂”的口号,并对这一口号的正确性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证。其中主要观点有:(1)文化的发展就是同传统决裂;这里的决裂主要是指同传统价值观的决裂。(2)同传统决裂是文化特殊性的题中之义――从纵向来看的文化的特殊性就是从一种性质的文化变成另一种性质的文化。(3)同传统决裂必然引起民族的自性危机。但是,民族的自性危机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要的,唯其如此,才能完成一个民族的文化转型。(4)理解“同传统决裂”这一口号的正确性的关键在于,要认识到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发展要经历精神与肉体的分离与重组――一个民族的肉体的血脉是永远不会中断的,但是精神的命脉必然中断而取一种更高原则的精神[9]。现在看来,用这里所论证的“同传统决裂”的口号来解读维特根斯坦的关于文化可变性的观点是贴切而确当的。当人们“把其他时期认为不合理的东西看是合理的”东西的时候,或者反过来,当人们把其他时期认为合理的东西看成是不合理的东西的时候,这不是同传统(价值)决裂是什么?当一个民族把“肿块儿看成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时候,这不是同“身体的整个民族感觉(传统)”的决裂又是什么?
  至此,维特根斯坦的世界图景的可变性理论中所蕴含的文化的可变性命题的具体内容已经十分清楚。那么,以同传统决裂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的可变性是如何实现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运用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理论。
  
  三
  
  家族相似理论是维特根斯坦在反对本质主义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很多研究者认为,维特根斯坦提出家族相似理论的著作是其晚期的《哲学研究》,其实,这一看法并不准确。至迟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的《杂评》《哲学语法》和《蓝皮书》中,维特根斯坦就已提出了家族相似的理论,并且在那里对家族相似理论论述的深刻性一点也不亚于《哲学研究》[10]。《哲学研究》对于家族相似理论的贡献只不过是对它描述得更加具体、形象,并且论述得更加集中,因而使这一概念受到普遍关注。因此,家族相似理论是贯串维特根斯坦的中、后期思想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虽然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理论在形式上是针对各种游戏的相似性特征提出来的,但是,他所讲的游戏包括并且首先指语言游戏,而在维特根斯坦那里语言游戏也就是文化。因此,家族相似理论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变迁理论。因此,我们用家族相似理论来分析文化的可变性,特别是分析文化究竟是怎样变化的,是再恰当不过的。
  综观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如下几个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要点:
  1.各种游戏之间没有为各种游戏所具有的共同性,有的只是相互“重叠交叉”的家族相似性。在考察游戏过程的时候维特根斯坦指出:“我指的是棋类游戏、牌类游戏、球类游戏、竞赛游戏,等等。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如果你看一看这些游戏,你就不会看到所有游戏的共同点,你只会看到相似之处和它们的亲缘关系,以及整整一系列相似之处和亲缘关系……例如,看一看棋类游戏以及它们之间的五花八门的亲缘关系。现在转过头来看看牌类游戏,你在这里可以找到与第一类游戏的许多对应之处,可是有许多相似点不见了,又出现了其他的相似点。当我们转过来看球类游戏时,许多共同点仍然存在,但许多共同点已消失。” [11]紧接着,维特根斯坦在具体考察了象棋、连珠棋、单人球、网球以及圆圈舞等游戏之间的上述关系以后总结性地写道:“这种考察的结果是:我们看见一个由重叠交叉的相似点组成的复杂网络;有时是在总体上相似,有时是在细节上相似”;因此,“我想不出比‘家族相似’
  (‘Familienahnlichkeiten’)更好的词来表达这些相似之处的特征;因为家庭成员之间各种各样的相似之处,如身材、相貌、眼睛的颜色、步态、性情,等等等等,也以同样的方式重叠和交叉。――我想说的是:各种‘游戏’形成一个家族” [12]。维特根斯坦的这些话,把各类游戏之间没有共同性只有“重叠交叉”的家族相似性的观点已经表达得相当清楚。
  2.虽然各类游戏之间的重叠交叉关系在空间范围内也是存在的,但是根据家族相似理论的要求,对于各类游戏最好从时间的维度上考察它们之间的重叠交叉的关系。维特根斯坦的这个观点是在评论斯宾格勒的“原型”概念时提出的。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曾提出“原型”(Urbild)这个概念,认为原型表现出每一种伟大文化(例如,埃及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等)的特征,构成每一种文化的各不相同的表现之间(它的数学、建筑、宗教、社会政治制度等)的联系[13]。他在谈到斯宾格勒的这个概念时做了这样的评论:“如果斯宾格勒这样说就更好理解:我把不同的文化时代与家族生活相比较;一个家庭内部有家族相似之处,尽管在不同家庭的成员之间也有相似之处。家族相似在这些或那些方面不同于其他种类的相似。” [14]维特根斯坦的意思是说,从同时代的不同家族成员之间、不同民族之间、不同文化之间固然可以看到家族相似,但是若要更深刻地理解家族相似原理,则必须考察不同的文化时代之间的家族相似关系。这一点以及以下一点,都是家族相似理论的精髓,但往往被研究者所忽视。
  3.对不同的文化时代之间的家族相似关系进行考察,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化时代之间的共同性的消失。维特根斯坦在批评企图寻找一个“一般的概念”来涵盖它所属的所有对象的共同本质时指出:“这种概念一词太原始了。一个概念一词所表示的的确是对象之间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一定是特性或成分的共性。它可以把对象联系起来,就像一条链子的各个环节,以便通过相互之间的连接把一个环节和另一个环节连在一起。两个相邻的环节可能有共同的特征,而且互相类似,而属于同一家族相距很远的两个环节不再有任何共性。”[15]
  以上就是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理论的主要观点。应该说,维特根斯坦在这里把文化是怎样变化的问题已经表达得十分清楚。但是,根据维特根斯坦的“不要去想,而要去看”[16]的要求,也为了使我们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出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论的内容,我们不妨编制一个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图(见图)。
  现在让我来对这个图做几点说明。第一,为了更符合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比喻的用意,我们不在各类游戏之间进行比较,而直接在文化时代之间进行比较[18]。第二,根据维特根斯坦的最好在时间维度上考察文化的要求,我们不在同一时代的各种文化之间进行比较,而在不同时代的文化之间进行比较,即比较不同的文化时代。第三,此图中文化时代的时代数和特征数是为了图表的简明而没有设计得更多,因此只有象征意义;实际上,无论是时代数还是特征数,都应该更多一些(但不能也不应该无限多)才符合家族相似理论的原意。
  在明确了上述几点以后,我们就可以从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图中“看”出如下几点结论:第一,不同的文化时代形成一个家族;每一文化时代同与它相邻的文化时代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后一时代与前一时代相比,在特征上已经发生了一些微小的变化。第二,随着文化时代之间时代数相隔的越来越远,不同文化时代之间的相同点越来越少,而相异点则越来越多。第三,相距很远的两个文化时代――“属于同一家族相距很远的两个环节”――不再有任何共同性。
  前面谈过,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理论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变迁理论;而从此图中可以看出,维特根斯担的家族相似理论直接就是文化变迁理论。图中每一个文化时代相对于它之前的文化时代的特征的变化,直接就是文化的变化。在不同的文化时代的这个家族成员中,每一文化时代同与它相邻的文化时代之间的微小的变化就是文化时代之间的代沟;这种代沟随着文化时代的时代数的增加而越来越大,以至最终无法跨越。因此,以同传统决裂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的可变性究竟是怎样实现的问题,用不着想,只要去看,其答案就一目了然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注释:
  [1] 该文发表于《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2][3][4][5][6][7]《维特根斯坦全集》(第10卷)第246、208、209、208、208、246页,张金言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14]《维特根斯坦全集》(第11卷)第29、21页,涂纪亮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9] 顾乃忠:《论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下),载《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10] 见维特根斯坦的《杂评》(《维特根斯坦全集》第11卷第21页)、《哲学语法》(《维特根斯坦全集》第4卷第66页)和《蓝皮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6卷第24页)。
  [11][12][16]《维特根斯坦全集》(第8卷)第46、46-47、46页,涂纪亮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3] 见涂纪亮:《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研究》第308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5]《维特根斯坦全集》(第4卷)第66页,程志民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7] 本图参考了赵敦华著《维特根斯坦》(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15页的相关的图。赵著说,它的图取自R. Fogelin著Wittgenstein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76)P.118。比较赵著的图和Fogelin著的图可以看出,赵著的图对Fogelin著的图做了一些形式上的改动,内容完全一样。本图对前述两图的实质性的改动在于:对自“第4文化时代”(赵著图中的“游戏4”、Fogelin著图中的“对象[object]4”)起之后的各文化时代(游戏、对象)的特征的内容作了改动。即将第4文化时代的特征4原两图中的A改为G,将第5文化时代的特征4原两图中的B改为H,将第6文化时代的特征4原两图中的C改为I,余类推。因为从赵著和Fogelin著的两图中得不出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属于同一家族的相距很远的两个环节不再有任何共同性”(《维特根斯坦全集》第4卷,第66页)的结论;这两个图不符合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论的原意。
  [18] 是在各文化时代之间比较,还是在各种游戏之间比较,抑或在一般对象(object)之间比较,这一点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在哪类对象之间比较都能得出相同的结论。这里之所以选择在各文化时代之间进行比较,是根据我们这里论题的需要。

推荐访问:维特根斯坦 文化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rudangshenqingshu/2019/0319/23307.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