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自主招生高中生认同度的实证研究】性别认同障碍与基因

【www.zhangdahai.com--医生个人工作总结】

  【摘要】自主招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大变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中生作为自主招生的参与者和受益方,其对自主招生制度的认同对该制度的推行和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本文选取了山东省某市四所高中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和访问,以了解现阶段高中生对自主招生政策的了解情况和态度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为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资料和改革建议。
  【关键词】自主招生制度;认同度;公平
  
  为了改变高考招生制度存在的弊端,扩大高校自主权、探寻多样化选拔方式、探索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途径,自主招生作为高校一项新的招生考试制度应运而生,高中生作为自主招生的参与者和受益方,其对自主招生制度的认同对该制度的推行和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本文选取了山东省某市高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和访问,以了解现阶段高中生对自主招生政策的了解情况和态度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为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资料和改革建议。
  一、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及其认同度的内涵
  (一)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内涵
  本研究所指的自主招生制度,是指高校在教育部及相关主管部门的宏观指导下,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教学条件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高校独立自主拟定招生计划,拿出一定比例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进行选拔,考生通过参加高校组织的测试来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活动。
  目前中国实行的高校自主招生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统招前提下的自主招生模式,比如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高校拿出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进行自主招生,通过测试来确定自主招生入选考生名单,考生入选后还要参加全国统考,在录取时可享受一定条件的优惠;二是部分省市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模式,高职院校享有极大的自主权,参加这些院校自主招生测试合格后,可直接被录取,不需要再参加高考;三是完全自主招生模式,主要在江浙沪地区实行,由面试决定录取与否,已被自主录取的考生也要参加高考,但高考成绩仅作为参考。
  此次调查选取的样本山东省某市地区的考生主要参加还是第一种自主招生。即考生自荐或是中学推荐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高校审查合格后,考生可参加高校的选拔考试以取得自主招生资格,在取得资格之后还需要参加高考,以高考成绩作为最终录取的依据,但在录取时会享受到60分左右的降分录取。因此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还是很高的。
  (二)自主招生制度认同度
  浙江大学的李江源认为所谓的教育制度认同是指“公民对这一教育制度框架体系在价值上的承认与肯定,认为它是基本正义的,自己愿意遵守与维护这一教育制度体系。”它包括价值上的认同、对其发生原则的认同和情感认同。充分反映人们共同的价值观是教育制度获得服从者信仰和自愿遵从的必要条件。
  自主招生制度作为一项教育制度,其直接的受益者是高中学生和高校。因此该项制度应该得到高中学生的认同,那就必须要反映高中学生的利益。我国的自主招生考试制度目前还正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针对自主招生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很有必要了解高中生对于这种新的招生模式到底了解多少,对这种招生模式的期望是什么。
  二、高中生对自主招生制度认同度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概述
  本研究对山东省某市的四所高中的学生进行调查。其中一所是省级规范化重点学校,其他三所是普通中学,问卷发放机构的原则是尽量保证所选中学层次水平有所差别,有高、中、低之分,调查对象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考虑,除了与自主招生直接相关的高三学生,还选取了高一、高二学生为调查对象,以使调查结果更加全面。本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从四所中学的三个年级里共抽取28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280 份,回收问卷280份,其中有效问卷217 份,男生共96份,女生121份,最后经过数据处理、归纳分析得出结果。
  (二)调查结果与问题分析
  1.对自主招生制度了解及认识程度不够
  对于自主招生制度的认识程度上,126人表示仅仅知道有这回事,28人表示比较了解,1人表示非常了解,而62人表示从未听说过,占总人数的28.5%(如表1)。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由于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改革试点工作时间不是特别久,各单位、机构的宣传力度也不是特别的大,目前高中学生对于自主招生制度认识程度不足,调查中还显示对于高等院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大多数高中生也表示出漠视的态度,这是值得深思的。
  传统的高考招生制度下,只有千军万马挤过高考这一独木桥才能上大学,“唯分论”导致了应试教育下高中生只能将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人到学习中,对外界信息的获取渠道单一,也就不可能了解新的招生制度了。另一方面是由于制度实施的原因,社会及学校对于自主招生的关注度并不高,导致自主招生只是存在于广播、电视新闻之中,它对于大多数的学生尤其是偏远不发达地区的学生仍旧是遥不可及的。
  2.家庭资本好的学生在自主招生考试中占优势
  首先从学生的户籍情况来看,了解并希望、准备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学生的城市户籍占调查学生总数的87.09%,而农村户籍学生的比例仅为12.91%,这表明在自主招生考试制度中,了解并有兴趣积极参加的考生大多为城市学生,他们比农村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较丰富,农村学生则处于弱势地位。
  其次从学生父母的文化背景来看,在调查的样本中,父母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有10.3%,初中程度的有33.7%,高中或中职中专42. 8%,大学或高职高专程度的有13.2%(如图1),从调查结果来看家长文化背景较高的学生对自主招生了解情况更多,更有兴趣,并且参加调查的学生在选择“您认为高校自主招生的主要受益学生是哪类”时,54.3%的学生选择了“家庭经济条件优越或父母文化程度较高”这一选项,可见拥有更多文化知识和社会资本的家庭的学生在自主招生考试中处于优势地位。
  3.对自主招生制度的公正性持不信任态度
  自主招生制度的公正性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自主招生的公正性上,人们褒贬不一,有人表示自主招生制度有一定的公正性,但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根据笔者的调查显示,73人认为基本公正,102人认为没有公平性,仅有6人认为很公正,其他表示不清楚,可见所调查学校的高中生对自主招生制度的公正性存在质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自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大家对高考在选拔人才的公平性上认同度较高,而自主招生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加之目前社会风气的影响和对自主招生制度了解的不深,人们容易对自主招生产生误解。尤其是目前自主招生对于招生对象有比较严格的条件限制,如生源所在地,成绩方面,获奖情况,学校推荐等等,这些条件限制使得很多经济不发达、教育资源贫乏的地区学生先天就比那些经济发达、教育资源丰富地区的学生落后了一步,导致了起点的不公平。因而自主招生制度本身的公正性引起了人们的质疑。同时根据调查显示教育者对于自主招生制度的态度也不明晰,在对学校和老师是否支持自主招生的调查中,有109人不清楚校方以及老师的态度,68人认为校方以及老师的态度是不支持也不反对,29人认为学校和老师持反对态度,仅有11人认为校方及老师支持(如图2)。校方和老师对于自主招生的态度不明晰也造成学生对于自主招生制度的了解不够,进而影响学生对自主招生制度公正性的质疑。
  4.调查地区对自主招生制度总体期望值不是很高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86.5%的调查对象不会选择在高考前夕参加自主招生考试;42.4%的调查对象认为参加自主招生带来的报名费、交通费、住宿费等经济支出会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只有23.5%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影响是利大于弊,可见所调查地区的高中生对于自主招生制度的总体期望值不是很高,由于所调查地区是山东省的一个县级市,虽然处于沿海东部地区,但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无法与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相提并论,而且居民的收入差距也较大,而自主招生的考试点都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这就使很多来自农村、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对自主招生产生的各种费用望而生畏。并且在不同层次的高中调查的结果也是有比较大的差别的,第一中学属于省级规范化学校,拥有“中学校长推荐”的权利,因而学校学生直接参与自主招生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其他三所普通中学,而且学生对自主招生的了解程度和认可度也比其他学校的学生要高一些。这反映了目前自主招生制度中部分试点院校高校明确提出生源所在地中学为省、地区、直辖市重点中学,就使绝大多数的普通中学被拒之门外。对中学规格的限定,无疑向社会透露出一种“上重点大学,必先上重点中学”的隐含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中学生择校的不良风气,必然进一步带来教育不公。
  三、提高自主招生制度认同度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扩大自主招生影响,增加学生了解程度
  教育制度首先应该被人们所熟知,才有可能被人们所认同,不被人认识的教育制度是不可能被人们认同的。自主招生作为一种教育制度也是如此。从上面的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对于自主招生,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还仅仅停留在“仅仅知道有这么回事”。这体现了高中生对自主招生制度了解及认识程度不够。首先各高校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自主招生的宣传,其次学校和老师也有义务为学生传达最新的教育政策,使制度的最大受益者――高中生能够认识、熟悉、详细了解自主招生制度,使其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再次在社会舆论方面,新闻媒体等也有必要做好宣传和监督工作,来保障自主招生制度的实施。最后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加强相应的宣传,在扩大自主招生影响力的同时引导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
  (二)拓宽选拔范围,政策向不发达地区、弱势群体倾斜
  目前我国各省的基础教育差异很大,各省内基础教育水平也有差异。自主招生的选拔范围应兼顾各个方面,尽量体现招生范围的公平。各高校的自主招生不应有地区和学校限制,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应该使外省、农村和非重点中学的学生获得与城市、重点中学学生同等的参加自主招生测试的机会。同时,还要考虑参加自主招生的费用给农村偏远地区考生带来的不利影响,给经济困难地区的考生适当的补助和倾斜。扩大招生范围和对象,使越来越多的考生参与到自主招生中来,有利于提高自主招生选拔人才的质量,保证高等教育起点的公平,增强弱势群体的认可度。
  (三)强化监督机制,体现教育公平
  目前自主招生的监督机制主要包括学校的自我监督和社会监督。而各个试点院校的自我监督水平参差不齐,目前很多高校在招生过程中会受到权、钱、情的干扰和影响。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应的监督制度,规范校内监督组织的结构。社会监督则是通过高校向社会各界公开发布招生简章、招收学生名单,使社会各界能够了解、熟悉招生录取工作的程序,来实现其监督的作用。但却缺乏相应的回应机构。如对招生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或者说对于新闻媒体报道的相关问题的处理,仍然停留于简单上报、领导批示等较为传统的层面,故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局面。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回应机构,使社会监督中出现的问题得到良好的处理,提高自主招生的公信度。
  总之,高校自主招生制度要在改革试点中进一步完善,从多方面来改善受益群体对其的认同度,使学生在受教育方面的公平权利得到更好的维护,探索出一套更加符合我国国情、适合高校自身特点的科学的人才选拔模式。

推荐访问:认同 实证研究 高校自主招生 高中生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zongjie/yishenggerengongzuozongjie/2019/0316/1612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