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景坊一体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促进专业建设的实践研究——以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为例

【www.zhangdahai.com--社会实践报告】

文玉菊 赵恒伯 林贤东

文/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江西中医药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专业建设作为职业院校与经济社会对接的直接纽带,是决定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关键要进行高质量的专业建设。当前我国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产教融合度不高、实践教学不完善、双师型教师短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不强等问题,突出表现为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社会的需求不适应,出现了旅游学生就业难但旅游企业难以招到人的“两难”尴尬局面。对于上述痛点和难点,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作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打造了“校景坊一体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构建了教育与旅游互融合、研学与专业教育同促进的“双融双促”发展格局,以研学基地建设为平台和抓手,驱动专业内涵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以“从教学中来,到市场中去”的“教育 +”理念,形成“校景坊一体化”研学旅行模式,打造了“校景坊一体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并以此作为生产性实训基地,力促产教融合,为旅游类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了全真的实景教学环境,解决了人才培养工学脱节的问题。将实践教学融入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作中,解决了实训条件不足及实践教学短缺、不系统、不连贯等一系列问题。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参与研学基地的运营管理与服务工作,在实践教学中完成研学活动(课程)的规划、组织与实施,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双师素养。学生在参与研学活动的接待中,提升了组织管理、沟通协调、团队合作、应变处突和对客服务等综合职业能力。

(一)校景坊一体化促进产教融合,解决了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问题

1.“校景坊一体化”打造实景实训基地

在修学旅游、研学旅行的历史背景下,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于2002年开始探索利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行业、产业发展并以此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于2016年建成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于2019年成功获评为国家3A景区,为研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和专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依托3A景区建成的“校景坊一体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集“游、学、培、研、产”于一体,逐步建设成为融中小学研学实践体验、江西旅游文化博览、地方居民休闲娱乐、职教培训研究、旅游产品研发生产等功能的教育旅游示范区。近两年来,学院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校园景观提升设计和改造,示范区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目前拥有游客服务中心、导览系统、旅游厕所、桃李园、行知湖、神龙广场和“江西风景独好”等“校园十景”等多个旅游景观景点等能满足生态观光、校园游览、文化品鉴、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吃、住、行、游、购、娱服务;
打造的“救”在这里、健康之家、心能素质拓展、美食美时、你是我的“宝”、汽车生活体验、风景独好、绣美江西、职教风采、高校生活体验等十大研学核心产品则能满足游客多方面的研学体验需求。通过开展研学旅行,示范区能提供景区管理、导游讲解、旅游规划、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线路设计、旅游电商、酒店管理、学前教育、研学导师实务、研学基地管理、中西餐烹饪、烘焙制作、市场营销、旅游心理学、汽车维修等课程的现场教学和实训教学。示范区设景区管理委员会,下设多个项目组,项目组成员均由专业教师和相关专业学生组成,专业教师任组长,负责实训教学和研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学生任组员,在参与实践教学中完成研学活动的服务、管理和协调工作,实现研学活动的开展与专业实践学习的无缝对接。

2.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国家大力发展研学旅行背景下,市场急需大量优秀的研学旅行人才,学院审时度势,在第一时间增设了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并及时推动旅管、导游、汽修、幼教等现有专业与研学旅游的新业态紧密融合,重新修订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院校“校景坊一体化”研学旅行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深度融入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并不断推动辐射到其他相关专业。如在2018级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了教育学、研学旅行实务等课程;
另外,开发了研学旅行实训指导书、研学旅行实务、研学旅行指导师等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二年级实施。从而实现了旅游类及相关专业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同步更新,使得培养的人才更加契合市场新需求。

3.“校景坊一体化”化制定行业标准

研学旅行专业属于新兴专业,校园和景区属于不同的行业,执行的标准和规范有异,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只有将两者有机融合,方可达到应有效果,学院依据“校景坊一体化”理念,明确了研学基地、研学课程、研学导师、校园景区等4个标准化对象,并牵头研究制定了《江西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研学导师评定与服务规范》 《江西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标准》 《江西省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与服务规范》 《校园景区运营规范》等 4 个行业标准,为校园研学旅行提供了标准化参考。由于这4个行业标准,均直指当下研学旅行的关键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因而获得了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等政府部门和江西省旅游协会等行业协会的高度认可。

4.“校景坊一体化”促进专业教学改革

学院着眼于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将研学旅行相关内容融入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休闲体育、学前教育等专业的课程,增加实训教学内容,拓展实践教学学段,改革教学教法,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学校导游专业为例,随着研学旅行的持续推进,专业课程的结构和教学设计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在结构方面,增加了实践实训课程,且时间分布由集中向分散发展,实现大一、二、三学段全覆盖;
在设计方面,从教材理论设计向现实实际设计转变,更符合江西省情、区域实际和学校特点,由于结构和设计的变化,教法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传统讲授式向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转变。其主要特色有:一是职业性更强,更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征和需要;
二是适应性更高,更符合经济社会和受教育者对职业教育的期盼;
三是结构性更丰富,尤其是体现在教学方法方面,更加生动而多样,更符合职业教育未来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5.“校景坊一体化”搭建研学旅行技术支撑体系

学院通过整合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技术和个人终端,将校园的课程、人文、景点、手工艺品、美食等相关资源和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实现网上旅游体验、销售旅游商品、旅游创意产品、食宿预订、参观校园景区预订等功能。同时,开发智慧校园安卓、苹果 APP 手机软件,智慧校园旅游官网、智慧校园旅游官方公众号平台,校园内供需平台等,系统构建营销互动管理平台和大数据分析平台,打造一个集旅游点、旅游电商、交流互动的特色智慧校园平台。通过校景坊一体化建成了以智慧旅游平台和校园景区开发技术为主体的技术支撑体系,从而大大激励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有效加快了旅游人才培养和职业成长。

(二)“校景坊一体化”解决实践教学诸多问题

学生的技能培养必须在实践中学习磨炼,这是客观规律。实践证明,越接近真实的工作环境、越接近生产一线、越接近实际操作过程,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就越高。这就要求职业教育把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作为办学的基本模式,注重实践教学,建好用好各类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增长才智、提升技能。

1.解决实训场地不足问题

学院围绕本校特色专业资源,提炼出了“旅游安全、身心健康、低碳环保、省情教育、非遗传播”五大研学主题,打造了“‘救’在这里、健康之家、心能素质拓展、美食美时、你是我的‘宝’、汽车生活体验、风景独好、绣美江西、职教风采、职校生活体验”等十大核心研学体验产品。为确保研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学院对上述研学活动的举办场所(馆)进行了新建扩建、更新改造和美化优化,进一步完善实训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而充足的实训场地,解决了实训场地不足的问题。如学院的“心能”素质拓展基地、游客中心2楼的 Walkman 烘焙房、幼师专业的美工室、学校“江西风景独好”展厅、学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夏布绣”大师工作室等均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师生面前,既是研学场馆,也是实训场地。

2.解决实践教学不足问题

由于实训场所的缺乏,工位的短缺,导致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学时不足,大大影响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在开展研学实践活动中,各项目组由专业教师和专业学生共同组成,研学活动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高度融于研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从而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时间和机会。

3.解决实践教学不连贯问题

职业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即实践教学应需要紧密的连贯性和持续性,但是当前国内大部分职业院校都将实践教学集中安排在第4或第5学期,导致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割裂开来,带来的结果是学生既不能在实践中加强对理论的理解,也不能使理论有效指导实践[1]。学院打造的“校景坊一体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常年对外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在不断举行的研学旅行活动接待服务中,可以持续开展实践教学,从而保证了实践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三)“校景坊一体化”解决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

当前,职业院校的新进师资几乎全部来自研究型高校,自身技能水平较低,也无法有效胜任技能部分的教学任务,甚至被调侃只能“黑板上开机器,PPT上讲工艺”。“双师”素质的培养是各职业院校普遍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校景坊一体化”研学实践基地的运营与管理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完成实践课程的学习,教师在工作过程完成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开创性地实现了教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频共振,让教师“在教中学”不再是梦想,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技能素质,推动了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1.解决了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问题

教师下企业开展实践锻炼,是提升其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也是打造双师型教师的必要手段。由于诸多原因,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开展实践锻炼难以形成长效机制,效果不佳。“校景坊一体化”研学实践基地为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提供了便捷途径,可以解决企业无法满足的实训项目。同时,不受特定时间限制,专业教师可以反复多次随时进行实践,直至达标。特别是对于研学旅行专业教师,坚持在校内研学基地挂职锻炼制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完全能够满足研学实践课程的开展需要,专业教师尤其研学旅行导师基本属于顶岗实训,一方面在实训教学中完成实践课程目标任务,另一方面在实训工作中完成研学团队的研学活动。从而起到了不出校门就能在研学岗位上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在研学实践活动中积累知识、丰富研学指导教学经验。

2.解决了研学旅行专业师资培训问题

PID(比例微积分)控制器的应用已有几十年,是一种非常简单的线性过程通用的控制器。PID反馈控制回路能高效控制单台设备,控制单个控制回路上的单个变量/参数,比如压力或温度。任何存在状态变化的过程对于PID控制器来说都是非常复杂的。作为控制网络(与若干不同装置通信并实施控制的网络)的一部分,PID控制器固有的灵活性根本无法适应HVAC应用中可能碰到的各种变负荷情况。因此,需要其他控制方法来提升冷冻机房的性能。

学院从2017年开始,在逐步建成国家3A景区和江西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后,开设了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以专业建设为任务引领,构建校内研学旅行师资培养模式,采取引进+培训的方式,培养研学旅行专业师资队伍。一是举办研学旅行师资培训班,多次邀请研学旅行企业、行业著名专家、企业家进校开展专题讲座,围绕研学旅行产品的创设与落地等问题开展集中学习研讨。二是多次派遣研学旅行专业教师外出取经学习,从2015年1月到2021年5月,共计派出18名研学旅行专业教师到兄弟院校、研学合作单位交流学习,派出多名校内研学教育基地有关人员到校外合作研学基地考察学习。同时,学院还借助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到校交流学习机会,举行数十场研学旅行专项学习座谈会、项目研讨会及各种形式的培训会议,为研学师资的培养适时搭建各种平台,促使研学教师得到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通过上述措施,加强了学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目前旅游专业双师型教师占90%以上,有力地推动了专业建设。

(四)“校景坊一体化”解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不强问题

为适应新时代对旅游人才的新需求,职业院校要培养有技能的素质型人才,即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这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

1.爱岗敬业,培养职业认同感

很难想象,一个对自己的职业没有认同感的人会将工作做好。所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非常重要。职业认同感的培养,与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样,均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学院依托3A校园景区,在开展研学实践活动的同时,也组建了校园景区服务管理团队,鼓励在校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爱好兴趣加入,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比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从事游客接待、景区讲解、校园酒店服务接待等;
外语专业学生接待研学中小学生,创设外语学习环境与氛围;
园林专业学生参与校园景区景观规划、花草树木的维护等。通过参加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树立和培养对职业的认知和认同感。

2.参与研学实践接待,培养学生的应变、处突能力

研学实践活动大体上可分为导、研、展、评四个阶段,学生在参与研学实践活动接待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可能是知识技能方面的,也有一些可能是服务态度、接待细节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控场能力和合作精神不无意义,这为以后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研学行业企业岗位工作、提高研学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

4.培养工匠精神

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建立,学生在参与研学实践活动中,逐步感知、认知、熟知所学专业,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及科学严谨的求学精神。学生在专业教师的规范引领下,在反复的实践活动中,在对客细微的服务中培育和锻炼规范意识和极致精神,逐步培养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

学院打造的“校景坊一体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通过整合校内各种资源,校、景、坊一体化,校园景区资源得到了最大化利用;
校景合一,校坊融合,将专业实践教学深度融于研学活动开展中,真正实现了产教融合;
师生在研学场馆(所)开展实训教学,并依据研学市场需求的变化适时开展专业和教学改革,教师在参与研学活动中提升专业技能,完善双师素养;
学生在参与景区服务、研学活动中掌握知识和技能,锤炼规范意识、培育工匠精神,从而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

(一)开创了产教融合新路径

产教融合作为职业院校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历来受到极大关注和探索,但由于各种原因,完美的产教融合方式或模式还一直在探索中。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打造的“校景坊一体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因专业而兴建,反过来又促进了专业建设与发展,形成了实践教学与形成教育与旅游互融合、研学与专业教育同促进的“双融双促”发展格局。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立,研学活动的开展,为师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师生在研学活动接待中完成实训教学任务,打造了“基于工作的学习”(Work-Based Learning,WBL)模式[2],将实践教学深度融于研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真正实现了产教融合,开创了在校内即可参加社会实践和专业见习、顶岗实习的先例,无形中减少了与合作企业开展实习活动带来的隐患、风险与困扰,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开创了产教融合新路径。

(二)拓展了校园景区内涵建设

近年来,将校园打造成为景区,一度引起不少争议,原因就在于校园成为景区后是否可以促进学校建设与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校景坊一体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促进专业发展的实践证明,景区不仅仅是游人观光休闲之地,作为景区和办学主体,职业院校可以主动发挥院校作为,充分利用校园景区各种教育资源,大力开展校外研学旅行活动,并以此推动专业建设和发展,拓展了校园景区内涵建设,真正实现当初打造校园景区的初心。

(三)深化了“四教”改革

学院以“校景坊一体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为驱动,以开展研学活动为抓手,以实践教学为主阵地,倒逼专业建设与改革发展,有力推动了教学环境、教材、教师和教法等“四教”改革。

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开展是一场课堂革命,让课堂活起来、真起来,教学环境不再是狭小的教室空间,而是能有效实施职业素养、技术技能培养的场所(工坊),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开展实训教学,使得学科教学与真实工作世界相联系,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加深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了解与掌握,真正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专业教师在多次参与研学旅行活动接待中,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研学活动的效果及有关反馈,及时更新实训教学内容、完善实训教学大纲,注重加强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突出应用性与实践性[3],以契合产业发展新需求和实践教学新需要,这种根据研学市场需求的最新变化、基于真实工作任务、项目及工作流程、过程等而编写或开发教材无疑顺应了教材改革的本质要求。

在“校景坊一体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运行和管理中,专业教师同时扮演双重角色,一是研学导师,负责带领专业学生共同完成研学旅行的产品研发、研学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研学学生的服务管理等工作;
二是专业实践教学教师,负责生产性实训教学,指导专业学生完成研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专业教师在上述双重任务的锤炼下,逐渐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不断完善自我,最终成长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校景坊一体化”校园景区教育理论强调,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和校内专业实践教育同步,校内专业学生实训教学与校外中小学生的研学产品体验过程相统一[4],将研学岗位工作融于实训教学中,在工作过程中完成实训教学任务,改变了单一、枯燥的实操训练,大大提升了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真正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边学边做”。

“校景坊一体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既能盘活职业院校教育资源,迅速扩充优质的研学活动实践平台,又能促进产教融合,快速培养适应企业、社会需要的研学旅行人才;
既能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区域水平,促进研学旅游产业发展,又能锻炼一支有实战经验的“双师型”研学师资队伍,助力职业院校新兴专业发展;
既能提供研学旅行的全新领域,助力创新创业,又能辐射带动,反哺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教学改革,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专业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增强

“校景坊一体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深化了“四教”改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开展实训,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极高,课堂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在参与研学旅行活动中习得知识和技能,在服务接待中增长才干,其综合职业能力得以明显提升,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据统计,近年来,旅游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100%,用人单位满意度连续保持在95%以上。

(二)旅游专业品质提升,专业建设成果丰硕

学院在推进“校景坊一体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过程中,积极发挥基地对专业建设的反哺作用,加强专业内涵建设,适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国家专业调整政策,第一时间在旅游管理专业大类中设置了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进一步完善了专业体系,为培养专业化的研学旅行人才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同时,将研学旅行相关内容融入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休闲体育、学前教育等专业相关课程之中,加强实践教学,发挥研学旅行专业建设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有力推动了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

学院依托现有教师队伍,通过培训学习、承担研学项目等一系列措施,打造了一支骨干研学导师。同时,依托研学项目相应专业优秀学生,通过骨干研学导师带、参与研学活动实施与接待等举措,建设了一支辅助研学导师队伍,有力地支撑了研学项目的开展,锻炼了一支符合研学项目实际需要的研学队伍。

得益于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开展,学院引入和配置了先进设备和软件系统,较好地构建了一个适应旅游类专业“教学做一体”的开放式、综合性特色技术支撑体系。基于该体系,学院旅游类专业成功申报省级旅游管理专业资源库建设项目,课程“前厅运营与管理”教学资源成功申报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近年来,旅游类专业招收人数和质量连年提升,规模和分数线均居本校和全省之首。据统计,旅游专业相关教师共获省级以上竞赛一等奖20项,完成省级以上课题5个,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师生入选文旅部万名旅游英才计划51人,为全国第一。第三方发布的全国旅游类高职院校质量报告显示,学院旅游类专业中有五星级3个,四星级2个,达到省内一流、全国知名。2015年以来,旅游类学生获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奖项51个。2019年,学院景区建设与教学改革双融双促的教学成果荣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专业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受到广泛关注和借鉴

学院“校景坊一体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先后被《江西日报》、《江南都市报》、江西教育电视台、大江网等十多家省内外各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有关高校、企业、机构的持续关注。2016年至今,学院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等11家兄弟院校签订了推广协议,已有41家省内外中高职院校、企业机构等到校咨询、了解、学习研学实践项目的开展及专业建设成果等,相关经验和做法已被一些院校借鉴。

“校景坊一体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是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旅游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成果之一,同时也是推动该校相关专业内涵建设的驱动力和抓手。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促进了校园环境的改善和实训场所(馆)、设施设备的提升,为专业发展提供了完善的基础条件;
通过开展研学活动,促进产教融合,有效解决了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不适应社会、与市场需求脱节问题、专业实践教学不连贯等诸多问题、双师型师资培养问题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较弱问题,专业教学水平明显改善,专业品质内涵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猜你喜欢研学旅行基地研学是最美的相遇疯狂英语·初中天地(2022年1期)2022-07-07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疯狂英语·初中版(2022年1期)2022-01-26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9年12期)2019-08-13研学之旅小学生优秀作文(高年级)(2018年9期)2018-09-14我的基地我的连军营文化天地(2018年2期)2018-04-20小黑的旅行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6期)2017-06-07夏日旅行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5年8期)2015-07-06

推荐访问:实践 江西 为例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shehuishijianbaogao/2023/0911/65297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