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中医药治疗基础研究概述]慢性盆腔炎的自我疗法

【www.zhangdahai.com--试用期工作总结】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医药治疗;基础研究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016-2   
  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及周围的结缔组织、腹膜发生炎症,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附件炎等[1]。根据其危机程度和进展盆腔炎分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愈,或者患者体质较差,疾病迁延所致,也可无急性盆腔炎病史[2]目前单纯西医治疗效果不佳,中药效果较好。因此,中医药治疗盆腔炎的实验研究也在逐步全面与深入,现就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相关基础研究总结如下。
  1动物模型的复制
  在对人类盆腔炎及输卵管炎性阻塞不断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其动物模型也在不断地演变。主要经历了如下阶段:输卵管粘堵术―化学性烧伤致炎―生物因子致炎[3]。目前在慢性盆腔炎动物模型方面,可以用大鼠慢性子宫内膜炎模型来代替慢性盆腔炎模型。因为子宫内膜炎既是盆腔炎的一种,又可因其上行感染引起盆腔其他脏器的炎症,而且大鼠子宫在其盆腔生殖器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认为大鼠慢性子宫内膜炎基本可以反应大鼠慢性盆腔炎的炎症状态。常用的造模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1化学性烧伤致炎模型化学性烧伤致炎一般采用苯酚胶浆,苯酚胶浆作为一种黏堵剂可造成大鼠子宫内膜的化学性烧伤,从而导致子宫内膜充血、水肿、炎性渗出、炎性黏连和阻塞,造成子宫内膜的慢性炎症。该方法造模成功率高,但需要注意苯酚胶浆的用量,可根据实验需要的炎症程度而定。向绍杰和陈颖异[4-6]采用25%的苯酚胶浆0.04ml注入子宫内,蔡雪芬[7]用20%的苯酚胶浆0.1ml注入子宫内,模型均复制成功。
  1.2生物因子致炎模型化学烧伤致炎,虽然也表现为慢性炎症,在病理结果上与人类盆腔炎有一致之处,有时甚至还利于中药有效部位的筛选[8]但是致炎途径和过程与人类盆腔炎毕竟有差异,而于人类盆腔炎模型最接近的应为细菌性盆腔炎动物模型。高慧[9]曾提出应研制生物因子(细菌、病毒、病原体)致炎的盆腔炎模型。最早于1997年有资料报道了此模型的制备方法,采用β-溶血性链球菌菌液对新西兰兔双输卵管进行接种,造成兔输卵管炎变阻塞模型,后来此模型又成功造成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用量据致炎程度而定,一般为0.1-0.15ml(6×106个/ml)。丁云录[10]等采用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混合菌液0.15ml(6×106个/ml),成功制备了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刘国生[11]等采用0.1ml(6×106个/ml)大肠杆菌菌液,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复制成功。
  2药效学研究
  2.1抑菌实验研究多数盆腔炎患者是由致病菌从外生殖器上行感染造成的,机体免疫下降或菌群失调时,下生殖道的常驻菌上行,引起盆腔炎。从盆腔感染标本分离的348株病原菌中,215株为革兰阴性杆菌,占61.78%,主要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褪色沙雷菌。革兰阳性球菌占36.49%,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12]。
  贲彦鸿[13]等在盆炎清颗粒抑菌作用实验研究中表明,盆炎清颗粒对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且该抑制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朱传湘[14]等以平皿打孔法和试管液体双倍稀释法观察研究了紫英颗粒对慢性盆腔炎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紫英颗粒多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广谱的抗抑菌作用。
  2.2抗炎实验研究炎症根据其发展病理过程可分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两种。急性炎症模型以肿胀、渗出等为指标,慢性炎症以肉芽增生为主要指标。引起肿胀的炎症模型主要有小鼠耳肿胀法、大鼠足跖浮肿法,引起肉芽增生的模型主要是大鼠棉球植入法、塑料环法、松节油诱导法等[15]。王玉坤[16]采用小鼠耳肿胀模型研究妇炎康胶囊的抗炎作用,结果显示妇炎康胶囊对二甲苯引起小鼠耳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松节油诱导大鼠气囊肉芽增生也起到抑制作用。张慧芳[17]等在裴氏妇炎康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实验研究中,观察了裴氏妇炎康对小鼠足趾肿胀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裴氏妇炎康颗粒可抑制致炎因子所致的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质和渗出。在金志春[18]在盆腔舒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实验研究中,采用塑料环法复制大鼠子宫肿胀模型,结果显示盆腔舒胶囊对子宫的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3镇痛实验研究慢性盆腔炎会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如痛经、下腹胀痛、性生活疼痛等。目前疼痛的动物模型主要是躯体疼痛模型,常用的方法有:热板法、扭体法等[15]。金志春[18]在盆腔舒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实验研究中,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盆腔舒胶囊的镇痛作用,结果显示其镇痛作用强于妇科千金片,接近阿司匹林。王玉坤[16]在妇炎康软胶囊对大鼠慢性盆腔炎的作用中,也是采用小鼠热板舔足反应和小鼠扭体反应两种模型观察妇炎康软胶囊的镇痛作用,结果显示各实验剂量的妇炎康胶囊均可以延长小鼠舔足反应潜伏期和抑制小鼠扭体反应,表明了妇盆康胶囊对慢性盆腔炎的镇痛作用。
  2.4细胞因子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慢性炎症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关系密切,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的作用更为明确[19-21]。TNF-α是一种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多肽调节因子,在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丁孝良[22]在坤复康胶囊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的TNF-α、IL-2的影响中表明,TNF-α在炎症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坤复康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机制可能是该方具有抗免疫及抗炎性细胞因子作用。适度反应产生适量的TNF-α,能够增进机体的免疫应答,调节多种免疫细胞共同杀灭或消除入侵的病原体,过度反应则产生过量的TNF-α,会导致过于剧烈的免疫反应发生,呈现其毒性作用,对机体造成损害。
  白细胞介素2(IL-2)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参与炎症调控的淋巴因子,主要是由TH1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的,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和增加机体抗感染的作用。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IL-2与T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表面的I-2受体结合后,能引起T细胞活化、增殖,促进细胞毒T细胞的杀伤作用,增强NK细胞活性,促进B细胞分泌IgG等细胞免疫反应,因此在免疫调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IL-2可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从而减弱自身免疫反应,减轻组织损伤。国内的动物实验研究较为一直的结果显示:无论是用苯酚胶浆法还是用细菌法造模的,慢性盆腔炎模型中的IL-2水平均降低[7][21-23]。另外,IL-6也是炎症反应的主要标志之一,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有研究提示IL-6可能参与慢性炎症自身发展的病理生理,最终形成输卵管等局部组织粘连、促进肉芽纤维组织的生长[24]。
  汪明德[25]等研究了IL-2、IL-6、TNF-α以及免疫球蛋白IgM、IgG、IgA含量的影响,表明盆宁颗粒能够改善盆腔炎模型大鼠体液免疫功能,表示这可能是治疗盆腔炎的作用机理之一。以上实验研究说明了慢性盆腔炎的发病与机体免疫紊乱有关,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使其恢复正常可能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这也说明细胞因子的研究是探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作用机制的重要途径。
  2.5血液流变学研究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属血瘀证的范畴。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有非常好的效果[15]。血液流变学检测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血瘀证的诊断和研究,目前认为血液流变性、血液黏度的异常是形成血瘀证的病理基础之一。赵俊娟[26]等观察了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显示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中各项指标如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全血还原黏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刚性指数等都有明显变化,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血液呈浓、黏、凝、滞状态。血液流变性异常可导致血液循环和微循环的障碍,引起组织缺血、缺氧、代谢和功能失调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因此,认为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性的改变可引起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失调,应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
  2.6病理组织学研究病理组织学观察是反应模型是否成功以及药物是否有治疗意义的重要手段之一。向海燕[27]等研究了金刚藤分散片对大鼠慢性盆腔炎的药效学作用,实验中采用苯酚胶浆致炎,取子宫肉眼观察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金刚藤分散片组大鼠子宫内膜变化均较模型组有显著改善,说明金刚藤分散片能够抑制炎症细胞的增生,促进组织的修复,对对大鼠慢性盆腔炎有较理想的治疗作用。卢如玲[28]等研究了盆炎康合剂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结果显示盆炎康合剂能有效改善慢性盆腔炎大鼠盆腔粘连,能缓解炎症细胞的浸润,改善子宫病理状态,起到治疗盆腔炎的目的。
  3结语
  目前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已得到充分的肯定,并且通过动物实验从抑菌、抗炎、镇痛、细胞因子、血液流变学以及病理组织学等多个靶点得到了证实。但是这些基础研究并不能完全说明临床效果,有的研究还呈现散在孤立的研究状态,因此,需要建立更为深入系统与完善的研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说明:按照中医理论研究出更加符合人类慢性盆腔炎的动物模型,如建立不同证候的动物模型使其更符合临床的病因;从不同层次水平加强对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研究出有效药物成分和方药以及寻找到最佳给药方法等,以便做到合理用药。通过不懈的努力,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基础研究必将得到更加深入全面地提高,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充分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
  [2] 徐云霞,李伟莉.慢性盆腔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近况[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2(21):85-87.
  [3] 高慧.盆腔炎及输卵管炎性阻塞的动物模型演变概述[J].实用中医药杂志,1999,15(10):45-46.
  [4] 向绍杰,孟莉,乔敏,等.盆炎净颗粒对苯酚胶浆所致大鼠慢性盆腔炎动物模型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8):52-53.
  [5] 陈颖异,何晓文,肖振宇.舒康汤对慢性盆腔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2,9(6):335-336.
  [6] 陈颖异,何晓文,肖振宇.舒康汤对慢性盆腔炎大鼠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3,10(2):128.
  [7] 蔡雪芬,陈利芳,王樟连,等.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慢性盆腔炎大鼠局部SigA及病理形态学改变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6):1361-1363.
  [8] 黄嗣航,赵洁,张明,等.菝葜治疗大鼠慢性盆腔炎的有效部位的初步筛选[J].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2006,16(2):51-53.
  [9] 高慧.中药盆炎康胶囊的药效学实验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0(1):54.
  [10] 丁云录,陈声武,张秀波,等.盆腔炎颗粒对混合菌液所致大鼠慢性盆腔炎的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23(2):57-58.
  [11] 刘国生,王桐生,龙子江,等.盆腔炎冲剂对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4,10(3):24-26.
  [12] 张德忠,温建艳,周文聪,等.女性盆腔炎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学杂志,2009,19(13):1747-1750.
  [13] 贲彦鸿,丁云录,李会影.盆炎清颗粒抑菌作用实验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4):368.
  [14] 朱传湘,邱赛红,胡建中,等.紫英颗粒对慢性盆腔炎常见致病菌抑菌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4):39-41.
  [15] 陈明.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效学实验研究概述[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2):202-204.
  [16] 王玉坤,江勤,李前进.妇炎康软胶囊对大鼠慢性盆腔炎的作用[J].安徽医药,2007,11(5):393-395.
  [17] 张慧芳,王兰.裴氏妇炎康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实验研究[J].中医研究,2009,22(9):7-9.
  [18] 金志春,张敦兰,谭宫屏,等.盆腔舒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效学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6(1):56-58.
  [19] 王志国.当归芍药散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的TNF-α、IL-2影响[J].中国药学报,2005,33(5):35-36.
  [20] 刘瑞芬,杨晓娜,李伯勤.盆腔炎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6):422-425.
  [21] 程庆,郑定荣,张杨华.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对IL-2和TNF-α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1):62-63.
  [22] 丁孝良,王伟卓.坤复康胶囊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的TNF-α、IL-2的影响[J].陕西中医,2009,30(3):354-355.
  [23] 史凯凯,段徐华,杨静.败酱复方对混合菌液所致大鼠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作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6,19(2):169-171.
  [24] 赵广兴,马宝璋,袁家麟.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病理与IL-2、IL-6的关系[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9):704-705.
  [25] 汪明德,许浩,姜萍,等.盆宁颗粒对盆腔炎模型大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9,50(8):737-739.
  [26] 赵俊娟,裴颖.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Chin-JHemorh,2001,11(2):128-129.
  [27] 向海燕,侯连兵,黄嗣航,等.金刚藤分散片对大鼠慢性盆腔炎的药效学研究[J].中药材,2007,30(4):449-452.
  [28] 卢如玲,许丽绵,操红缨,等.盆炎康合剂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盆腔粘连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J].新中医,2010,42(1):102-104.

推荐访问:中医药 概述 盆腔炎 治疗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zongjie/shiyongqigongzuozongjie/2019/0401/4938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