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生成]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www.zhangdahai.com--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江苏省张家港市万红小学215600      随着对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生成”一词越来越多地跃入人们的视野,引起老师们的关注。说到“生成”,不能不说到另外一个词:“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每个教师都“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传统的资源观认为,教科书、教学挂图、卡片等才是课程教学资源。其实,教师、学生本身也是珍贵的教学资源,他们在课堂的交往互动中时时生成着新的课程资源。
  �我们的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带着自己的兴趣、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学习活动,随着课堂教学的开展和进程呈现出种种不同的学习面貌,从而使课堂教学复杂多变、不可预知。一次精彩的见解表达,一个出人意表的行为,甚至一次看似干扰教学的突发事件,只要我们注意开发和挖掘,就有可能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资源。
  �[教例]苏教版小语第五册《石头书》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你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你们说,石头像书吗?
  �(教师预想学生肯定都会说"像",因为这是显而易见的)
  �生(齐):像!
  �(突然,一位男同学的声音盖过了所有人:不像!)
  �师:(稍微一楞,随即微微一笑)老师真高兴找到了一位知音,因为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出示石头)这石头光秃秃的,我左看右看也看不出它哪儿像书呀!刚才有一位同学也这样想,我真是太高兴了。(作眉开眼笑状)
  �生1:(着急地):老师,您说得不对。石头是像书的!(其余学生都点头附和)
  �师:你说像就像了吗?总要有点根据吧,不然,老师不服气,那位同学也不认同。
  �生(急切地):我有根据,就在课文里!
  �师:是吗?那请你们找出来吧,看能不能说服我和刚才那位同学。
  �(生默读课文,边圈画能证明“石头像书”的语句。教学转入对课文的学习)
  �教例解读:
  �叶澜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是学生与教师、同伴、作者“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会有许多意外与惊喜,存在着无穷的变数,这就是所谓的“生成”。“教学就是即席创作”。现在的学生个性张扬、思维活跃,课堂上不一定顺着教师的思路走,甚至会出现与教师预设的答案截然不同的想法。这些“不同的声音”,是对教师理念与智慧的挑战。教师是生拉硬扯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赶,还是因势利导,挖掘“不同的声音”背后蕴藏的价值?以上教例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上述教学片段中,那位学生突然说“不像”无疑是一个“不和谐音”。如果教师严厉斥责,势必会对该学生的学习信心产生影响,更破坏了和谐的课堂气氛。如果教师充耳不闻,不予理睬,那又何谈“面向全体学生”?恐怕反而让课堂激起更大的波澜,最后导致无法收场。而这位老师却“见风使舵”,顺水推舟地将自己与该学生置于同一条战线上,以巧妙的语言不落痕迹地激发起学生的好胜心,从而把对课文的阅读转变为从课文中寻找根据说服老师和那个学生的辩论会,让学生主动地从课文中寻找答案,进行探究性学习。至此,学生完全处于“愤悱”状态,接下来的学习自然是有“启”有“发”的了。
  �这一教例成功之处在于,教师有敏锐的资源开发意识,接下去的课堂上,学生必然是旁征博引,咬文嚼字,这不正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的教学状态吗?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用一双"慧眼"去捕捉一闪即逝的教育契机,把握住资源,组织好教学,照样也能收获精彩的课堂。
  �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生成”,我觉得,生成是对隐藏在课堂中未被发现的资源的有效启动,更是对课堂中未预料到的突然出现的新资源的巧妙利用。成功的生成能够让一堂课精彩夺目,听之难忘。再说得精炼一些,生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来自上帝的礼物” !
  

推荐访问:生成 课堂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zongjie/jishugerengongzuozongjie/2019/0316/1692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