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www.zhangdahai.com--党员个人工作总结】

  摘 要: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其核心是创造力,即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要用作家的创造性思维实践去感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用教师的创造性思劳动去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用学生智慧的火花去点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8-053-1
  
  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其核心是创造力,即创造性思维。因此,在语文教学的一切活动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为目标,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创造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认为途径有以下三种。
  一、用作家的创造性思维实践去感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语文课本上的每篇范文都是作家创造实践的结晶。阅读、学习这些作品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感悟到作家的创造性思维。其别具一格,匠心独运,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性意识;其深刻的思想性、卓越的语言表现力,则充分展示了作者的创造力。唯有感悟到了作者的这种创造性思维,才能使学生在知识的积累中,懂得作品永恒的生命力来自创造性思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去尝试创新。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笔者采用的方法:一是琢磨作者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从写作背景到作品表现的主题思想,从结构安排到语言的表达,从一篇代表性作品到作家的艺术风格,是不难看出作者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二是借鉴相关资料,如作者的自我介绍,修改定稿前后的对比等等去体会创造者的创造精神。三是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去领略这种创造性思维的风采。只有在比较阅读中,学生才能感悟到鲁迅的幽默辛辣,老舍的清新明快,朱自清、杨朔散文的耐人寻味与激越奔放。总之,感悟作者在创造中的思维过程对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用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去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堂被学生认可的语文课无疑体现了执教者的创造性劳动。整个教学过程无不表现了执教者的才华、智慧和创造力。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得法”体现了执教者创造性的运用教育规律,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1.必须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要敢于创新;2.摒弃封杀学生创造力的“满堂灌”,在教学中应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目标,走出一条新路子;3.少依赖教参,多发挥一点执教者的创造性,逐步形成个体的教学风格;4.教案实施一次,修改一次,不断提高,不断创造。执教者如能自觉去发掘教材自身的创造力,那么通过执教者的再创造,就可以变成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推动力。例如介绍《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教师可着重介绍他在创作过程中的忍辱负重,百折不挠的创造精神;再如,鲁迅先生的义无反顾,朱自清的两袖清风等。正是这些人以顽强的创造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文学殿堂增添了光彩。评析作品不能停留在表层的名词术语的理解上,如讲一个修辞手法比喻句,不只要让学生懂得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更重要的是要强调这个比喻句的生动性、形象性、创造性。鲁迅把“豆腐西施”比作细脚伶仃的圆规。这个比喻多么独特;《济南的冬天》一文,老舍先生把雪后的小山比作日本的看守妇,别出心裁。这些比喻,蕴含了作者的创造性思维。要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执教者就得去发掘教材自身的创造性,研究作者的创造性思维过程,这样的发掘和研究,把它作为教师的再创造劳动一点也不过分。作者的构思过程,谋篇布局,到字句的斟酌,都体现了作者的创造力。《变色龙》的作者契诃夫塑造了一个灵魂扭曲变形的奥楚蔑洛夫,读者从这一人物形象上看到了沙皇走狗的丑恶的嘴脸,这种对生活的高度集中概括,就是作者的创造性思维。题材来源于生活,作品则高于生活,即比生活更集中,更典型,这样一点拨,学生作文中就会懂得要用创造性思维去反映生活。教师的再创造劳动还体现在堂课设计的思路、语言的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的采用、知识的迁移和延伸等方面。
  三、用学生智慧的火花去点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创造性思维过程实质上是注重各个个体,调动所有个体的潜能。一是要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景;二是要营造一个开放的环境。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景,通常是教师问,学生答,双边活动是开展了,但这不完全体现学生是主体的教育思想,可以让学生发问、质疑来弥补,成功的教育者都是这样做的。鼓励学生大胆向老师发问,质疑,需要执教者着意去创造一个良好的问题环境,要着力营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笔者总感到学生把问题提出来,本身就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认为,学生回答老师提问,还是学生向老师发问,都闪现了学生的智慧的火花,教师应该及时捕捉住,用它去点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的满腔热情、循循善诱是创造良好问题情境的主导因素,对此,我们不能不有深刻的认识。营造一个开放的环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把学生禁锢在课堂的现象已经到了非改变不可的时候了。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把学生引向生活”、“把学生引向图书馆”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此,笔者也做了一些尝试:1.采用一点方块式教学,即小组讨论,大组交流,有答有议有问。2.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访问家庭,参观工厂,参加各项社会活动。作文常以反映社会生活来命题。3.推荐好书,组织学生订阅报刊,引导学生走向图书馆。这些做法,确实充实了课堂,深化了课堂,增强了学生个体思维活动的量度、频度、效度。
  有了不懈的努力,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思维方法一定会在青少年一代身上开花结果。笔者坚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虽然任重道远,但前景必定是无限辽阔,光辉灿烂的!
  [参考文献]
  [1]朱会兰.《用发问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2).
  [2]赵雷.《思维品质与创新能力培养》[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10).

推荐访问: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 语文 教学中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zongjie/dangyuangerengongzuozongjie/2019/0317/1981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