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多说

【www.zhangdahai.com--护士个人工作总结】

  一、联系生活,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欲望,激活课堂。1、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2、情境学习,活跃课堂气氛,激起浓厚兴趣。3、设计情境练习,感受数学价值。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促进全面发展。三、适当评价,培养个性化思考,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1、适当延时评价,体现人文关怀。2、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自主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力,才能更有效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
  《数学课题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教学中将主动权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课堂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主阵地,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教师还应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从而,真正体现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地位。
  一、联系生活,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欲望,激活课堂。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充满欢乐、惊异、悬念等情景的课堂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新知识,并内化为学习动机。在教学中,经常选择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素材,通过生动具体的现实情况,来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1、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好的开头,已成功了一半”。“新课导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从生活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让学生更认真地学习新知。
  2、情境学习,活跃课堂气氛,激起浓厚兴趣。
  数学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下面这个教学片断,上课教师及时把生活素材纳入课堂教学,拉近了学习内容 学生现实之间的距离,也扩大了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
  3、设计情境练习,感受数学价值。
  “生活味浓”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练习题的一个重要特点。我们应把生活实践当做学生认识发展的活水,把数学习题与生活实践紧密“链接”起来,让学生在这些来自于实际的鲜活的数学事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快乐的。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促进全面发展。
  课堂是属于学生的,必须变“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因为知识的内化是学生对现有材料和已有知识加以分析,产生迁移的过程。不同个体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有差异,其思维过程往往也不同,教师要考虑各个学生的特殊性,放手让他们去探索,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感受新知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统计》知识时,出示一组动画:○、△、□三种图形不断地无规则流动,让学生数一数2分钟内你看到多少个○?多少个△?多少个□?第一遍时,学生只数出了8个○,△、□有几个,无人知道。播放第二遍,同学们还是数不出。这时,老师就问学生,你有什么办法能一次数出多少个○,多少个△,多少个□?同学们通过交流,纷纷发表意见:四人一组合作,一人数○,一人数△,一人数□,还有一人做记录。这样,再播放一遍后,全班大部分同学就统计出了○、△、□的个数。
  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寻求解答问题的有效途径。教学中要防止学生的合作流于形式,强调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以及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开拓思路。
  又如:在一堂活动课上,教师出示“火腿肠:15元;烤鸡:18元;蛋糕:16元;色拉油:24元。妈妈有40元,可以买什么?你们能帮她出出主意吗?”学生探究兴致异常高涨,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教师并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让他们自主探究,尽可能的写出不同的买法。交流时,产生了5种不同的搭配方法:15+18,15+16,15+24,18+16,16+24。一名学生发现:“40元最多能买两样东西,因为40元,不足买最便宜的三样东西。”一名学生认为“还可买两份同样的东西,如:15+15,18+18,16+16。”通过开放式问题的设计,引导了学生的探究潜能,让课堂无限精彩!这样的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学生发展来说是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弘扬。
  三、适当评价,培养个性化思考,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1、适当延时评价,体现人文关怀。
  课堂上,学生对问题的见解往往是不统一的,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进一步思考,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如果学生答对后,教师立即做出评价,有时就使学生的思维趋同,从而失去个性化的思考,使得学生不肯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听到学生答错后,教师马上判错,学生可能会有挫折感,会失去继续回答问题的信心和勇气。教学中,教师不要轻易给出“对”与“不对”的结论,把部分学生的暂时性错误当做宝贵的教学 ,让大家相互辩一辩,从而充分显示各自的思维,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充分的发展。成功者在过程中体会到了快乐,暂时失败者也更为清晰地理解了知识,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人文关怀。
  2、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自主评价
  课堂上,教师除了做一些必要的充分肯定、激励性评价外,还可以大胆地让学生自主评价。在教师没有过多或过早地评价时,学生依然会根据自己的认识结构、已有经验做出对他来说是合理的最佳的方法的选择。课中让学生对别人和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主评价,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师生间的交流、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当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认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力,才能更有效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

推荐访问:课堂 主人 学生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zongjie/hushigerengongzuozongjie/2019/0317/1937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