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引领共同富裕作文(精选文档)

【www.zhangdahai.com--学生作文作业】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发展理念引领共同富裕作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新发展理念引领共同富裕作文(精选文档)

新发展理念引领共同富裕作文2篇

【篇一】新发展理念引领共同富裕作文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2017年首访期间,习近平同志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时再次昭告全世界:“中国愿同广大成员国、国际组织和机构一道,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之后不久,在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通过的决议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其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全球治理、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是为增进人类福祉、维护世界和平指明的前进方向,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世界情怀和责任担当。

  当前,我们面对的是世界经济长期低迷、贫富差距和南北差距拉大等世界性发展难题,面对的是全球增长动能不足、全球经济治理滞后和全球发展失衡等经济社会发展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唯有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才有可能使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获得根本性的转变和突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的经验与启示,必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起到引领作用。深度发掘新发展理念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的独特价值,对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实现共赢共享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发展激发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生动力

  从本源上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价值,是超越西方现代化道路、理论和制度,站在全人类命运的角度提出的关于未来世界秩序的一种构想,其本质在于推动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创新正在成为被广泛认可的全球战略。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创新环境与创新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在创新全球化和多极化日益凸显的同时,全球经济增长对科技创新依赖度也大幅提高;
在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创新局面仍将持续的同时,中国对全球创新格局的变化也在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创新日益成为引领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格局正在悄然出现。

  特别是面对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现实境况,世界各国必须在创新中寻找出路,唯有通过创新,才能突破全球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瓶颈;
唯有依靠创新,才能为全球经济开辟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源。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然要向创新要动力。以创新发展为重要抓手,强化创新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着力推进世界各国在科技、人才和政策等方面的创新,在培育全球经济增长新动能和打造全球经济增长新模式的同时,不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科技支撑、智力支持和政策保障。

  首先,崇尚科技创新。就是要改变以往那种单纯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发展方式,在深入研究和解决经济与产业发展所遇科技难题中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
就是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一“牛鼻子”,发挥科技创新的辐射连带效应,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生业态,不断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发展方式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努力实现全球经济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

  其次,重视人才创新。其内在要求是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技术过硬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基于人才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首要前提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保障,世界各国对内应着力发现人才、培育人才、优待人才,对外应有效推进彼此之间的人文交流与人才交往,实现人才跨区域跨国界的合理流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

  再次,善于政策创新。旨在解决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外交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宏观政策与微观政策的双重创新来化解影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风险,引领人类走出发展困境。这就要求建立健全全球宏观政策框架,把世界各国实施创新政策的力量汇集一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制定行动计划和提供机制保障。

  二、协调发展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谐境界

  注重协调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作为一个动态平衡结构和自我反馈系统,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复合性、依存性等特点,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统一是确保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平衡仪和稳定器。这就意味着,解决好全球发展失衡问题和增强全球发展的整体性、均衡性、协同性,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要义。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当今时代,随着人类利益彼此依存程度的空前加深,构建利益交融、安危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协调合作已是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只有坚持协调发展,兼顾本国和他国利益,统筹当前与长远利益,才能够在不断处理深层次矛盾问题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要达到的和谐境界。

  首先,要加强“南南合作”、促进“南北对话”。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的长期存在与持续扩大,广大落后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国家的边缘化处境尤为明显,地球村贫富悬殊加剧。同时,南北差距所导致的国际社会分配不公和普遍贫困也为恐怖主义的滋生与蔓延提供了社会土壤,威胁着世界和平发展的进程。因此,消除南北差距、促进南北协调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条件。这一方面需要通过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实现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提高发展中国家处理国际事务的话语权;
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协商谈判与合法斗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实现世界的共同繁荣。

  其次,增进在重大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协商。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一个荣损相依的时代,尤其在事关影响世界和平发展进程的全球问题方面,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力应对。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何如、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之中。因而,世界各国应搁置争议,秉承合作理念,发扬伙伴精神,在涉及全球性的问题上加强沟通与协调,为建设一个和平、稳定、繁荣、和谐的世界,提供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更多的公共产品。

  再次,构建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现代民族国家都是世界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应该以国家大小、强弱、贫富作为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的依据;
任何一个国家在享有促进本国发展权利的同时,都应该尽到帮助其他国家发展的相应?x务。在现实交往中,世界各国要真诚相处、平等相待,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发展权益的基础上,谋求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现时期,要破除个别发达国家对外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旧习惯,国际社会应切实加强联合,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营造长期稳定、安全可靠的国际和平环境。

  三、绿色发展奠定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底蕴

  人类命运共同体亦是“生命共同体”。作为自然存在物,人类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质保障。追求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积极互动、不断交往的演进史。然而,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社会现代化实践,在创造丰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当前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生态系统的失调,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倡导绿色发展,既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规定。世界各国迫切需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全球生态体系。一方面,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自然的外部对立折射出的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内部对抗,如今全球性生态危机主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对抗的显现。资本的逐利本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以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度地开发、掠夺为代价攫取剩余价值。无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其结果必然是生态环境遭致破坏,以致诱发生态危机。

  显然,资本逻辑主导的资产阶级生产生活方式具有明显的反自然性和逆生态性。在后工业化时代,广大发展中国家要自觉摒弃资产阶级反自然逆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坚决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勇于通过优化生产生活方式开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新路。这就要求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的经济体系,着力打造生态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
积极培育绿色节约的生活方式,着力推进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付诸实践,进而引导人们在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中提升绿色发展能力。

  另一方面,加强全球生态治理的国际合作,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创设绿色发展国际环境、建设人类绿色家园,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当前,各方要认真落实《罗马宣言》《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文件精神,平衡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从促进人类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审视完善全球生态治理顶层设计和创新全球生态治理体制机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另外,各国还应自觉秉持并践行“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对内主动承担生态责任,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对外积极搭建区域性、国家间生态治理互动平台,通过国际合作建立健全公正合理共赢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

  四、开放发展勾勒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态势

  开放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主题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开放发展已成为促进全球经贸、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在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背景下,闭关自守无异于自我孤立,开放发展才是人间正道。而作为一个开放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呈现的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一方面反映了世界历史面向开放发展的必然态势,另一方面要求世界各国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开放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共赢,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凝聚着最大价值共识。可以说,开放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抉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以开放发展为导向。

  开放发展的基本态势决定了必须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视角考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身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经济全球化加深了人类彼此间的相互依存程度,是人类走向命运共同体的润滑剂和催化器,它使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一个必然的历史运动过程。针对当前个别国家竭力奉行贸易保护主义、人为设置贸易壁垒的逆全球化、反全球化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解决”。各国要克服全球化恐惧症,勇于做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倡导者和自觉推动者,在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与引导经济全球化走向的过程中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同向发力,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添活力。

  必须认识到,融入世界经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大势所趋,各国经济要发展,世界经济要增长,就要敢于迈向经济全球化、实施开放发展战略。这就要求世界各国不仅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不断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努力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再平衡,实现全球经济联动增长;
而且要坚定在开放中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引领世界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进,实现世界经济整体增长,进而构建最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另外,开放发展的根本导向还取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应有的精神状态。人类精神世界的崇高追求是通达命运共同体的本源。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价值理念上的表达形式,其思想精髓就在于向世人揭示了人类理想的生存状态,而这种生存状态正是从精神层面凸显出人类必然走向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自觉与自信。当前,我们厚植开放发展,就是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合作共赢的信念重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自觉和自信,通过开放发展所释放的精神力量,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五、共享发展呈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旨归

  共享发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特征与价值旨归。发展的目的在于造福人民。然而,新世纪以来,全球发展不平等、不平衡矛盾的激化难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对此,提升全球发展的均衡性、公平性、普惠性,才是改善人类现实生存境遇的应然之举和根本之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作为一项造福全人类的事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使命,世界各国人民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寻求发展权利、发展机会和发展成果的共享,使世界建设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国人民,真正实现共赢共享。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旨归,就要“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使共享发展为增进人类福祉、维护世界和平奠定理论基础。共享发展至少包含了四个层面。

  首先,全民共享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发展目标的基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需求、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民中汇集发展动力、分享发展成果。当前,人类社会依然面临着贫困的侵扰,全球仍有7亿多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为此,世界各国要承担起消灭贫穷的职责,坚守共同富裕的方向,联合起来推进全球减贫事业,争取全球至2030年实现零贫困。

  其次,全面共享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发展目标的关键。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众的组合,其一切有益成果都不应该由个别国家或少数民众操纵、享有,而应兼顾不同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诉求与合理关切,让所有国家和人民在命运共同体中拥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当然,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简单地停留于物质生活的丰盈,其对精神生活的无限追求更能体现出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真谛。精神成果的共享自然成为全面共享的更高要求。

  再次,共建共享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发展目标的保障。习近平同志指出:“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物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这就是说,世界各国只有在共建中才能实现共享。这是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困难与挑战都是全球性质的,需要各国凭借各自优势和潜能携起手来一起应对。

  最后,渐次共享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发展目标的途径。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发展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渐次的过程,既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无论是从受益群体还是从延伸区域来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要遵循个别到一般、局部到整体的规律,逐步推进全球发展成果的全民化和均等化。而在推进过程中,还应重点突出当今世界大国强国的责任担当与示范作用,使其成为人类走向命?\共同体、共享全球发展成果的驱动者与领跑者。

  (本文是王岩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6ZZD01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盐城师范学院基地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尹 霞

【篇二】新发展理念引领共同富裕作文

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 引领时代新发展
摘要:“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就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词:创新;
绿色;
发展

一、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永恒主题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发展理念的论述
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永恒主题,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生产力的水平和性质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形式和性质。当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的时候,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就极端狭小。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的形态不断的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进行更替和演进。因此,马克思认为一切社会变迁的最终原因都应该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答案。同时,马克思强调,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价值目标,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我们不懈的奋斗目标。

恩格斯对发展的认识更多的是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来强调,他在《自然辩证法》中多次警醒世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因此将恩格斯看做是绿色发展的先驱一点也不为过。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发展理念的探索
解放初期,新中国“一穷二白”,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首先就要考虑先发展什么,如何发展的问题。1956年4月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实际上就是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索和说明。在关于如何发展的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三个重要观点:一是破除迷信,反对教条主义;
二是不要硬搬苏联模式,应该独立思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三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正是在这样理念的指引下,社会主义参天大树开始茁长成长。
邓小平初步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应该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等系列问题、“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同时,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全面发展思想。
之后,面对国内外严峻考验的形势,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稳定压倒一切”,“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解决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江泽民总书记提出要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重大决策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则是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经过不断探索和发展,适合我国发展道路的发展理念逐步形成。党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尤其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从本质上看,就是关乎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应该如何发展的问题,它科学、系统的回答了在新的历史阶段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应该如何发展,以什么样的理念引领发展这样一个问题。

二、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五大发展理念,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提升,同时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贡献。
首先,五大发展理念是一种全面发展观。五大发展理念是体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促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良性共性发展,都要求我们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新发展理念来进行引领。
其次,五大发展理念是一种系统发展观。“五大发展理念”每一个理念,既是中国社会未来宏伟蓝图的勾画,又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和矛盾的深刻反映,体现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统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抢占的战略制高点。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旨在破解当代中国发展高耗能、高污染、不可持续的非绿色化问题。开放是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的是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利益固化等发展难题。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五大发展理念相互协调,相互统一,共同构成统一整体。
第三,五大发展理念将根本改变中国发展方式。尤其是创新发展理念,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将推动我国不断向网络强国、制造强国、科技强国、服务强国、经济强国进行迈进。
三、以新发展理念不断拓展发展新境界
发展永不止步,改革永远在路上。时代在进步,发展的环境在改变,发展的理念自然也会变。在当前阶段下,把握好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还应坚持好以下三个立场不动摇。

1.紧紧把握经济发展这条主线不动摇
虽然我国经济总量目前稳居世界第二,但并不意味着我国已经超越了社会初级阶段,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对此,我们必须要保持清醒认识,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时仍再次特别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包括党的十九大也是明确强调,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步了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是我国当前仍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根本国情没有发生改变,发展经济仍然是中心,只不过经济发展的重心要由过去以“数量和速度”为主向当前以“质量和效益”为主进行转变而已。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不动摇
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理应由人民共享。新发展理念是发展实践的价值追求,反映的是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真正诉求和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不动摇,从制度层面上作出有效安排,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缩小贫富差距和实现全面脱贫为根本举措,才能真正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真正由人民共享,全社会共同朝着绿色、安全、共同富裕的方向前进。

3.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
谁来践行新发展理念,引领社会的共同进步,这一问题不容回避。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民主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既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又是中国人民共同的理想选择。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也是明确强调要以全面性、彻底性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推进新时代新的伟大工程的建设。推进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与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紧密结合起来,面对重大风险挑战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新发展理念来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美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发展理念创新探析[D].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03. [2]张兴虎.浅谈五大发展理念的哲学基础[D].现代交际.201902.

推荐访问:作文 新发展 引领 新发展理念引领共同富裕作文 新发展理念引领共同富裕作文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xueshengzuowenzuoye/2023/0324/574700.html

  • 相关内容
  • 03-24 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心得【完整版】

    国民中学在中国台湾,初级中学(初中)又叫国民中学(简称国中)(旧称“初级中学”,但因九年国民教育的实施而改名),共三年,是中等教育的阶段之一。中国台湾国民教育的最高主管单位为台湾省“教育部”下属的国民

  • 03-24 反有组织犯罪法心得体会【精选推荐】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反有组织犯罪

  • 03-24 3月预备党员思想汇报

    思想报告,也叫思想汇报,是党员或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与党组织保持经常联系、沟通,求得帮助指导的一种方式,有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自递交入党申请书开始每三个月写一次思想汇报,如果你是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就写

  • 03-24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决议》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1篇,供大家参考选择。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1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

  • 03-24 2022年两会心得体会800字(2022年)

    心得是汉语词汇,拼音xīndé,是指工作或学习中的体验和领悟到的东西:凡人读书,各有心得;学习心得。出自清·朱克敬《瞑庵杂识》卷二:“凡人读书,各有心得,虽契友不能同,亦不能喻。”、清·陆以湉《冷庐杂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