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融合器在腰椎滑脱症应用中的观察 腰椎滑脱融合术

【www.zhangdahai.com--安全生产公文】

  【摘要】 目的 评估椎间融合器在腰椎滑脱症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43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全椎板减压、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椎体间放入PEEK融合器植骨融合。所有病例进行定期随访并观察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41例椎间指骨融合,融合率95.3%。结论 采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能发挥撑开复位和融合的双重作用,安全有效。
  【关键词】 椎间融合器;腰椎滑脱
  
  对于退行性椎间盘疾病、椎间节段性不稳等常见的脊柱外科疾病,椎间融合手术已被公认对于这类疾病有较好疗效。既往的椎间植骨融合常采用自体骨块移植存在很多并发症及缺陷,1988年,Bagby将不锈钢的BAK融合器系统首次植入人体,术后证实达到了较好的融合效果[1]。此后各种材料及不同形状的椎间融合器(Lumbar Intervertebral Fusion)相继发展起来。正常人腰椎排列整齐,若由于某原因其中一个腰椎的椎体相对与邻近的腰椎向前滑移即为腰椎滑脱(Lumbar spondylolisthesis)。主要是因过度的机械应力引起。另一种是退行性的[2],由于腰椎各种结构老化而发生结构异常,常发于50岁后,并伴有腰椎管狭窄,多需要手术治疗。本研究对本院从2004~2009采用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43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4年3月至2009年2月共收治腰椎滑脱患者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在32~68岁。滑脱性质:27例为峡部裂,16例为退行性变。依照Meyerding分度:I度滑脱26例,Ⅱ度滑脱17例。滑脱节段分别为:L3L4滑脱4例,L4L5 14例,L5S1 25例。滑脱程度:43例病椎均有10%~45%(平均匀34.1% )的滑脱。
  临床症状:单纯腰痛23例,伴一侧或双侧臀或腿麻痛19例,伴椎间盘突出1例。取平卧位时,36例(83.7%)腰痛症状消失,15例(78.9%)臀或腿麻痛感消失。
  1.2 手术目的 腰椎滑脱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5%,多发生于下腰椎,发生部位以L5最常见,其次L4,极少发L3。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目的是解除马尾神经及神经根压迫,回复正常生理结构,同时使腰椎获得骨性稳定。
  1.3 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 腰部后正中入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彻底松解神经根通道及椎间隙,二次手术的患者由于粘连,松解时应注意保护硬膜囊和神经根。按RoyCamille椎弓根定位方法钻孔,克氏针在C臂X线机透视下定位,安装椎弓根螺钉,撑开并提拉复位固定。刮除椎间盘及软骨终板,保留皮质骨,将减压取下的碎骨粒填充于融合器中,嵌入椎间隙。
  术后伤口内常规放置负压引流管,48~72 h拔除。3 d后床上直腿抬高活动,5~10次为1组,每天3~4组,双下肢交替进行,5~7 d后腰围保护下床活动,起床时注意侧卧位起身,避免腰部屈曲,床上俯卧位腰背肌锻炼,3个月后去除腰围继续做腰背肌功能锻炼。
  
  2 结果
  
  4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年限分别为3月~1.5年,平均随访时间12.5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41例椎间指骨融合,融合时间6~24个月。2例未获融合,未达完全复位者残留滑脱均≤I。融合率达95.3%。无一例出现神经根和马尾神经永久性损伤等手术并发症。39例术后症状全部消失,4例术后残留不同程度的下肢麻木等感觉障碍,均在6~12个月内恢复。
  
  3 讨论
  
  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其优点是能有效恢复椎间隙高度和前、中柱载荷,提高融合率。经典PLIF多先采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对滑脱椎体进行复位和同定[3],然后再行椎体间融合。本研究的cage的优劣势总结如下。
  3.1 优势:
  3.1.1 透光性好,可透过x线,便于了解植骨融合的情况。其中的标记物可显示cage的位置,术后CT及MRI检查避免金属伪影。
  3.1.2 弹性模量介于皮质骨和松质骨之间,减少应力遮挡,促进骨愈合,减少融合器的下沉,避免椎间隙变小。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及生物相容性,其高压稳定性和抗裂开性也高于碳素纤维。
  3.1.3 上下两端开口的柱形设计加大了植骨与上位及下位椎体的接触面积,增加融合率。不需取髂骨植骨,避免了供骨区并发症。
  3.2 劣势:
  4.2.1 因为安放位置不当或选择的cage过大、强行扩大椎间隙造成神经根过度牵拉损伤,本组发生1例。
  3.2.2 由于术中固定界面处理欠佳或融合器过小会发生融合器松动。
  3.2.3 由于骨质疏松或融合间隙的相邻椎体终板处理过度导致融合器沉入椎体内,造成椎间隙及椎间孔高度减小,因此术中操作应尽量保护好椎体终板。
  
  参 考 文 献
  [1] 王晓东,周劲松,刘团江,等.椎体间螺纹融合器与RF一Ⅱ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18(4):259.
  [2] 李危石,陈仲强,郭昭庆,等.椎间植骨融合与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比较.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15(1):2023.
  [3] 陈兵乾,张烽,居建文,等.经椎间孔入路和后路椎融合术即刻稳定性的生物力学比较.临床骨科杂志,2007,10(5):454457.

推荐访问:滑脱 腰椎 融合 观察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anquanshengchangongwen/2019/0408/6238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