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硬化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脑动脉硬化症挂什么科

【www.zhangdahai.com--现实表现材料】

  【摘要】本文通过对204例轻度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发病原因以及临床表现等临床资料的分析,提出了脑动脉硬化症的早期诊断标准;脑动脉硬化症的早期临床分型以及脑动脉硬化症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脑动脉硬化症;早期诊断;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8-058-2
  
  脑动脉硬化症是由于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使脑实质慢性缺血,引起大脑功能减退,主要是高级神经活动障碍。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对于防止脑动脉硬化症的进一步发展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1临床资料
  1.1性别与年龄
  男139例(68.1%)、女65例(31.9%),男女比例为2:1,最大者86岁,最小者43岁,平均47岁,40-59岁发病者占75%以上。
  1.2职业与脑动脉硬化症的关系
  干部134例(65.7%)、职工27例(13.2%)、家属27例(13.2%)、工人15例(7.4%)、社员1例(0.5%)。以干部发病率为高,说明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这可能是由于脑力劳动者从事体力活动少,精神紧张的工作,劳逸结合长期处理不当,故发病多。
  1.3血压与脑动脉硬化的关系
  204例中,有高血压者105例(51.5%),正常血压者99例(48.5%),说明脑动脉硬化在本组病例中与血压关系不显著。
  1.4神经系统症状及临床分型与脑动脉硬化症的关系见表1
  有135例早期出现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情绪波动、疲乏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群。69例表现为发作性头昏、头痛、眩晕、耳鸣、恶心、呕吐,或突然晕厥、肢体麻木、视力模糊等――过性脑缺血发作症状。
  1.5眼底改变与脑动脉硬化症的关系见表2
  204例中眼底正常11例(5.4%),眼底动脉改变者193例(94.6%),说明脑动脉硬化症早期眼底动脉常有改变,可作为诊断条件。
  1.6脑电阻图与脑动脉硬化症的关系
  173例做了脑电阻图的描记,其中正常者5例(2.9%),异常改变者占168例(97.1%),主要表现为上升支延缓、曲折,形成不同程度的倾斜,有的可分出快流八段和漫流八段,主峰角圆钝,重博波太高,变浅或消失等。脑电阻图的描记其2/3代表颅内血流,1/3是代表颅外血流,只能反映搏动性血流的综合性指标,不能反映均匀无搏动性血流情况及深部单根动脉的情况。因此对脑电阻图的分析诊断价值各地的看法颇不一致。本组资料说明脑电阻仍可作为脑动脉硬化症诊断的客观条件之一。
  1.7血脂与脑动脉硬化症的关系见表3
  从本组资料看来,血脂对脑动脉硬化症的诊断关系不大,我们认为可能与本组患者主食大米有关。但文献报道[1],血脂的改变对脑动脉硬化症的诊断可作为客观条件之一。
  1.8心脏X线改变与脑动脉硬化症的关系
  204例中19例作了心脏X线照片检查,发现42例(60.9%),显示有心脏X线表现改变,其表现为:①心影丰满,左心室扩大。②主的脉弓突出,明显迂曲、延长。③主动脉结钙化。心脏X线正常者27例(39.1%)。根据本组资料我们认为心脏X线的改变可作为诊断动脉硬化症的依据之一。
  1.9心电图与脑动脉硬化症的关系
  经心电图检查173例,其中正常者18例(10.4%),异常者155例(89.6%)。异常心电图的表现主要是T波,S-T段的改变,或提示左心室肥厚合并劳损。异常心电图的改变对脑动脉硬化症的诊断可作为佐证。
  1.10脑电图与脑动脉硬化症的关系
  78例作了脑电图的检查,其中正常者37例(47.4%),发现41例(52.6%)为轻度、中度异常脑电图,其显示α波频率稍趋慢化,过渡换气后出现阵发怯,双侧同步,以中高波幅慢节律,这类脑电图变化对于脑动脉硬化症引起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有助于诊断。
  2讨论
  脑动脉硬化症由于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使脑实质慢性缺血,常引起大脑功能减退,主要是高级神经活动。早期临床表现为[2]:头昏、头痛、耳鸣、眼花、睡眠欠佳、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情绪波动。如病情加重时,则出现精神症状、性格、行为的改变、痴呆及震颤麻痹候群、癫痫。亦可导致脑卒中。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对于防止脑动脉硬化症的进一步开展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2.1早期诊断
  脑动脉硬化症早期诊断根据本组资料,提出如下标准:
  (1)年龄在40岁以上。
  (2)新起的神经衰弱症候群,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3)动脉硬化伴有高血压,或动脉硬化血压正常或偏低。
  (4)眼底动脉硬化性改变。
  (5)心脏X线改变,主动脉弓明显突出,迂曲或钙化,左心室肥大。
  (6)脑电阻图的异常。
  (7)脑电图的异常改变。
  (8)冠心病与心电图的异常变化。
  (9)血脂增高。
  以上1―4为必备条件,5―9为参考条件。
  2.2早期临床分型
  从本组病例的临床表现对脑动脉硬化症的早期临床分型,提出两种类型:
  2.2.1类精神衰弱症候群型这类病人可以头昏为主或头痛为主或两者同时存在,伴有记忆力减退、耳鸣、眼花、多梦、注意力不集中,工作能力降低、疲乏无力、情绪波动、肢体麻木、神经系统检查多无阳性体征或仅有腱反射的不对称或活跃,少数掌反射阳性,按神经衰弱治疗无效。
  2.2.2一过性缺血发作症状型表现有发作性眩晕、耳鸣、恶心呕吐或突然晕厥、肢体麻木、无力、视力模糊、步态不稳、症状多于24小时内消失,并排除颅外病变所致。
  3治疗
  3.1一般疗法
  3.1.1饮食应避免经常使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及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提倡饮食情况,多吃含维生素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含谷固醇食物。如: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茶油等作为食用油。戒烟,禁饮烈性酒。
  3.1.2参加一定得体力劳动及体育活动,如跑步、散步、保健体操、太极拳等活动。有利于增强体质,控制体重,防治肥胖,锻炼循环系统调节功能,调整血脂代谢等。
  3.1.3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起居尽量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3.2药物治疗
  3.2.1扶动脉硬化和降脂药物[3]可选用:
  (1)菸酸及其衍生物:此类药物可使高的胆固醇、磷脂和甘油三脂降低,并能减少肝内总胆固醇、磷脂的存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有抑制其发展作用,临床应用对心、脑动脉硬化有较好的治疗及预防作用。副作用常见皮肤潮红及瘙痒。用量:菸酸100mg,每日三次,菸酸肌醇脂200-400mg,每日三次。饮后服用副作用可减少。
  (2)苯氧乙酸衍化物,此类药物作用主要是抑制甘油三醋由肝脏转移到血液,血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含量降低。此外尚能增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及降低血小板的粘附性。副作用较少,偶有胃肠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少数可有脱发、白细胞减少、粒性白细胞缺乏等。故服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盒白细胞,肝肾功能不全及孕妇应忌服此类药物。常用的药物有:安妥明又名祛脂乙脂:剂量每天1.5-2.0g分三次,饭后服用。脉康(每斤含安妥明80mg)其他20%为槐花粉及芹菜籽,每日三次,每次三片。心脉宁主要成分为毛冬青(每片含50mg),安妥明(每片含50mg)及各种维生素。此外,还有安妥明铝盐,双安妥明等。
  (3)不饱和脂肪酸及其复发制剂,常用的有亚油酸丸、益寿宁、脉通、心脉乐、血脂平等。此类药物可使胆固醇沉积化血管外组织,从而改变胆固醇的分布,但作用缓慢,疗效亦不恒定。
  (4)右旋甲状腺素,能促进胆固醇的分解,并加速分解物的排泄,同时使β脂蛋白明显下降。剂量:开始1-2mg/天,以后每隔一个月增加1-2mg,直至4mg/天。副作用:长期应用可出现甲亢症状,停药后可消除。冠心病患者可诱发加重心绞痛,故应特别小心。
  (5)雌激素,此药有抗动脉硬化作用,可阻断脂质对动脉内膜的浸润,防止缓激对血管的损害,其作用可能与雌激素对网状内皮系统有刺激作用。剂量:口服2-3mg/天,一般用20天,停药5-7天。
  (6)β-谷固醇,其分子机构与胆固醇十分相似,但不能很好的被肠道吸收,具有竞争抑制作用,能降低胆固醇,增加胆固醇的排泄,剂量:4-6g,每天三次,饭前服用。
  (7)维丙胺,此药原为一种治疗肝类的药物,毒性低。动物试验中观察到有明显改善肝脏机能的作用,并能促进肝细胞再生能力。临床发现有降脂作用,并有降压作用。剂量:每片25mg,每次50-75mg,每天三次。针剂每支30mg,肌注,每日一次。
  (8)其它抗动脉硬化的药物,如酸性粘多糖,临床应用证明有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斑块形成。剂量:每片0.13g,每天三次,每次五片。安吉宁,此药能对抗缓激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剂量:每片0.25,每次1-2片,每天三次。副作用主要是肠胃反应和肝脏毒性。故应慎用。
  (9)异去氧胆酸片,本品是由上海中药一厂从猪胆中提取的一种胆醛酸,具有抑制胆酸形成及溶解脂肪的作用,能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无其它副作用。剂量:每片含云氧胆酸150mg,每次1-2片,每天三次。
  (10)维生素C在临床治疗动脉硬化症具有重要的作用。
  3.2.2增加脑血流量的药物[4]可选用:
  罂粟碱0.1-0.3mg,3次/日,地巴唑20-40mg,3此/日,脑益嗪25-50mg,3次/日。川芳嗪每片50mg,每次2片,3次/日。针剂:80-100mg,加入10%葡萄糖250ml内静滴,每天一次,15次为一疗程。5%碳酸氢钠300ml,静滴,1次/日,3-7天。
  3.2.3促进脑代谢的药物可选用:
  维生素B族,三磷酸胞苷(CTP)、细胞色素丙,ATP、铺酶A等。
  参考文献
  [1] 贾乙.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的炎症免疫机制及三七皂苷对其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5.
  [2] 张健,冯深屏,单春文.绞股兰总甙、丹田降脂丸和淤酸肌醇酯的降脂作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1,1:63-64.
  [3] 吕云钊,吕长青.自制六虫散治愈闭塞性动脉硬化症[J].吉林中医药,1992,2.

推荐访问:硬化症 动脉 诊断 治疗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xianshibiaoxiancailiao/2019/0401/4898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